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 花 魂

2022-04-25 07:07: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梅 花 魂》,欢迎阅读!
梅 花 魂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读探究,体会梅花的坚韧与高尚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以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课件演示)欣赏梅花在风雪中凌寒独放,傲霜斗雪的风姿。学生吟诵咏梅的有关诗句。

1)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 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 3)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泽东) 4)红梅不屈服,树树立风雪。(陈毅)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与梅花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课文生字词,学生自主交流,掌握音、形、义。 秉性 训斥 撩乱 朦胧

灵魂 玷污 颇负盛名 折节 3.再读课文,质疑: 在作者幼小的心中,外祖父的言行使她产生了许许多多的疑问。你能从文中找到她的疑问吗?

三、精读感悟,入境入情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文中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画出有关句子,多读几遍,并想想为什么会受到感动?(四人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有关句段) 1)出示课文中的句子:“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语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有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①“外祖父”为何读到这些诗句就会落泪呢?(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感情) ②请简要说说你对这些诗句的理解?你从这些诗句中体会出“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③指导朗读,读中悟情。(配乐《思乡曲》 2)出示课文中的句子:“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又用红绸子慢慢抹净。

①投影出示“墨梅图”学生自由读本小节,思考: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外祖父”十分爱惜墨梅图)

②你从哪些诗句感受到“外祖父”十分爱惜墨梅图呢?画出有关词句。(学生圈画并交流:拉下脸、训斥、轻轻刮去、慢慢抹净) ③指导朗读句子:“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读出反问的语气。“轻轻”“慢慢”这两个词该怎样读,为什么? 3)出示:“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


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①学生自由轻声读这段话。你觉得梅花有怎样的秉性?(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②从古至今,中华民族涌现出哪些有气节的人物?结合学生回答,出示下列民族英雄、爱国志士的图片及姓名。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则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回祸福避趋之。 陆游王 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③“外祖父”如此深爱梅花,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外祖父”把梅花当作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即“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珍爱梅花,是为了让自己保持梅花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

④指导朗读。这看似平常的梅花,融入了无数有气节人物的灵魂,漫漫五千年的中华史,有气节的人物怎能说得完呢?让我们饱含深情地再读这一段。 4)出示课文句子:“想不到泪眼朦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块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①指名学生读。

②“外祖父”为什么送梅花手绢给“我”?(让“我”保持梅花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也把他自己对祖国的眷恋之心让“我”带回祖国。

3.讨论:此时,你对课题《梅花魂》中的“魂”有哪些更深的了解?引导学生着重理解;“梅花”不仅仅是指梅花的精神,更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学生齐读课题《梅花魂》

(设计意图:本片段教学设计注重让学生自主圈画词语,自主品味并通过朗读指导,读中悟情悟理,体会“外祖父”对家乡、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在此过程中,学生列举了从古至今无数有气节、有品格的中华儿女。教师引导学生朗读部分爱国志士的诗句,既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又帮助学生进行了有关古诗文名句的积累。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作者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目吗?

2.古往今来,由于历史原因,许多像“我”祖父一样的中华儿女流落他乡,他们虽然身穿洋装,说着异国语言,但他们血管里流动着中国人的血,他们胸中跳动着一颗颗中国心。最后我们一起来欣赏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让我们在歌声中再次感受爱国华侨们的心声。(播放多媒体课件:《我的中国心》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讨论,明白作者以《梅花魂》为题的意图,再次感受梅花不畏严寒、坚贞不屈的品格和中华民族不折不挠、历经磨难而不低头折节的民族精神。最后,在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歌声与黄山、黄河、长江、长城的画面中结束,升华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032f475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d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