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开岭散文10篇

2022-08-21 08:48: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王开岭散文10篇》,欢迎阅读!
王开,散文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王开岭散文10





篇一:王开岭《雪白》初中散文阅读及答案

王开岭《雪白》初中散文阅读及答案?叫人感念和思痛的东西越来越多了。比如雪。在我印象里,雪是世界上最辽阔、最庄严、最有诗意和神性的覆盖。她使我隐约想到了“圣诞、人类、福祉、博爱、命运”这些宗教意味很浓的词。那神秘无限的洁白,庞大的包容一切的寂静,纯银般安谧、祥和的光芒,浑然天地、梦色绝尘的巍峨与澄明??拿什么更美的形容她呢?她已被拿去形容世间最美的意境了。童年时,我心里涨满了雪,比大地上的棉花还要多。那时候,大地依然贫穷,贫穷的孩子常常想:要是地里的雪全变成棉花该多好啊!如今,我们身上有的是厚厚的棉了;而大地,却失去了那相濡以沫的洁白。那时候,一个冬天常常有好几场惊心动魄的雪。有时不舍昼夜地下,天凛地冽,银装素裹。夜晚白得耀眼,像火把节,像过年,令人亢奋。记得初中语文





1 20






有篇《夜走灵官峡》,开头即“纷纷扬扬的大雪又下了一整??”那盛大的雪况,现在忆起来很有些隐隐动容和“俱往矣”的悲壮。不知今天的孩子会不会问:真有那么多雪么?是真的,雪不仅多,而且美得痛心。记得小学班里有个家境很穷的女生,又瘦又黑,像棵细细的老也长不大的豆芽儿。一次作文课上她灵机一动把雪比喻成了“雪花膏①”,她说:“那天夜里,我看见天上飘起了雪花膏??”她念的时候同学全笑了,连老师也哧哧笑了,说她是异想天开。于是老师给我们讲“异想天开”是什么意思。老师讲“异想天开”时女生趴在水泥桌上(当时课桌是用水泥板搭的)呜呜哭了??久,她因贫穷辍了学。许多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记起了这件事。我猛然发现那个“雪花膏”的比喻其实多么生动而富有诗意啊!雪,雪花膏的雪,女孩子的雪。在我所见过的比喻中,这是最珍贵的一个。要知道当时穷人家是买不起雪花膏的。美丽的如泣如诉的雪花膏。二不知从何时起,有个声音问:我们的雪呢?从前的梦想,有的很快就兑现了。比如棉花,比如雪花膏和课桌??一些虽遥遥无期,但我们并不苛求,慢慢来,一切都会有的,没有的都会有的??是的,我们相信。但另一个事实是:我们曾经有过的,现在却没有了。比如雪。我们有了无数的雪花膏,比雪花膏还雪花膏的雪花膏,可我们的雪呢?那“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雪呢?偶尔碰上一回,可那是怎样的情景啊――稀稀落落粉针或沫状





2 20






的碎屑,仿佛老人凋谢的胡须,给风一击,给地面轻轻一震,即消殒了。这哪里是雪?分明是雪的骸,死去的雪。衰败的迹象即是这时显露的。我留意到了冬日的憔悴、大地的烦躁、空气的郁闷、没有冰的河床、树的稀少和鸟的惊恐??眯起眼睛,我认出菜叶上的药斑,阳光中的尘埃和可疑的飞来飞去的阴影??从前不是这样子的。纯洁简美的东西愈来愈少。人类创造着一切也破坏着一切,许多优雅的本色和古典的秩序被打碎了、颠覆了,包括季节、生态、秩序、规矩、操守??我们狂妄地征伐却失去了判断,拼命地拥有又背叛着初衷;我们消灭了贫穷还消灭了什么?这是个欲望大得惊人的掘金年代。抒情的方式正在消失。只有物的欲望。我感到了不安,感到了冬天背后那双忧郁的眼睛。那些威胁她的莫名危??我开始了怀念,怀念那些流逝和将要流逝的东西,比如童年、雪、本色,比如村庄、野地、棉布的经纬、流动的水??(选自《精神明亮的人》【注】①雪花膏:一种化妆品,洁白如雪,用来滋润皮肤。19.本文以“雪”为线索,由雪及人,由雪及事,由雪及现实,请概括作者的心路历程。4分)___→②痛心→③___→④___→⑤___20.作者在文中说“雪不仅多,而且美得痛心”,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作者为什么说雪“美得痛心”4分)21.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3分)这哪里是雪?分明是雪的骸,死去的雪。22.本文意蕴深刻,请联系现实,谈谈本文给了你





