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第二版)第三卷名词解释

2022-04-08 23:18: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文学史(第二版)第三卷名词解释》,欢迎阅读!
名词解释,文学史,中国

白体诗人

宋初效仿白居易作诗的的一批诗人,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铉等馆阁诗人,内容多写留恋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因模仿白居易的闲适诗而得名,没有很大的影响。

晚唐体

是指宋代的一种诗歌体裁,因模仿学习唐代贾岛,姚合诗风得名,由于宋人常常把贾、姚看成是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晚唐体” 诗人中最恪守贾、姚门径的是“九僧”其中惠崇的成就比较突出。“晚唐体”的另一个诗人群体是潘阆、魏野、林逋等隐逸之士,其中林逋最为有名。晚唐体诗人中身份迥异的是寇准,他成了晚唐体盟主。

西昆体

是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是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派。其诗人中成就较高的有杨亿、刘筠、钱惟演。它是晚唐五代诗风的沿续,大多师法李商隐诗的雕润密丽、音调铿锵,呈现出整饰、典丽的艺术特征。主要有三类题材:一是怀古咏史。二是咏物。三是描写流连光景的生活内容。但是从总体上看,西昆体诗的思想内容是比较贫乏的,它们与时代、社会没有密切的关系,也很少抒写诗人的真情实感,缺乏生活气息。

四六体

又称“四六文”,骈文的一种,全篇多以四字六字相见为句,也称“骈四俪六”。这个文体形式在南北朝,齐宋以后,特别是唐宋四六格式固定化,四六文以注重句子的锤炼,讲究对仗工整,基本的格式有六种。四四,六六,四四/六六,六六/六六,四六/四六,六四/六四。

江西诗派

宋徽宗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黄,陈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因诗派多数成员学习杜甫,而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提出了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之说。但江西诗派的创作仅限于语言的创新,生新艰涩,实际意义不大。

六丑

宋代的一种词调名,周邦彦创制,慢词(长词)的一种,所谓即六个曲调,六犯。几种不同的曲调一起唱,六犯不叫六犯,叫六丑,是因为曲子六种曲调极其复杂,一起唱及其困难,只有高阳氏家的六个长得奇丑无比的儿子会咏唱,所以称六犯为六丑。

永嘉四灵

永嘉地区的四位诗人。徐照(灵辉),徐玑(灵渊),赵师秀(灵秀)和翁卷(灵舒) 这四人都出于叶适之门,各人的名字中都带有一个“灵”字,所以叶适把他们合称为“四灵”他们的作品多是应付之作或溢美,或流年,或酬唱应答,视野狭小,文学成就不高。

江湖诗派

南宋后期,一些没能力入仕的游士流转江湖,以献诗卖文维持生计,成为江湖谒客。当时杭州有一个名叫陈起的书商,喜欢结交文人墨客,其中有低级官员,隐逸之士,也有许多江湖谒客。陈起为上述诗人刻印诗歌集。总称《江湖集》。这些以江湖谒客为主的诗人就被称为‘江湖诗派’


元杂剧

元代的戏剧的一种形式,盛行于以大都为中心的北方地区。一般由四折组成一个剧本,每折相当于今天的一幕;演剧角色可分末(男性主角),旦(女性主角),净三类。在音乐上,一折只采用一个官调,不相重复。

南戏

流行于东南沿海。剧本由若干“出”组成,“出”数不作规定。曲词的宫调也没有规定。南戏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等各类,均可歌唱。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032990cba1aa8114431d9e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