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理想与信念

2022-04-28 00:30: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的教育理想与信念》,欢迎阅读!
信念,理想,教育

我的教育理想与信念

刘峥锋

曾读过肖川老师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颇有感触,肖川历时10年写就的一本教育随笔涉及到了教育学众多的重要领域和主题,包括教育的真义、教育的价值、教育与社会、道德教育、师生关系、教师的学习与成长等等。书中的种种独到见解,不仅帮我进一步的确立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还帮我形成自己对教育的理想和信念看法。

任何一种行动都受一定的思想观念所支配,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所以教师应当正确的树立好自己的教育观念,从而在教学中不会扭曲自己对学生的教育方向。有的老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名教师是现有爱心再有责任,还是现有责任再有爱心呢?我认为爱心与责任是不分彼此,爱心是一种良知的呼唤,是一种心灵的升华。没有了爱心就谈不上社会美德,更不用说平常挂嘴边的师德了。以下是我对教育理念初步见解:

首先让我深刻理解了教育就是对话与分享”教育应该是给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时刻把握课堂的有效性,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课堂成为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域,让学生在课堂中体现自身的价值。课堂中,教师不可只当自己是主传输机,把知识灌注给学生,而是走下“高高的”讲台,走进学生中间,做学生的朋友,做学生学习的伙伴,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在这样的课堂里,师生彼此分享思考的快乐,情感的融合,心灵的碰撞。达到师生思想的共鸣。在师生的对话与分享中,能力得以提高,给自己和学生的思维插上翅膀,放开学生的思维才能达到潜能的发掘,只有这样学生对课堂的知识才能得到更深刻的体验!

其次我认为要当一名合格的教师所应具备的品质。宽容是教师所必备的一条件,用开阔的胸襟对待孩子,灵活自己的思维,活泼自己的思想,阔宽自己的眼界,尊重多样化,珍视个性化;理解不同,尊重差异。耐心也是是教师所应必备的另一个条件,因为有了耐心,学会了等待,教师就一定永远不会对学生说“你


不行”。当我们学会用平静的心情看待学生时,就能对学生少一点失望、少一点冷漠,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心和多一份亲切,对学生必要的关心。我们还应学会做一个良好的倾听者,进一步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喜欢什么,趣什么。尽量去分享孩子的喜悦、分担孩子的苦恼。用真诚的语言赞美,用美丽的心情对待。学会一视同仁是教师所要必备的另一条件,往往教师会把学生的个性看成是学生存在的问题所在,恶意去抹杀学生这种纯真的特性,所以我们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要用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对于特殊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同等的方式引导他们,指引他们。为什么差生永远都处于差生的行列,我认为这世界没有什么差生,只有不肯读书的人。那是应为他们的“聪明花”还没有得到绽放,应该寻找有效的方法让其对相关学科产生兴趣,从而使得“聪明花”尽早绽放。“假如你是一个内心世界非常丰富的人,一个富有爱心和教养的人,一个能够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柔情的人,那么。你不仅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小学教师,你也一定能胜任社会上各种其他的工作。相反,假如你是一个内心世界苍白和贫乏的人,一个麻木和粗俗不堪的人,一个平庸和委琐的人,那么,你不仅不会是一个合格的教师,而且你所能胜任的工作恐怕是少之又少。在社会岗位上不管什么事情都必须保持这种心态,尤其作为一名理想的教师。理想教师必须学会恩怨分明,明辨是非。不能因为这位学生是差生而对他所有的行为一棒打死,也不能因为他是好生而认为他所有的行为都是值得赞同、表扬的。

教育的本为育人。西方教育的核心是博爱,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是仁爱,者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可惜的是,我们在相当长时间把这珍贵的东西扔掉了,把爱作为育人的核心元素,不把爱作为人存在的宝贵因素,这种教育注定是肤浅、经不起推敲的,培养出来的这种人也注定是肤浅的。因为任何深刻的东西只是用爱才能去发现,去理解,去护持--才具有人与物价值展现与交融--人的价值通过对一定物的改造与利用得以体现,物的价值因为人的欣赏与爱怜倍加可贵--所以,爱使人成为天使--具有神性不灭的光辉。

育人是从问题开始的。对学生来说,遇到问题不胆怯、不逃避、勇敢地面对,尝试着应对,在来来往往碰撞的回合中就学会了解决,这就是成长。对于教育来说,不能迎面问题就不能很好地教育。批评也不是不可以,管理也是必须的,


但前提必须是,我们深刻体认到:怀有这样一种父亲般慈祥去面对。他们今天出现的问题不是朝夕所至,他们也不想这样--他们也想“好”,更重要的,教育是要欣赏,要鼓励,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长处、优势、潜移默化的去开发学生的潜力。也许学生此时对严厉的老师处于一种害怕、不理解、甚至产生厌恶感,但我相信数年之后他们等到长大懂事了,他们就会发现原来严厉老师以前的教诲完全是为了他好,让他在学习中收获良多。反之对那些比较不严厉的老师使得他整年的学习中一无所获,却产生不喜欢甚至厌恶。

这就是理想信念教育为什么重要的原因,因为是根本的,核心层次的东西。如果我们诊断错误,把不学习就当问题--或者问题的本质,就找不到正确的办法。

教育最终要落实到自我教育上。一切教育只有在自我教育过程中才能真正内化。学生不能深刻地体认、不能虔诚地践行,一切教育又有何用?我们若是只知道“压”、“管”、“逼”、“堵”,即使起作用,培养出来的也只是一堆唯命是从的“器”,而不是人,因为,丢掉了“独立人格”,人不能称作真正意义上的人。如果我们的老师上课时语言逗趣,思想深刻,旁征博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慢慢被激发;如果我们每个老师都能恭敬地面对自己的岗位,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会慢慢被唤醒;如果我们怀有真爱面对我们的学生,学生也就渐渐体悟到爱的力量与真谛。

在肖川教授眼中的教育,是理性的教育。在我看来,没有思想的教育,是浅薄的教育。从浅薄的教育下出来的学生,定然不会成长为有思想的人。因此,肖川教授提到,对于教育者来说,用思想提升教育的品质有两层含义,一是“用思想武装自己的行为”;二是“用思想陶养学子的心灵”。肖川教授是这样说,是这样做的。无不显露着他思想的锋芒,理性的深邃。

这就是我认为理想的教学理想与信念,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们的教学应该时刻与学生紧密联系,达到师生的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共同发展。《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就是一本好书,它让我体现到了教育的真实意义,帮我重建了自身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d10260303d8ce2f0066239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