3 20






怎样的启示。4分答案:19.①感念③质问(反思或愤怒)④不安⑤怀念(4分,每空1分。①感念的是童年时雪的美丽和惊心动魄;②痛心的是女生被嘲笑和辍学;③质问的是我们为什么留不住纯洁简美;④不安的是物欲膨大带来的威胁、危险;⑤怀念的是那些流逝的和将要流逝的美好。20生把雪比作滋润美白的“雪花膏”,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作者认为生动而富有诗意,很美,1分)但师生的不理解(1分)、女生的痛哭(1分)以及女

生因家贫辍学的结局(1分)让人痛心。4分,意近即可)21.现在的雪稀稀落落,1分)没有盛大的雪况,失去了辽阔、庄严、诗意、神性和灵魂,1分)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流逝的失望,对环境被破坏的愤怒。1分)3分,意近即可)22①消灭贫穷,创造财富,追求梦想,没有错,但不能以美好的失去为代价。②梦想不能苛求,要往长远看,慢慢来。应保持纯真的本色,克制个人的私欲,尊重规律,拒绝盲目的采伐和无度的攫取。③应增强忧患意识,警惕来自环境的威胁、危险,积极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4分,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

篇二:王开岭散文《耳根的清静》阅读 王开岭散文《耳根的清静》阅读 耳根的清静 王开岭





4 20






从前,人的耳朵里住过一位伟大的房客:寂静。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在我眼里,古诗中最好的句子,所言之物皆为“静”。读它时,你会觉得全世界一片清寂,心境安谧至极,连发丝坠地都听得见。 古人真有耳福啊。

耳朵就像个旅馆,熙熙攘攘,谁都可以来住,且是不邀而至、猝不及防的那种。其实,它最想念的房客有两位:一是寂静,一是音乐

我一直认为,在上苍给人类原配的生存元素和美学资源中,“寂静”,乃最贵重的成分之

一。音乐未诞生前,它是耳朵最大的福祉,也是唯一的爱情。

并非无声才叫寂静,深巷夜更、月落乌啼、雨滴石阶、风疾掠竹??寂静之声,更显清幽,更让人神思旷远。美景除了悦目,必营养耳朵。对人间美好之音,明人陈继儒曾历数:“论声之韵者,曰溪声、涧声、竹声、松声、山禽声、幽壑声、芭蕉雨声、落花声,皆天地之清籁,诗坛之鼓吹也。然销魂之听,当以卖花声为第一。《小窗幽记》)当以卖花声为第一。

儿时,逢夜醒,耳朵里就会蹑手蹑脚溜进一个声音,心神即被它拐走了:厅堂有一盏木壳挂钟,叮当叮当,永不疲





5 20






倦的样子??那钟摆声静极了,全世界似乎只剩下它,我边默默帮它计数,一、二、??边想象有个孩子骑在上面荡秋千,冷不丁,会想起老师说的“一寸光阴一寸金”,我想,这叮当声就是光阴,就是黄金了罢。

回头看,那会儿的夜真静啊,童年耳朵是有福的。 今天,吾辈耳朵里住着哪些房客呢?

刹车、喇叭、拆迁、施工、装修、铁轨震荡、机翼呼叫、高架桥轰鸣??它们有个集体注册名:喧嚣。这是时代对耳朵的围剿,你无处躲藏,双手捂耳也没用。

耳朵,从未遭遇这般黑压压、强悍而傲慢的敌人,我们从未以这么恶劣和屈辱的条件要求耳朵服贴。机械统治的年代,它粗大的喉结,只会发出尖利的啸音,像磨砂,像钝器从玻璃上狠狠刮过。

一朋友驾车时,总把“重金属”放到最大量,他并不关注谁在唱,按其说法,这是用一个声音覆盖一群声音,以毒攻毒,以暴治暴。

我们拿什么抵御嘈声的进攻呢?

耳塞?地下室?使窗户封得像砖厚?将门缝塞得密不透隙?当然还有,即麻木和迟钝,以此减弱耳朵的受伤,有个词叫“失聪”,就是这状态。偶尔在山里或僻乡留宿,却翻来覆去睡不着,那份静太陌生、太异常了,习惯受虐的耳朵不适应这犒赏,就像一个饿者乍食荤腥会滑肠。





6 20






人体感官里,耳朵最被动、最无辜、最脆弱。它门户大开,不上锁、不设防、不拦截、不过滤,不像眼睛嘴巴可随意闭合。它永远露天,只有义务,没有权利。(:王开岭散文10)我对朋友说,现代人的特征是:溺爱嘴巴,宠幸眼睛,虐待耳朵。

不是么?论吃喝,我们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华夏之餮、举世无双。视觉上,美色、服饰、花草、橱窗、广场、霓虹,所有的时尚宣言和环境主张无不在“色相”上下功夫。口福和眼福俱饱矣,耳福呢?

