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老马》,2《妈妈》讲学稿(学生版)

2022-04-26 05:20:0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5《老马》,2《妈妈》讲学稿(学生版)》,欢迎阅读!
老马,学生版,讲学,妈妈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讲学稿系列 课型: 主备人:蒋刘芳 审核人: 梁咏娟、甄宝华 时间:2012-4-13

编号: 12132 gey-x026

课题:《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大地的歌吟

年级: 高二( )班 学生姓名: 学号: 组名:

教学目标:

1、理解思想内容,领会“苦难的琴音”的意义。 2、体会诗歌对生活的概括力和暗示性的艺术手法 3、品味富有弹性与张力的诗歌语言。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老马》 一、走近作者: 19052004),山东诸城人。从小喜爱古典诗词,18岁以前一直生活在农村,对农民的悲惨处境有较多的了解。这段农村生活成为他以后创作的深厚基础。1923年入济南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开始写诗。1926年秋参加北伐,大革命失败后逃亡外地。1930年至1934年,入山东大学学习,在新诗创作上得到了闻一多的鼓励和帮助。1933年出版的第一部诗集《烙印》,大多取材于农村生活农民悲惨命运寄予了无限的 艺术上具有 严谨、 凝练的特色,受到茅盾,闻一多等人的好评。茅盾曾断言:“在目前青年诗人中,《烙印》的作者也许是最优秀中间的一个了。”《老马》即选自此诗集。抗战前,诗人还有《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等诗集。抗战期间,出版了《从军行》《泥土的歌》等诗集。抗战后又有政治讽刺诗《宝贝》《生命的零度》《冬天》等诗集。建国后任《诗刊》主编,出版《臧克家诗选》《学诗断想》《诗与生活》等诗文选集。 二、整体感知 老马》是诗人早期的作品,写于19324月。诗人笔下的老马,继承了杜甫的《瘦马行》《病马》以及李纲《病牛》等咏物诗的传统, ,对负荷沉重的中国 ,表示深刻同情。如果联系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历史背景看,把《老马》的主题推而广之,实际也是 的象征。中国是具有四千年悠久历史的农业国,百分之八十是农业人口。老马拉大车是北方农村常见的景象。诗人捕捉这一常见的农村景象,用以象征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历史负荷和苦难历程,引人思考和关注。诗人始终眼光向下,注视着苦难的中国大地和挣扎在死亡与饥饿线上的底层人民。不仅他的思想和农民的思想相通,而且他写诗的态度也是农民式的,他认真而执著地提倡“苦吟,这在中国现代诗坛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三、赏析思考: 1、诗分两节,每节四行。第一节出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何作用? 答:诗作的第一节出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 的画面:一匹衰老的瘦马,已经筋疲力尽,不堪驱使了。老马被迫驮上难以承受的重荷,默默忍受着,没有发出任何怨言和抗议,即使“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也只是“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样的描写,形象地展示了老马 处境,揭示了它 的性格 的希望 2、找出对老马外在形象的描写诗句,分析老马性格特点? 答:描写老马外在形象的诗句:第一节: 他横竖不说高考常考成语:41. 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含贬义。 一句话 老马性格 ——

3、找出对老马内在神情描写的诗句,分析老马性格特点?

答:第二节: 老马的命运—— 诗句一共八行,除了第一行写车主的内心世界外,其他七行都是写老马:第二行写老马 的性格;第三四两行写 ;第五六两行写 内心活动;第七八两行写老马在 下的



四、问题探究

1、诗中的老马有何象征意义?

解放前的中国农民头上有大山压着,具体地说就是“饥荒,苛税,兵,匪,官,绅”,正像老

马的超负荷,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一样。面对着沉重的压力,老马垂首咽泪,忍辱负重。显然,诗人受到了农民性格的感染,所创造的形象,象征 ,象征 象征 2、这首诗主要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主要采用了 等表现手法。对老马,采用 的写法, 手法正面勾勒出老马的形象特点;对车主,采用 的写法,这就留有空白,让读者去想象。还恰倒好处地运用反语:“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多少血泪,多少愤懑凝结成这开头的两句。 3、如何理解“它抬起头望望前面”一句? 最后一句有不容忽视的 意义。从抽过来的一道鞭影看,所谓“前面”当然是老马按照车主的意旨奔向的目的地,但也暗示老马的命运不会一团漆黑,是会起变化的。

