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饮茶礼仪与习俗

2022-05-05 15:02:5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华饮茶礼仪与习俗》,欢迎阅读!
饮茶,中华,习俗,礼仪

中华饮茶礼仪与习俗

作者:施善葆

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版》 2018年第4



几千年来,中国人的饮茶礼仪与习俗,世代相沿,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社会环境的各异,久而久之,形成了许多饮茶的礼仪与习俗,世代相传,影响深远。

当今社会,几乎每个家庭都备有茶叶,除自己饮用,也成为待客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因而为宾客准备上好的茶水也成为中国人待客的一项重要礼仪。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些世代相传的饮茶礼仪与习俗到底有哪些呢?

我国是礼仪之邦,这在茶艺过程中,同样得到了充分的显示,在饮茶过程中,也有许多茶仪和茶俗。但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茶艺过程中的以下动作,就是示意礼仪和风俗的。

1.摆器示意。在饮茶过程中,有一些约定成规,它无须用语言去表述的,只需一种手势,一个眼神,就能表达出来。这种情况,在我国的西部一带的饮茶礼俗中最为常见。“摆器示意”就是其中之一。

在西南、西北地区,当地多用盖碗饮茶,俗称饮“盖碗茶”。由于盖碗是由盖、碗、托三件组成,所以盖碗,当地也称之为“三炮台”,称喝盖碗茶为喝三炮台(茶)。

品饮盖碗茶时,首先用左手托住茶托,托上盛有冲沏好茶的盖碗,而右手则用拇指和食指夹住盖钮,食指抵住盖面。一旦持盖后,即可用盖里朝向自己鼻端,先闻盖面茶香。尔后,持盖在碗面的茶汤面上,由里向外撇几下,目的在于使茶汤面上飘浮的茶叶下沉,也有均匀茶汤的作用。如果此时品饮者觉得温热适口,则可将盖碗放回桌上,并将碗盖斜搁于碗口沿。它告诉侍者,茶汤温热适中。如果将碗盖斜搁于碗托一侧,表明茶汤温度太高,冲水时要降低水温,待茶汤降温后再饮。如果将盖碗的纽向下,盖里朝天,表示我的茶碗里已经没水了,请赶快给我冲水。如果将盖碗的托、碗、盖分离,排成一行,它告诉侍者,或是茶不好,或是泡茶有问题,或者服务不周到。有经验的侍者一定会急忙处理。

2.茶三酒四。其表示的意思是品茶时,人不宜多,以二三人为宜;而喝酒则不然,与品茶相比,人可以多一些。这是因为品茶追求的是幽雅清静,注意细细品啜,慢慢体会;而喝酒追求的是豪放热的气氛,提倡大口吞下,一醉方休。这也是茶文化与酒文化的重要区别之一。明代屠本唆在《茗芨》中称:“饮茶以客少为贵。”明人陈继儒也在《岩栖幽事》中提出:“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名施茶。”七八个人在一起饮茶,环境繁杂,人心涣散,要做到静心品味,谈何容易,仅仅是喝茶解渴而已,这就是施茶。而喝酒就不一样,人多,气氛显得比较热烈。猜拳行令、把壶劝酒,使喝酒的场面显得更加热烈。

其次,茶与酒的属性不一样,因为茶性不宜广,能溶解于水的浸出物有限,即使按茶与水正常比例冲泡的茶水,通常续水23次,茶味就淡了。如果人多,一壶之茶,后饮者只能喝到既淡薄,又无味的茶汤了。而酒则不然,只要酒缸中存有足量的酒,是不怕人多的。

由此可见,茶三酒四,其实它表达的是一样意思,说品茶,人不宜多;而相对品酒而言,喝酒的人,或许多一些,反而更有气氛。

3.叩桌行礼。人们在饮茶时,能经常看到冲泡者向客人奉茶、续水时,客人往往会端坐桌前,用右手中指和食指,缓慢而有节奏地屈指叩打桌面,以示行礼之举。在我国茶界,人们将这一动作俗称为“叩桌行礼”或“屈膝下跪”,是下跪叩首之意。这一动作的寓意,还有一则