有个说法叫“花开的声音”,一直,我当作一个比喻和诗意幻觉,直到遇一画家,她说从前在老家,中国最东北的荒野,夏天暴雨后,她去坡上挖野菜,总能听见苕树梅绽放的声

音,四下里噼啪响??

苕树梅,我家旁的园子里就有,红、粉、白,水汪汪、亮盈盈,一盏盏像玻璃纸剪出的小太阳。我深信她没听错,那不是幻听和诗心的矫造,我深信那片野地的静,那个年代的静,还有少女耳膜的清澈——她有聆听物语的天赋,她有幅画,叫《你能让满山花开我就来》,那绝对是一种通灵境??我深信,一个野菜喂大的孩子,大自然向她敞开的就多。我们听不见,或难以置信,是因为失聪日久,被磨出了茧子。 是的,你必须承认,世界已把寂静——这大自然的“原





7 20






配”,给弄丢了。

是的,你必须承认,耳朵——失去了最伟大的爱情。 (选自《今晚报》,有删节)

11文章开头“从前,人的耳朵里住过一位伟大的房客:寂静。”颇有特色,试分析这样写的作用。4分) 12.认为“现代人的特征是:溺爱嘴巴,宠幸眼睛,虐待耳朵”,试结合全文加以具体分析。4分)

13.结合全文,理解在文中提到的“寂静”6分) 14.探究反复说“古人真有耳福啊”

童年耳朵是有福的”表现了作家什么样的情感?6分) 11、文章开头虽只有一句话,却综合运用了暗语和借喻的修辞,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说“人的耳朵里住过一位伟大的房客”则暗含人的耳朵是旅舍这样一个借喻;说“人的耳朵里住过一位伟大的房客:寂静。”则运用了暗喻,将寂静比成房客。同时单独成段,不仅引人注意,而且发人深思。 12、溺爱嘴巴:论吃喝,我们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华夏之餮、举世无双。1分)宠幸眼睛:视觉上,美色、服饰、花草、橱窗、广场、霓虹,所有的时尚宣言和环境主张无不在“色相”上下功夫。1分)

虐待耳朵:耳朵最被动、最无辜、最脆弱。它门户大开,不上锁、不设防、不拦截、不过滤,不像眼睛嘴巴可随意闭合。它永远露天,只有义务,没有权利。1分)耳朵,遭遇





8 20






这般黑压压、强悍而傲慢的敌人:机械统治的年代,它粗大的喉结,只会发出尖利的啸音,像磨砂,像钝器从玻璃上狠狠刮过。1分)

13、文中的“寂静”包括两种含义,一是指没有声音,真正的无声无息,万物一片宁静;二是指“并非无声”,它指那些对耳朵能起到滋养作用,让耳朵获得享受的声音,如各种悦耳的音乐,来自于自然的“深巷夜更、月落乌啼、雨滴石阶、风疾掠竹”等天籁之声。

14、之所以反复说“古人真有耳福啊”

童年耳朵是有福的”,其原因是生活在现代社会,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耳朵充塞着“刹车、喇叭、拆迁、施工、装修、铁轨震荡、机翼呼叫、高架桥轰鸣”的喧嚣,耳根不能享受清净之乐。同时,更想告诫人们,我们身体的各部分器官,总是在以最切身的方式提醒人们,生活不必向外求索,我们原来拥有的,就是幸福! 耳根的清静 王开岭

从前,人的耳朵里住过一位伟大的房客:寂静。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在我眼里,古诗中最好的句子,所言之物皆为“静”。读它时,你会觉得全世界一片清寂,心境安谧至极,连发丝坠地都听得见。





