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现代化理论

2023-05-10 09:23: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经典现代化理论》,欢迎阅读!
现代化,理论,经典

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进程在微观层面的反映 ,经典现代化理论家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很有启发性。他们指出 ,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企业家精神是现代人格的核心内涵 ,而现代化的制度环境则是现代性人格形成的前提条件。但是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局限性在于过于强调现代人格中工具理性的因素 ,而忽略了价值理性的成 ,可能导致现代人格的失衡 ;同时 ,由于缺乏客观、全面的历史研究 ,其结论对于发展中国家人的现代化问题有所局限 ,需要我们批判地、有选择地加以吸收、借鉴。

现代化理论()

20071019 星期五 09:49

现代化理论是关于现代化研究成果的集成。现代化研究历时50余年,形成了庞大的现代化理论体系。大体上说,包括经典现代化理论、后现代化理论和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等三大体系。现代化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现代化理论又可分为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文化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和比较现代化等各个分支。这里,重点介绍三大理论及其代表性学者。

经典现代化理论

50年代,美国一批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相继开展了现代化研究。19516月,在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经济增长委员会主办的学术刊物《文化变迁》杂志编辑部举办的学术讨论会上,大家讨论了贫困、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与会者认为,使用“现代化”一词来说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是比较合适的。1958年,丹尼尔·勒纳出版《传统社会的消逝:中东现代化》一书,认为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就是现代化。1959年,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比较政治委员会召开了政治现代化讨论会,随后出版了《发展中地区的政治学》(阿尔蒙德和科尔曼,1960)。

60年代西方陆续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现代化研究专著,现代化理论基本形成。例如,《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主义宣言》(罗斯托,1960),《日本和土耳其的政治现代化》(沃德和拉斯托,1964),《现代化和社会结构》(列维,1966),《现代化的动力:比较历史研究》(布莱克,1966),《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埃森斯塔特,1966),《现代化:增长的动力》(维纳,1966)、《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亨廷顿,1968)等。在7080年代,现代化理论面临诸多挑战,同时也得到全面发展,形成了五光十色的现代化理论。

西方学者开展现代化研究,历时50年(5090年代),最终形成了经典现代化理论体系。尽管这种理论存在许多固有的缺陷,并因此受到种种批评,例如,这种理论不能解释发达工业国家70年代以来的发展等,但是,它仍然被认为是用来阐述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的革命性变化的有力理论,其他任何一种社会科学理论都不可能完全取代它。我们不妨称之为经典现代化理论。

经典现代化理论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理论,而是不同领域、不同学者关于现代化研究的理论成果的统称。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地区,现代化具有不同的特点。 不同领域经典现代化的主要特点 民主化、法治化、科层化(官僚化) 工业化、专业化、规


模化 城市化、福利化、流动化、信息传播 开放性、参与性、独立性、平等性 宗教世俗化、观念理性化、经济主义、普及初中等教育

经典现代化理论研究,根据领域不同,可以分为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个人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理论等;根据研究特点不同,可以分为六个学派。

政治现代化理论。代表人物:伊斯顿、阿尔蒙德、阿普特和亨廷顿等 经济现代化理论。代表人物:罗斯托、弗兰克、格尔申克隆和库兹涅茨等 社会现代化理论。代表人物:帕森斯、列维、勒纳和穆尔等 现代化心理理论。代表人物:英克尔斯和麦可勒兰德等 比较现代化理论。代表人物:布莱克和艾森斯塔特等)等 经典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六个学派 主要观点或特点 代表人 结构-功能主义。帕森代化是从传统社会斯、列向现代社会的转变。维、穆 重点研究现代性和尔等

传统性的比较和转换。

现代化是从农业社罗斯托会向工业社会转变 的过程,这个过程包 括一系列阶段和深

刻的变化。重点研究转变过程的特点和规律。

现代化必然涉及个英克尔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cc8406728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9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