《春酒》教学教案分析

2023-01-31 05:00: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春酒》教学教案分析》,欢迎阅读!
春酒,教案,教学,分析

《春酒》教学教案分析

《春酒》教学教案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课文的特点 在知识传授过程中,要善于挖掘蕴含在教材中的美感因素,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通过加强美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本文是台湾女作家琦君的散文名篇,《春酒》写得有酒有情,充满了浓浓的美好的回忆,具有丰富的美学因素。本文的教学应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把讲解与欣赏、发展智力与陶冶性灵、知识吸取与美感享受有机统一起来,并运用自主或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从课内向课外延伸获得丰富的知识,提升审美能力,培养他们全面的语文素养。 2.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

1知识能力目标:学习并欣赏作品准确生动、朴实含情的语言,引导学生在朗读感悟中理解文章内容。以及文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品味其中的妙处。理解文章表现的思乡这一主旨。

2)过程与方法:本课主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学生则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在训练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并欣赏作品准确生动的语言,培养学生对生活、对亲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教学重点:品味文章的关键词语和句子。领会作者通过家乡春酒的回忆抒发对童年、对母亲、对家乡浓浓的感情

5)教学难点:把对春酒的回忆与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完美地结合起来。 二、教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学习。因此,我设计了以下教法。 1情境设置法:本节课中,我充分利用课件展示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从而使学生自然地融入课文的意境中。

2.诵读法:体会本文的语言美,感悟散文的韵味。

3.质疑法:课前作好预习,课上提出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学生互相释疑,教师适当补充。

4.讨论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将简单的分组讨论引向有组织、有分工、有合作的更高层次的讨论形式。 三、学法

在我的教学设计中,始终贯彻了新课标的精神,即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共同发展。

1.圈点勾画法:预习中,圈出生字词,划出疑难句,注出自读心得。 2.诵读法:把握散文的节奏,感悟中国语言文化的韵味。

3.讨论法:充分讨论,互相启迪,有合作、有分工,感受团队的力量。 4.画图法:充分发挥想象力。 四、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入新课 2.作者简介 3.整体感知 4.合作探究 5.延展课文 6.写作借鉴 7.仿写

甜甜的一杯春酒,是节日的珍品,是母亲的骄傲。更是作者最美好的回忆。让我们与作者一起,在这杯甘醇的春酒中尽情地陶醉吧!

琦君:原名潘希真。台湾散文大家。琦君出版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包括《烟愁》《细纱灯》《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等。她的作品《橘子红了》曾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 A.配乐朗读《春酒》,让学生谈谈本文的大致内容。 B.指导学生怎样精读文章。

C.让学生挑选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试读,引导学生运用朗读知识体会朗读的技巧。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思考题。

A.把你认为写得最富有感情的句子画出来,体会精彩在哪里。

B.文中运用很多细节描写来表达思想感情。把这些细节描写找出来,并说说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C.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D.提出自己阅读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学习小组内先自行解决,然后将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提至全班。

设置不同层面的问题,学生选择感兴趣的一题完成并交流展示。

A.琦君女士以散文的形式写出了对春酒的回忆。你能不能从其他的文学艺术形式里找到关于酒的文化? B.自选题

①含有春字或酒的诗、词、歌曲、成语、对联、俗语、谚语。 ②从某一事物来表达思乡的主旨,写一段150字左右的文字。 ③根据课文某一场景画一幅想象画。

1)用环境、场景描写来烘托和突出文章中心。

文章有多处环境、场景描写,营造了一种自然、和谐、热烈的`氛围。 2)围绕中心选材的技巧。

3围绕中心选材的技巧。本文是一篇散文,其材料表面看起来较散,但都是围绕着中心选材的。

生活中,有很多事物可以引起我们的回忆,请根据本文,仿写一篇150字的文章。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为后面的活动作好情感准备。 学生识记。

学生听的过程中理解文章内容,感知作者情感并用口语表达。 学生自主回答。 学生抢答。

学生小组讨论,组长回答。 B: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016a4ba7c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7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