9 20






古人真有耳福啊。

耳朵就像个旅馆,熙熙攘攘,谁都可以来住,且是不邀而至、猝不及防的那种。其实,它最想念的房客有两位:一是寂静,一是音乐

篇三:《王开岭的博客文章》精选——活着,思想着。 王开岭的博客文章 1、关于被禁止的

王开岭发表于20XX-5-314:17:00 书刊检查制度本身是毫无用处的。 ——马克思

“凡是视思想为危害的地方,首当其冲的便是禁书,并对报刊杂志和广播报道实行严格的新闻检查,这一点已非偶然。在两行文字之间,也就是印刷机所留下的那一行狭窄的空白里,人们所聚集的火药,足以炸毁好几个世界。(伯尔《语言作为自由的庇护所》。也正因如此,“语言可能是自由的最后一个庇护所。

191751日,高尔基创办《新生活报》,并以“不合时宜的想法”为题连载了20多万字的批评文章,揭露当时俄国革命中的混乱、野蛮、嗜血、掳掠、滥杀无辜等种种不光彩行径:“篝火燃着了,但火并不旺,到处弥漫着肮脏、酗酒和残忍的乌烟瘴气。“我们正经历着一场阴暗的情欲的暴风雪,贪婪、仇恨、报复的狂风大张着血口在我们周围肆





10 20






??”此时的高尔基已与先前那只呐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海燕判然有别,因为他看到了很多始料未及的东西,一个理想主义者所不容忍的东西,这是一场泥沙俱下、拳打脚踢、混含着鞭子和棍棒的暴风雨。他忠告新生政权应建立在理性和文化的基础上,应制止激进的狂暴倾向和一切破坏行为,并向自己的人民输出科学建设的思想和健康心灵教育。此举触怒了布尔什维克的领袖们,1918716日,经列宁批示,彼得格勒政权查封了《新生活报》自此,这批被列宁称为“悲观主义”的文字便神秘消失了,俄文版30卷本和中文版20卷本的《高尔基文集》中皆不见踪影,直至1988年,才在俄罗斯重见天日。

其实,早在自己的报纸被“干掉”前,高尔基就对这种粗暴的恶性政治表示了强烈憎恶。他认为哪怕与敌斗争,这种方法也是极不光彩的,不体面不理智,这会使人想起“君主制时期政府查封报社那些卑鄙勾当”。允许说话——无论是敌是友!这才是一个进步政府的态度。

1918510日至13日,出版事务人民委员会关闭了莫斯科与彼得格勒的数家旧报纸,当局声称:“苏维埃将同这些报社作斗争,直到它们把自己改造过来并开始提供善意的消息为止。(报纸究竟是要对客观真相负责还是只对“善意的消息”负责?)甚至预言:“我们现在还容忍个别资产阶级报刊只因为我们还没有完全胜利,当将来在《真理报》





11 20






上宣称‘我们彻底胜利了’的时候,那就连一家资产阶级报纸也不准存在了。第二天,514日的《新生活报》(总89期)上,高尔基遗憾又不无挖苦地说:“他们害怕什么?畏惧什么???他们这些富于地下活动经验的人不会不知道,被禁止的言论会获得某种特殊的说

服力。“难道他们对自己的信心已丧失到这种程度?以至公开地、放声讲话的做法都使他们害怕??被迫害的思想,即使反动思想,也会获得某种高尚的色彩,激起人们的同情。 高尔基心急如焚,想给领袖们一点儿智慧和逻辑,他大声吁告——

“给言论以自由吧,尽可能多的自由!因为当敌人说出很多话的时候,他们最终是会说出蠢话来的,而这是非常有益的。

真可谓用心良苦。是啊,即使是“反动”的,又为何不能给它一个充分展示——继而露出破绽和马脚的机会呢?谬论不是不攻自破吗?真理不是愈辩愈明吗?事实上,被禁止的东西越多、越持久,人们对之窥视、猜测、议论的兴趣及热情即越强烈,而这种热情最终会以对禁止者愤怒的反向维度爆发出来,因为人们在关注被压迫事物的同时——会联想起自身曾受的压迫,乃至此时亦会感受到某种抑制和被剥夺。

一个聪明的政府应尽可能多地显示大度与仁慈,而这正





12 20






是瓦解敌人并最终消除敌意的最佳手段。相反,任何黑箱操作和翦除异己的做法只会招致民众的反感与惊惧。 只可惜,在很多时候,权力者的底气太弱了。除了表现得比当年敌人更气势汹汹更蛮不讲理,就没什么招了。为了阻止别人说话或突然插上一句,他必须一刻不停滔滔喋喋地演讲下去??直到听众再也捱不下去了,嘘声四起,散了场子为止。

