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史教学思考

2023-01-28 22:21: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宗教史教学思考》,欢迎阅读!
宗教史,思考,教学

宗教史教学思考

宗教史即宗教及与之相关的历史问题研究,它是诸宗教及其信仰以及各个宗教体系、教育方法和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发展变迁的历史学。宗教史教学结合了宗教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之间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宗教现象、活动和实践,以及它们的影响力和重要性。本文在分析宗教史教学的背景下,针对宗教史教学应实施的基本要求,提出宗教史教学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宗教史的概念

首先,要搞清楚宗教史本身的概念,宗教史不仅仅是信仰本身,而是关于宗教本身活动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包括宗教文化及其传播过程,宗教社会组织及其社会地位、宗教教育、宗教信仰及其实践,以及宗教及其影响的政治变迁等研究内容,从历史的角度讨论宗教的历史地位和功能是宗教史的主要内容。 宗教史教学的基本要求

宗教史教学要求能够把历史视角应用到宗教史研究中,有效实施宗教史教学,需要从理论、方法和实践三个层面上推进传统宗教史教学模式的创新升级,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突破传统宗教史教学模式的窠臼。

1)理论层面

宗教史教学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宗教史的理论知识、把握宗教史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运用宗教史的研究结果深入分析宗教现象和宗教变迁,分析宗教史的重大事件和影响力,了解在宗教史中,不同文



- 1 -


化的交流和影响,及其对宗教的内在变化及其重要性。 2)方法层面

宗教史教学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宗教史的研究方法,掌握宗教史的档案检索与文献搜索能力,能够实践宗教史的史料挖掘和研究,掌握宗教史的史料分析方法,能够在多元社会文化环境下理解宗教文化变迁。

3)实践层面

宗教史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实践宗教史的历史研究,把握宗教史的史料与现实环境的关系,实践宗教史的历史叙述能力和评价能力,践宗教史的历史分析能力,深入宗教史的历史研究,有效地实现宗教史教学的知识转换。 思考与建议

1)坚持宗教史教学的历史探索

首先,要坚持宗教史教学的历史探索,让学生能够系统地探索宗教史,从宗教历史的发展进程、文化现象的演变,及其影响的各个方面,运用宗教史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实现宗教史教学的目的,增强学生对宗教史的理解力。 2)重视宗教的社会实践

其次,要重视宗教的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历史文献研究中,从宗教史的社会实践出发,研究宗教历史发展中,宗教信仰、宗教文化和宗教社会组织及其社会地位等实践性内容,增强学生对宗教历史发展实践能力。



- 2 -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07a7847f2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f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