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全诗赏析】 深林见鹿海蓝见鲸全诗

2022-04-08 15:10: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全诗赏析】 深林见鹿海蓝见鲸全诗》,欢迎阅读!
全诗,深林,海蓝,天山,不遇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全诗赏析】 深林见鹿海蓝见鲸全诗





【诗句】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出处】唐·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意思】野竹分开了如纱的青霭,飞泉如练挂在碧绿的山峰。谁也不知道士何处去,我独自倚靠着松树,排遣那无端的愁情。 【全诗】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解题】

此诗约作于开元七年(719),时李白十九岁,隐于戴天山读书。为现存李白最早诗篇之一。戴天山:又名大匡山、大康山,在今四川江油。全诗以时间为线索,写出诗人等待之久。无一字说‘不遇’,却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不遇’”(贺贻孙《诗筏》),诗中写山中幽丽景色,水声飞泉,不避犯重,信手拈来,无斧凿痕,而平仄粘对都合律诗规则,中间两联尤属工对,足见诗人早年于律诗甚下功夫。 【注释】

①青霭:山中云气。 【赏析】

这是今存的李白最早诗作之一,作于十八、九岁隐居蜀中戴天山(又名大匡山、大康山,今四川省江油县)大明寺读书时期。

本诗是一首工整的五言律诗。首联写进访初途,带露暗点时间是清早。上句写所闻,溪水潺潺,时传犬吠,着笔于听觉;下句叙所见,放眼望去,夹路桃花,带露争妍,艳丽夺目,着眼于视觉。此联犬吠桃花,暗逗山前村庄之景。颔联树深二句,乃入深山所见之景,时间已至中午。上句,丛林深处,野鹿出没,时见鹿反衬不见人,状深山之幽;下句,以不闻钟复写山中之静,暗示道士外出无人打钟报时,为尾联不遇伏笔。颈联,诗人宕开一笔,杳渺入深,继写山行所见之景,笔致灵动舒转。顾盼四野,苍竹森森,青霭夹道而分;山峰碧绿,中悬飞瀑,空谷传响。置身其间,如入画境。至此,诗人跳过至道院等一系列情节,而于尾联直接不遇诗人等待道士已久,却不见人影。诗以无人知所去从侧面道出往访不遇。又以愁倚两三松的典型动作,传出诗人造访不遇时的无限怅惘,言外寓悠然不尽之意。

全篇紧扣访不遇。前三联写景,重在写访。通过景色的变换写出山行的进程,通过犬、鹿、竹、树、桃、露、霭、溪、泉、峰的意象组合,描绘了一幅戴天山幽美的长轴山水画,设色谐和,动静相间,渲染出山的深幽静谧,衬托出山中人(道士)的淡泊情怀,表现了青年李白对方外隐逸生活的神往。结联正写不遇,点题。全诗合律,却又信手写来,无斧凿痕,足见李白早年在律诗上下过很深功夫。前人赞此诗说:无一字说道士,无一字说不遇,却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不遇。”(吴大受《诗筏》)正道出此诗之神妙。 【拓展】


《绵州图经》 云: 戴天山在县 (按,指彰明县) 北五十里, 有大明寺。开元中李白读书于此寺。又名大康山,即杜甫所谓 ‘康 山读书处’ 也。《一统志》 云: 大匡山,在成都府( 《彰明县 志》引作绵州) 彰明县北三十里,一名康山,唐杜甫寄李白诗: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亦名戴天山。雍正版《江油县志》 云: 戴天山在太华、天仓二山之顶。光绪版《江油县志》 云: 戴天山在大匡山顶,上有饲鹤池故迹,即李白访道士不遇处,瓦 砾累累皆是,其为当时寺观可知。旧志谓 ‘在太华、天仓二山之 顶’似误。

戴天山当在今四川省江油市北大匡山后,农民讹呼为盖天山。 其实,山是不能的,以 ,显属字音错讹。 历来注家将戴天山与大匡山混为一谈,皆从《绵州图经》 和《一 统志》《彰明县志》 等处来。旧志 戴天山” “在太华、天 仓二山之,语言模糊不清。是二山共同 之顶,还是或在太 华山顶,或在天仓山顶呢?前者则不可思议,因为太华山在大匡山 顶靠北二十多里处,天仓山在大匡山顶向南四十里许,太华、天仓 二山相距数十里。戴天山怎么会横跨二山之顶?如果说是后 者,则模棱两可,使读者无所适从。光绪版《江油县志》 在大匡 山顶的说法较符合实际。大匡山因避宋太祖赵匡胤之讳,改 ,故又名大康山。而戴天山则是因为它山势巍峨高 耸,上出层霄,且与大匡山相去既远且高,故有戴天之名。 中国科学文学研究所编《唐诗选》 本诗写于开元六七年 (718719) 李白十八九岁时。又云: ‘戴天山’ 又名大康山或 大匡山,即杜甫《不见》 诗中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的匡 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李白幼年时曾在山中的大明寺读书。

感谢您的阅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01d079c02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2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