那么,为何如此害怕别人的言论而不给自己挣点脸面呢? 大致两种可能:一是自己清楚对方说的是真相,而过度担心这真相于己不利,故做出失态之举;二是心胸太窄,愚妄尊大,听不得半点不敬之词,党同伐异,见异诛之,乃骨子里的秉性和长久的斗争习惯。

如是第一种情况,虽须以驳斥,但理念上尚可争议,即真相到底于己利还是不利?究竟怎样才算“善意的消息”?难道惟那种好大喜功、忌疾讳医、瞒天过海、自欺欺人的做法才合乎“善”之标准吗?(当然,这种理性的讨论仅对一个本质上不坏的政府才合适)不妨来听一听高尔基:“如果我们能在敌人得意地指出我们的缺点、错误之前,意识到自己的弊失,那么无论道义上还是策略上都要好得多??不应该忘记,敌人在谴责我们时常常是正确的,而真实情况又会加强敌人的打击。比敌人更早地说出关于自己可悲而又难过的真相,就意味着对方的进攻将变得毫无力量。”是啊,为什





13 20






么要把揭露真相的机会和自由拱手让人呢?为什么不将批评也纳入一种“善意”的范畴呢?高尔基的《新生活报》到底功过孰焉?遗憾的是,领袖们非但没有把批评者引为知己,反唆使一帮捉刀在《真理报》上谩骂:“在形形色色的革命掘墓人的大合唱中,又添了一条嗓子,大作家高尔基的嗓子。“高尔基已不是革命的海燕,而是革命的直接叛徒了。 倘若是第二种情况,则只须无情地嘲笑与诅咒了。正像高尔基的愤怒:“他们像狐狸一样拼命地争夺政权,像狼一样地使用政权,但愿他们会像狗一样死掉!”此外,它不配更多的议论。 199810

1993年,联合国大会宣布将每年的53日定为世界新闻自由日。为纪念1991年非洲报刊记者关于新闻自由准则的温得和克宣言。《世界人权宣言》第十九条:人人有权享有主张和发表意见的自由;此项权利包括持有主张而不受干涉的自由,和通过任何媒介和不论国界寻求、接受和传递消息和思想的自由。 2、向青年马克思致敬

王开岭发表于20XX-7-151:05:00

马克思用以捍卫出版自由的剑,比在他之前和之后的任何政论家都更为光耀和锋利。

——(德)费〃梅林《马克思传》





14 20






青春期,他们没能把我培养成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这是最好的机会)现在回头想,他们是很不称职、很不负责的。我说的他们,是教马列课的老师。我的专业是政治思想教育按说,培养初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其首要任务。或许,他们也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只是混饭吃罢了。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学生成不了马克思主义者——这一事实并不着急,很无所谓的样子,这太不像一个传教士了。其实,他们完全有机会让我这样的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尤其正值激情飞扬、心性热辣的季节,趁一个人精神发育旺盛、饭量大的年龄,哪怕只做一个短期的、初级的信徒(当然,我最终不会成为任何政治信徒,而只会成为生命信徒、自然信徒或艺术信徒)何以这么说呢?

我生性是个抗拒权威的人,无限自由,乃我崇尚和迷恋的东西。青春期排斥马克思,并非我读懂了老人家,而是因为他高大的身躯挡住了光线,他太权威了,是参天树冠,是太阳神。数年后,一记偶然,当我如痴如醉读完一组文摘片断时,大惊失色,作者竟是马克思!青年马克思竟如此绝对和彻底地鼓吹自由!我心中的自由!

“没有出版自由,其它一切自由都是泡影。自由的一种形式制约着另一种形式,正像身体的这一部分制约着另一部分一样。只要某一种自由成问题,那么,整个自由都成问题。只要自由的某一种形式受到排斥,也就是整个自由受到排





15 20






斥。

“由于人民不得不把具有自由思想的作品看作违法的,因而他们总是把违法当作自由,把自由当作非法,而把合法当作不自由。书报检查制度就这样扼杀着国家精神。 “政府只听见自己的声音,它也知道它听见的只是自己的声音,但是它却欺骗自己,似乎听见的是人民的声音,而且要求人民拥护这种自我欺骗。“治疗书报检查制度的真正而根本的办法,就是废除书报检查制度。

天哪,马克思竟说过这样的话!真是震聋发聩!大学里怎么没人告诉我呢?是故意不告诉还是漏掉了?他们觉得这些青春论调在其巨著里微不足道?

