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始皇本纪看秦始皇对胡亥的教育

2022-10-06 22:04: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秦始皇本纪看秦始皇对胡亥的教育》,欢迎阅读!
秦始皇,本纪,教育,胡亥的

从李斯列传看秦始皇对胡亥的教育



在史记中的秦朝内容中,司马迁以犀利的笔触描画出一个亡国之君的丰满形

象。与秦二世有关的大部分史料,基本上都记载在《秦始皇本纪》《李斯列传》之中。而胡亥从篡位到其后的一步步的倒行逆施和之前秦始皇对其的教育的影响,很值得我们探讨。

在秦始皇所生的二十余子之中,胡亥是最受宠爱的。这一点可以从秦始皇出巡天下只带他一人同行看出。与此相应的,在他接受教育问题上,势必也受到了很大的重视。李斯列传中写到的(赵)高受诏教习胡亥,使学以法事数年矣 [1]也可为之佐证。后世的贾谊认为,赵高所教,就是胡亥的全部所学,他说:“使赵高傅胡亥,而教之狱,所习者,非斩劓人,则夷人之族也。故今日即位,明日射人。忠谏者,谓之诽谤;深为之计者,谓之妖言。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这种说法既认定了胡亥只受到了法家教育其后的所作所为完全是秦始皇教育失当的问题。但如果参考胡亥的早期表现,就可以看出贾谊之说的有其片面性。(胡亥)未尝见过失。慈仁笃厚,轻财重士,辩于心而诎于口,尽礼敬士,秦之诸子,未有及此者,可以为嗣。君计而定之。 (李斯列传),这段关于胡亥的介绍尽管有赵高刻意美化的成分,但李斯也并未马上拒绝,可见其时的胡亥绝非一个暴戾刻薄的青年。而当秦始皇方崩,赵高即怂恿胡亥篡立。在这样的重大机遇面前,胡亥的最初反应表现出他还是受正统封建理念观念影响的。他说:“废兄而立弟,是不义也;不奉父诏而畏死,是不孝也;能薄而材谫,强因人之功,是不能也;三者逆德,天下不服,身殆倾危,社稷不血食。(李斯列传)随后尽管被赵高说动了心,胡亥仍以为:“今大行未发,丧礼未终,岂宜以此事干丞相哉!(李斯列传)可见,即使已到了准备按赵高教唆行不义之事的关头,他心中仍然不忘传统的封建礼数。据此可以看出,秦始皇对胡亥的传统礼数教育还是很成功的,时的胡亥也绝非丧心病狂之辈。而以胡亥的受宠程度来说,他受到的教育也绝不止限于赵高一人,赵高只是负责教育胡亥的专人之一,他所受到的教育也绝非只来自法家。那么,即使是赵高所所授,是否全如贾谊所言,只有灌输残暴呢。单从其劝说胡亥篡立的言辞来看,赵高并未用利己之言劝进,而是装出纯粹出于公义,诱胡亥入其彀中。他说:“臣闻汤、武弑其主,天下称义焉,不为不忠。卫君弑其父,而卫国载其德,孔子着之,不为不孝。夫大行不小谨,盛德不辞让,乡曲各有宜,而百官不同功。故顾小而忘大,后必有害;狐疑犹豫,后必有悔。断而敢行,鬼神避之,后有成功。愿子遂之。”从中也可以看出,简单地把胡亥归为受法家灌输,头脑麻木暴戾,是不恰当的。

而从上述赵高的言论来看,也从侧面揭示了赵高所授内容,除却法家条文外,也应有圣贤之言。因此赵高的教习内容不是简单地如贾谊所认为的那样完全是刑律。《秦始皇本纪》中也提到过“赵高故尝教胡亥书及狱律令法事”这里的“书”不等于“狱律令法事”,应是各种著作的合称。登基之后,胡亥能熟练运用韩非之言,或封堵臣下的劝谏,或要求臣下迎合自己。也从另一方面佐证胡亥并不是不学无术,有自己的思想体系,其所学也有一定深度。韩非是先秦法家的代表人物,以刻薄少恩著称。但《韩非子》一书中,刻薄处均为人主驾驭臣下时的容易


施行之术。而在术的外衣下,其内涵则又是为君者必处以公心的大道理。毕竟韩非是荀子的学生,儒学是他的根基。他之所以要宣扬为君之术,无非是要结秦始皇之欢心,以推行其政治主张。这种行为模式在战国时代非常普遍,所有的差别只是进言的内容不同,而目的都是一样的。能够消化理解韩非子的思想为己用,一方面说明胡亥的读书理解能力,一方面也说明他受到的教育还是很完善的。

统观上文,胡亥在年轻时还是受到了系统,全面的教育,不能仅仅将他日后的暴行简单地理解为秦始皇的教育不利,也应考虑到秦始皇作为第一个大一统皇帝,一方面忽略了对皇帝的约束机制,另一方面秦始皇任内的大兴土木和四处出击本身也给胡亥留下了一个难以处理的烂摊子。而至于如何教育皇帝,避免出现类似秦三世而亡的情况,更成为随后朝代统治者所重视的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6363c040740be1e650e9a3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