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论语】述而篇第三十三则

2023-09-30 02:14: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每日论语】述而篇第三十三则》,欢迎阅读!
论语,每日,三十三

【每日论语】述而篇第三十三则

弘丹参考的是钱穆的《论语新解》以及傅佩荣的《人能弘道-傅佩荣谈论语》,绿窗幽梦参考的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由弘丹整理。

小编会每天推送一则论语,与大家一起学习《论语》。欢迎大家关注,并一起学习《论语》。大家如果对每日的论语学习有任何感悟,可以留言讨论。



今天学习《论语》述而篇第三十三则。 1、原文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2、译文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若说圣与仁,那我岂敢?只是在此上不厌地学,不倦地教,那我可算得是如此了。”公西华说:“正在这点上,我们弟子不能学呀!”

本章义与上章相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正是上章之文莫,黾勉终身,若望道而未至也。孔子不自当仁与知,然自谓终其身不厌不倦,黾勉求仁求知,则可谓能然矣。盖道无止境,固当毕生以之。易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人道与天行之合一,即在此不厌不倦上,是即仁知之极。四时行,百物生,此为天德。然行亦不已,生亦不已,行与生皆健而向前。故知圣与仁其名,为之不厌诲人不倦是其实。孔子辞其名,居其实,虽属谦辞,亦是教人最真实话。圣人心下所极谦者,同时即是其所最极自负者,此种最高心德,亦惟圣人始能之。读者当就此两章细参。

傅佩荣注解

孔子说:“像圣与仁的境界,我怎么敢当?如果说是以此为目标,努力实践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倦怠,那么或许我还可以做到。”


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生没有办法学到的。”

“圣”与“仁”并列时,“圣”侧重的是结果,“仁”侧重的是过程,两者都是凡人所向往的完美境界。

孔子为什么会说:“则吾岂敢”?我猜一定有许多人称赞他,既拥有“温、良、恭、俭、让”这么好的德行,知识又渊博,孔子才会谦虚地表示自己不敢当。

“仁”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圣”则需要当上帝王,把美德实现出来,照顾所有的百姓。

“为之不厌,诲人不倦”,以圣与仁为目标,努力实践并且教导学生而不厌倦,这就不容易了。孔子的终身志向也确实如此。

3、绿窗幽梦学习心得

当时有人夸赞夫子“圣”“仁”,因此夫子又有自谦之词,认为自己不敢当这样的夸赞,只能承认自己一直孜孜不倦地向圣贤与仁义的境界努力,而且努力地以此来教诲弟子。公西华听到老师这样的话,更是钦佩,夫子的境界不可学、夫子的这种谦虚的胸怀也是更让弟子们望尘莫及的。连着这几则的论语,都可以看到夫子的许多自谦之辞。把握到天地之道,应该会有一种特别的满足感吧,但是想来这样的满足感,不会引来外在的膨胀,而是与天地一体,虚怀若谷。

4、弘丹学习心得

这一章的意思与上一章类似。孔子被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从这段话中,估计在孔子生活的时代,已经有很多人称赞孔子了,所以,孔子才会谦虚地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中国古谚说的“满招损,谦受益”。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的才学已经非常了不得了,他就会停下学习和进步的脚步,如果一个人始终都觉得自己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那他会一直保持学习和进步。孔子就是后者,他的学问,德行,礼仪,在他生活的时代已经属于非常出色的人,但孔子从来不会骄傲自满,反而是非常地谦虚,从他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就可以看出。

他在这一段中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04ea0ee68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d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