五、语言品味 1 诗人认为:“把一句诗写得叫人人懂,懂了还觉得好,这难,把一句诗雕得自己懂,这很容易。所以他写诗力求平易、朴实,然而又认真严谨,追求艺术的锤炼,形成了自己凝重的诗风。因此,他被誉为新诗中的“苦吟派”。他说:“我力求谨严,苦心地推敲、追求,希望把每个字放在最恰当的地方,螺丝钉似的把它扭得紧紧的。〈臧克家诗选〉后记》《老马》一诗,极为平易,流溢着朴素的美,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像诗中“总得”“横竖”“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有泪只往心里咽”,简直就像农民倾诉自己的亲身感受,分不出是农民的语言,还是诗人的语言了。

2认真推敲,酝酿意象 臧克家的诗十分重视语言的精练和形象化,往往为了一句诗甚至一个字呕心沥血。例如诗中的“扣”这个动词可谓形象、传神。不仅使人想得出马背上的重压,还使人看得出这种重压的力度和慢慢压下去的进度。假如换一个别的字,就不会这样自然、恰当、精妙了。 3

《老马》每段四句,一、三句押韵,二、四句也押韵,极其工整,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但诗句每行的字数并不相同,也没有闻一多诗歌那种每句皆相同的“字尺”根据感情的变化不断调

整诗句的结构和字数,突破了闻一多诗作拘泥于形式的板滞感,使格律诗走向自然。 1

高考常考成语:42. 登堂入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水平。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讲学稿系列 课型: 主备人:蒋刘芳 审核人: 梁咏娟、甄宝华 时间:2012-4-13

编号: 12132 gey-x027

课题:《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挚情的呼唤

年级: 高二( )班 学生姓名: 学号: 组名: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涵,领会真挚亲情,体会诗歌以情动人的特点。 2、领会诗歌“诗缘情而绮靡”的意义,学习诗歌的抒情艺术 3、体会诗歌语言特点,训练语感,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妈妈》

一、 近作者:

,本名王学涛,1974年生,山东临沂人。参加第十八届“青春诗会”,获北京文学奖、《诗刊》社第二届华文青年诗人奖。主要代表作有《傍晚三种事物》《水是怎样抽上来的》《中秋节》《到北方去》《一只蚂蚁上路了》等。

二、整体感知

这是一首非常有特色的写母亲的诗歌。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诗歌很容易从农村的生活细节写起,江非的《妈妈》则从现代文明的视角写妈妈。

这首诗采用“妈妈,你见过„„吗?”对话的语气展开,在妈妈与我之间设计几个提问的 句式,他明明知道妈妈没有见过地铁、电车、玛丽莲·梦露的照片,对飞机、钞票的概念也止于“天上的一只白雀”和少量的纸币,诗人再用陈述句将这些事物一一解释和纠正,他的解释和纠正恰恰反映了诗人对现代文明的印象,他必须以妈妈能够理解的生活常识做解释,飞机是“落在地上的十间大屋”那么大,点钞机和印钞机上的钞票像“门前的小河一样”“地铁在地下”“电车有辫子”“梦露也是个女人她一生很少穿裤子”妈妈对现代文明的印象看似滑稽、可笑,但这些形象的说法暗示出妈妈

全诗20句有15 ,只有5 ,因为在现代文明普遍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它就与乡村世界产生较大的差距,乡村的境遇就变得日益逼仄。现代文明已经进入并占据了乡村青年一代的意识,致使他们以现代文明的视角反观乡土生活。

然而,这些虚幻的描述对妈妈来说并不重要,她更关心的是生计,是在天黑之前能更多地背回些柴火。你第三次背回的柴火/总是比前两次高得多,这一句诗真切地表达了为自己的家庭 的贫困母亲的形象。



三、问题探究

1、怎样理解“梦露也是个女人她一生很少穿裤子”?

同样是女人,玛丽莲·梦露作为 的代表,可以尽情享受青春,展示生命的美丽,有自己的事业,过着舒适而尊贵的生活。这是都市文明的受益者。妈妈是一个偏僻山村长大的中年女性,忍受 ,妈妈的视野只局限于 的生活和生命状态,她 就是她的整个世界。她虽然生活在21世纪,但是外边的世界对她来说依旧是 的,她属于 时代。妈妈是广大 形象的代表。

2、诗人怎样表达对妈妈的感情?

