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2022-08-29 10:09: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欢迎阅读!
余光中,乡愁,诗人

导语:在诗人心中,始终有着一颗爱国的情感,他时刻思念着祖国大陆,渴望回到祖国。而他创作的著名诗篇《》就表达了他的情感。 余光中的乡愁

这是我第三次采访永春乡贤、著名诗人余光中。

在采访中,除了佩服余老的反响敏捷、幽默外,余老身上浓浓的原乡情结一样深深地感染着我。

同很多人一样,最早知道余老是从他的《乡愁》开始,而后知道余老的父乡是永春(余老习惯称永春为父乡〞,江苏为母乡〞)

20039月,余老携夫人一起回桃城洋上,这是余老晚年后的第一次原乡行〞。此后,余老又数次回到祖籍地。

余老虽然出生于南京,但对于永春的记忆却是深刻的:父亲生在桃城镇洋上村,我只有小时候回来住了半年。但平常在江苏南京,父亲跟朋友聊天时,我在旁边听他们讲五里街、云龙桥以及很多永春的事情,所以印象非常之深。〞

此次余老回乡参加余光中文学馆〞开馆。来到展厅一楼处,以自己的鼎新堂〞作为背景的巨幅照片前,余老与夫人范我存、两个女儿久久凝视——这里就是魂牵梦萦的祖厝,就是余老父亲及祖辈生活过的地方。特别是看到屋后的五株荔枝树时,余老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他依然记得爬树的场景,快乐地说:这期的《桃源乡讯》,就刊发了我四天前刚写的一首诗《五株荔树》,写的就是故土的古厝及屋后的荔枝树。〞

在展厅入口处,余老十分欢喜地摸着自己的蜡像,一家人与蜡像合影,他女儿更是淘气地拉了下余光中〞的耳朵。

展厅里面,很多书籍、手稿以及各种活动的海报、照片等,都是余老提供的。 当看着展馆里面的余氏族谱、自己的作品、年轻时的图像,已经88岁的余老记忆非常清晰,他详细地告诉我们每张图片背后的故事,那情形就好似这些事就发生在昨天。他感谢家乡为文学馆建设做了很多事,而且做得非常好。

余老坦言:这次就是专为余光中文学回来的,这跟我对父亲的回忆和感情有关系。父亲对自己生活的影响不是那么大,但在文学上却是因为父亲——12时,父亲就开始教读《古文观止》等选集,在这方面给自己破土、启蒙。后来舅舅继续教我古文。这些大都是古文美文了,如《赤壁赋》《滕王阁序》《阿房宫赋》等。〞

在交流中,余老告诉我们,自己至今能保持这么旺盛的文学创作的动力,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中文的孺慕。它是母语,这是自己对文化母亲的向往和反哺。


听着余老的侃侃而谈,我猜测这种孺慕的背后定是一种难以忘怀的原乡情结。事实上,这种原乡情结余老从未断过——

2021年,余老应邀回乡,参加由其祖父等发动创办的洋上小学的百年校庆。在致辞中,余老对家乡学子给予鼓励和教诲:我们的母语中文不能忘,中文是美丽的,它的发音很特别,有阴阳上去四声,具有中文所独有的美学。〞他希望家乡的学子根索水而入土,叶追日而上天〞!

也是这一天,当余老来到祖厝的厅堂,与夫人一起郑重礼祖后,走向厅口,遥望祖厝外的玳瑁山、铁甲山,沉吟数十秒后,即兴写下铁甲入吾叔之画,玳瑁当入吾之诗。江湖子弟悲白发,海峡五秩今始归〞的诗句。表达了游子归家的情愫。 最后车到了万杉郑古厝/不见万杉,却有五株荔树/穿过砖灶犹存的厨房/攀上屋后土石堆砌而成不平之平台,落脚小心……母亲,江南一婵娟的女子/自太湖岸边,运河过处/师范学院刚毕业,分派来此/因此,我有幸向她投胎。〞读着余光中的新作《五株荔树》,我清楚看见余老对家乡铁甲山、玳瑁山的念念不忘,这种念念不忘岂止是入其叔叔的画作,更是深深烙在余老的脑海深处,也就自然有了余老的只要是桃溪水流过的地方,就是我的故土。我一定不会忘记〞的浓浓原乡情结。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c828d76a1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1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