动人的故事:史载,清代乾隆皇帝曾6次巡幸江南,4次到过杭州龙井茶区,还先后为龙井茶作过4首茶诗。相传,有一次,乾隆为私察民情,乔装打扮成一个伙计模样来到龙井茶区暗访。一天,避雨而到路边小店歇息。店小二因忙于杂事又不识这位“客官”身份,便冲上一壶茶,提与乾隆,要他分茶给随从饮用。而此时,乾隆又不好暴露身份,便起身为随从斟茶。此举可吓坏了随从,皇帝给奴才分茶,那还了得!情急之上,奴才便以双指弯曲,示“双腿下跪”,不断叩桌,表示“连连叩头”。此举传到民间,从此以后,民间饮茶者往往用双指叩桌,以示对主人亲自为大家泡茶的一种恭敬之意,沿用至今。

如今,这一寓意动作又有了新的发现。有的茶客也会用一个食指叩桌,表示我向你叩首;倘用除大拇指以外的其余四指弯曲,连连叩桌,寓意我代表大家或全家向你叩首。这种情况,多用于主人敬茶时运用。

4.以茶代酒。在我国民间,东西南北中,都有以茶代酒之举,无论在饭席、宴请间,还有多为朋友迎送叙谊时,凡遇有酒量小的宾客或不胜饮酒的宾客,总会以茶代酒,以饮茶方式用来代替喝酒。这种做法,不但无损礼节,反而有优待之意。所以,在我国,此举随处可见。宋人杜来诗曰:“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为有梅花便不同。”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史载,在我国历史上,以饮茶代替喝酒,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据《尚书·酒诰》记述,商纣是个暴君,酗酒误事,朝政腐败,民皆恨之。周武王兴兵伐纣,执政后为整朝纲,严禁饮酒。人民为感谢武王治国有方,南方各地遂选最好的茶进贡给武王,如此一来,上至朝廷,下及百姓,纷纷以茶代酒。这一传统,一直流传至今。

“茶圣”陆羽称茶为“精行俭德之人”。南宋诗人陆游《试茶》诗中明确表示,若要从茶和酒之间做出选择,宁要茶而不要酒。既然如此,那么,以茶代酒,也是一种高雅之举。君不见,佛教坐禅修行,一不准喝酒,二不准进点,三不能打盹,却准许饮茶。伊斯兰教教规很严,在严禁喝酒的同时,却提倡饮茶。天主教在倡导爱主的同时,也倡导饮茶,并为爱茶的传播和推广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就是以茶代酒之所以能历数千年而不衰的缘由。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不断提高,可以茶代酒,却有愈来愈旺之势。

5.捂碗谢茶。在我国民间,凡有客进门,无须客人问话,是否需要饮茶?主人总会冲上一杯热气腾腾的热茶,面带笑容,恭敬地送到客人手里。至于客人饮与不饮,无关紧要,其实,这是一种礼遇,一种烈“欢迎”的意思,它表示的本意,按中国人的习惯,当客人饮茶时,茶在杯中仅留下1/3时,就得续水。此时,客人若不想饮茶,或已经饮得差不多了,或不再饮茶想起身告辞,客人就会平摊右手掌,手心向上,左手背朝上,轻轻移动手臂,用手掌捂住茶杯(碗)之上按一下,它的本意是:谢谢你,请不要再续水了。主人见此情意,也不用言传,已经意会,停止续水。用这种方式,既有示意,又有感意,有时甚至比用语言去挑明,显得更有哲理,更富有人情味。这种做法,无论在广大汉民族居住区,还是少数民族居住地,都有“捂碗”谢茶的作法。

6.茶分三等。在我国饮茶史上,出现过按身份施茶的习俗。相传,浙江雁荡山,历史上是佛教参禅的好住处。东晋永和年间,这里就有佛门弟子300人,终年香火不断,朝山进香的施主和香客甚多。其时,产茶不多,很难满足用茶招待施客,要用上等茶招待更是困难。为此,雁荡寺院采用因人施茶的办法,并用暗语传话。凡有客人进院,若是达官贵人、大施主,负责接待的和尚就喊:“好茶,好茶!”于是端上来的就是一杯香茗上品;若是上等客人,小施主,就喊:“用茶,用茶!”则端上来的是一杯好的茶;若是普通香客,就喊:“茶,茶!”那端上来的是一杯较普通的茶。


这种习俗如今虽有淡化,但对一些特别尊贵的客人,或好友久别重逢,或小辈见长辈来到时,取出一包平时舍不得喝的极品茶叶,与其同享,这种情况,也是时有所见,它是出于一种待客的礼遇。

编辑:陌漓 yangsheng _ m oli@sina.co m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073db44cc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2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