我想,仅凭这样几段话,年少的我即会恭恭敬敬向作者鞠躬,即会无比地喜欢上他,甘愿做其门徒,做一个学马著积极分子。你听,说得多好,多么激情澎湃、富有诗意—— “你们赞美大自然悦人心目的千变万化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和紫罗兰发出同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要求世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精神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欢乐光明,但你们却要使阴暗成为精神的唯一合法的表现形式,精神只准披着黑色的衣服,可是自然界却没有一支黑色花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7页)

实在出乎意料。如此纯粹地吹捧思想自由、言论自由,





16 20






绝口不提“真理权威”和“统一思想”,若隐去署名,我以为是某个被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所批判的家伙写的呢,比如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个人主义、“托派”或“资修”分子等。奇怪啊,当年怎么就没人向我大声朗读它们呢?这可是马克思的政论处女作啊,是他向全世界吹响的第一波号角啊!而且在《马恩全集》里,它们联袂占据了开篇位置,一个排卷首,一个排第三,写作日期也仅隔两月。它们太该成为我的开学第一课了!这样的课堂,怎么会有人磕睡呢?除非是一头猪。所以,我觉得我的马列教师很失败,很失职,他们有意无意屏蔽了马克思最好的东西,最有号召力和让人信服的东西。是失明还是选择性失明?我不解。 两文分别是:《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和《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皆诞生于1842年春。那一年,马克思才24岁。 事情如下——

早在1819年,普鲁士政府就颁布过一个书报检查令,声称“出版自由只要没有坏人参与就是美妙的东西。18411224日,普鲁士政府颁布了新的书报检查令,其中道:“对政府的措施所发表的见解,其倾向首先必须是善良的,而不是敌对的和恶意的。为了对二者加以区别,就要求书报检查官具有善良的意志和鉴别能力。与此相适应,检查官也必须特别注意准备出版的作品的形式和语调,如果作品因热





17 20






情、尖锐和傲慢而带有有害的倾向时,应禁止其发表??承认公正而善意的政论是重要且必需的。

新法令的颁布,让不少人油生错觉。《莱茵报》刊文道:“新的书报检查令使我们充满了巨大的快乐,也充满了新的勇气和信心;虽然我们还没有获得出版自由,但是我们已经有了一个法令,这个法令如果得到正确理解和运用,将对政治生活的发展起无限的促进作用。

24岁的马克思,洞穿了新法的虚伪,奋笔疾书,18422月完成了自己的第一篇政治檄文:《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接着,他又就此话题续写了《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

言论自由,是马克思的第一声呐喊,也代表了这个年轻人对世界的第一个诉求。6年后,这种自由理念被他带入了《共产党宣言》,在那个影响力仅次于《圣经》、将改变世俗社会进程的小册子里,他宣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也是迄今为止我认为他说过的最闪光和浪漫的话。鉴于此,我对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动辄把“自由”“个人”视为社会主义敌人的做法(比如反自由主义、反个人主义)感到费解。按说,马克思大脑中的“自由”成分和含量比谁都多,尤其“绝对自由”的浓度,甚至超过了约翰·弥尔顿、洛克等前辈启蒙者。那些自称马克思弟子的人和红色革命者为何视而不见呢?是没有读过还是不以为





18 20






然?

在青年马克思看来,书报检查制度不具任何合法性和道德可靠性——

“法官和书报检查官的差别多大呵!检查官除了上司就没有别的法律。法官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法官最多可能表现出个人理性的不可靠,而检查官表现的则是个人品性的不可靠。在法官面前受审的是出版物的一定过失,而在检查官面前受审的却是出版物的精神??检查官不仅惩罚罪行,而且他自己还捏造罪行。

“出版自由本身就是思想的体现、自由的体现,就是肯定的善。与此相反,检查制度是不自由的体现,是以表面的世界观来反对本质的世界观的斗争,它只具有否定的性质。 “政府所颁布的法律本身就是这些法律使之成为法律的那种东西的直接对立面。

“惩罚思想方式的法律不是国家为它的公民颁布的法律,而是一个党派用来对付另一个党派的法律。追究倾向的法律取消了公民在法律面前的平等。这不是团结的法律,而是一种破坏团结的法律,一切破坏团结的法律都是反动的;这不是法律,而是特权。

马克思给处女作小心翼翼注上标题:《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然后寄给了青年黑格尔分子阿尔诺德·卢格主编的《德国年鉴》。不出所料,它遭到了书报检查官的拦





19 20






截。为突破封锁,翌年,卢格在瑞士出版《德国现代哲学政论界轶文集》,该文被收入第一卷。 24岁的马克思,在处女作的结尾感慨:





20 20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2a44a3f85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a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