高考常考成语:43. 顶礼膜拜:比喻崇拜到极点,含贬义。 44. 通过对妈妈背柴的细节描写“ ,诗人对妈妈表达发自内心的 。妈妈操持着一家人的衣、食、住、行,民以食为天,食即柴、米、油、盐,也就是说 是家庭生活重要的部分。而在现代化如此发达的今天,当城市里的人们面对各种炊具眼花缭乱的时候,妈妈还用着最原始的方法,以柴为炊。作为接受过现代文明的诗人,通过两种文明方式的 内心充满无限的 从而在内心深处感到妈妈身上闪烁的

四、语言品味

诗人选取妈妈没有见过的“地铁”“电车”“玛丽莲·梦露的照片”和没有近距离见过的“飞机”“银行的点钞机和印钞机上的钞票”选取的意象是现代化文明的产物,而不是妈妈身边的事物,些在都市里司空见惯的事物对一个偏远农村的妇女来说是那么遥远和陌生,暗示着现代文明与乡村文明的距离。妈妈在现代文明面前处于失语状态,都市文明在悄悄地注进她孩子的头脑,但是面无表情地拒绝她,妈妈无力改变什么,只能一如既往地以生命的韧劲面对艰苦的人生。“你第三次背回的柴火/总是比前两次高得多”,这一句诗真切地表达了一种 的女性生命态度。



五、补充资料

妈妈:凝定在文明之外的形象(鲍昌宝)

在当今充满语言游戏和下半身垃圾的诗坛上,江非的《妈妈》是一首难得的非常本色而优秀的诗作,其诗歌意蕴和精神旨趣,昭示着21世纪汉语诗歌创作的巨大潜力和发展路向。

在汉语诗歌中,“妈妈”的形象已经相当稳定,“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形象成为汉语诗歌永恒的想象。江非此诗在“妈妈”的品质并没有发掘出多少新鲜的内涵:她依然勤劳、无怨无悔、默默劳作,她依然是游子永恒的情感归依和遥遥的牵挂。然而在江非的“妈妈”的声声呼唤中,一种新的诗歌特质出现了,它是如此的简朴,又是如此的复杂,使“妈妈”的形象永远地定格在现代文明与古老的乡土之间。

《妈妈》的魅力体现在诗中所表现的诗人双重身份现代文明的都市之子和作为乡土中国的母亲之子。作为都市之子,他为占据了物质文明,并以洞悉物质文明的奥秘而兴奋,深感荣耀,他高居于乡土母亲之上,母亲永远只能是他的听众,处于被动地位,无话可说。在诗中他以传道者的身份说话,以一连串的询问开场,他知道母亲对现代文明的一无所知,但他明知故问,一步步把母亲逼到无言的境地,以显示自己作为都市之子的绝对优势,并且迅速告之答案,不容置疑,堵绝了母亲对都市的想象和发言。在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中,对于城乡之间的关系的如此表述,它是一个多么有力的象征啊!然而,作为乡土母亲的儿子,他又是谦卑的,他为苦难中的母亲没有拥有那些城里人的生活方式而低下高傲的头:这是自己的母亲,勤劳而朴实的母亲,在苦难中坚强生存而无怨无悔的母亲,养育了如“我”一样的都市之子的母亲。她虽然永远站在现代文明之外,但她凝定为一个不朽的形象在山坡上、麦田里,在祖国的无数的穷乡僻壤中,让我们惦念、忧虑、深思。都市之子和乡土之子的双重身份之间所产生的巨大的情感矛盾和张力,在这短小的诗篇中如此精巧地得以表现,使我们不能不惊叹诗人的敏锐的艺术感觉。

但是,诗人是有困惑的,当一个很少穿裤子的玛丽莲·梦露正在被整个世界所玩味,成为各种时尚杂志所推崇的美学品味,变成都市女性所争相仿效的楷模和男性追逐的情感对象时,乡村母亲背起沉重柴火的无言的形象是那样地触目惊心。“天黑了”,一个时代就这样结束吗?无数母亲所累积的悠久的生活伦理和生活品格,也将在漫天的黑暗中渐渐消逝吗?当都市之子把一个个现代文明的物件带回到家乡,在改变了母亲的穷苦的同时,又把什么遗漏在这个夜晚?

2 东山再起:东晋谢安退职后在东山做隐士,后来又出任要职。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d972f59f7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f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