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童年的抒情散文随笔

2022-04-09 01:33: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回忆童年的抒情散文随笔》,欢迎阅读!
散文随笔,抒情,童年,回忆

回忆童年的抒情散文随笔



童年,似一杯浓厚的咖啡,暖到你心窝;童年,似一杯淡淡的茶,让你回味;童年似暴风雨后的彩虹,五颜六色绚丽无比;童年,又似那晚霞后的余光,那么让人还念;又似那弯弯的小路,让你在挫折中不放弃。风儿不可能将这温馨的回忆吹掉;雨儿不可能把一件又一件童年的趣事淹没,只有可爱的阳光将它照射,将它保存······

我小时候曾想过童年想什么?其实童年像很多东西,童年像海滩边五彩的贝壳,里面记载着我们童年多姿多彩的回忆;童年似一首唱不完的儿歌,一唱,就会让我们感到童年的有趣;童年是那么像一张连绵不断的画卷,打开瞧瞧,童年又浮现在我们的眼前。啊!年啊童年,你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伙伴。

童年还像一颗颗闪烁的星星在天空中,照亮了每个孩子的心灵;童年像船,记载着天真和快乐;童年就像脱线的风筝,不受羁绊,自由自在;童年像五味瓶,尝到五种不同的味道。

!童年就仿佛一碗暖暖的汤,让我长得白白胖胖的。

在童年的记忆里,我最喜欢的季节就是夏天。童年记忆里,夏天暖暖的时光就像一团散也散不去的烟雾,它似乎离我很远了,我几乎触摸不到那种燥热而迷离的气息了。 在我小的时候,家里还没有空调,夏天给我留下最深刻的记忆就是整日整夜汗涔涔的感觉。在只有电风扇的年代里,想不出汗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印象里我们家是在我初中时代才装空调的,或许会更迟一些。但那已经与我的童年无关了。

我喜欢夏天,直到如今我依然保持着这样的观点。虽然我早已找不回童年的快乐记忆,那段时光早已如烟如雾消散在了时间之河里,但是夏天所带给我的漫长假期依然给了我关于季节之外的许多期待。

也许我卑微的期待会让你觉得发笑,但是在那个只有课本和作业的年代里,一场漫长的假期就像是一次新年的盛宴,喜悦感不亚于中彩票。我总是会在刚放暑假和暑假即将结束的那几天里做完所有的作业,除此之外所有的时间都属于我,谁也抢不走。

那些年,我家还没有电脑,90年代里,电脑还是一种稀有的玩意。陪伴我的更多的是电视和“小霸王”,会有同学来我家和我一起“战斗”,我也会邀请他们与我下一盘“大富翁”。我就在那样的岁月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光,饮料和冷饮成为了夏天的标志。那时的我,对一瓶可乐、一支雪糕也有着异样的期待,我时常安排好明天吃哪一支、喝哪一?这种感觉,就像实在主宰它们的生死大权,我任意一个决定都可以让它们存在或者消失。


如今,我越发感慨那段时光,我也越发深刻地感受到——时间,已经越来越不属于我——夏天也是一样。上中学后,忙碌的学业让我再也找不回那种童年的快乐。大学里,原本短暂的假期也少不了实习。面对越来越短暂的夏天,我只能用自己童年的记忆填补漫长时光里快乐的缺失。我无法阻挡记忆退化的脚步,那场青春的迷失,就在我的眼前,与我很近,却触不可及。

现在,我就坐在空调间里一边玩着电脑一边拿着手机,飞速发展的科技缩短了城与城、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与此同时,科技也使得人们之间更加疏远,一条短信、一句问候便可以将千里之外的祝福立刻送达。当我们习惯了网络和科技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那些记忆里温暖的情节也在离我们而去。并且越来越远。 看到老房子的照片,突然想起自己小时候一些事情来。

前几日去盐官,看到以前繁华的宓家湾和居家弄一带,怎么整的象日本鬼子进过村似的,一片断壁残垣,荒凉狼藉。一路过去,也没遇上什么人。路两边的电线杆证明,这电线杆二边以前是房子和街面,证明着以往的繁华。听说去年这里还上吊死过一个人,有点毛骨悚然。如果遇上阴雨天,这里真不敢走。 但是,记得这条路一直是伴随我长大的。

很小的时候,奶奶牵我的手经常去街上文化宫看戏文或者和父母去看电影。一路上的人家差不多奶奶父母都认识,一路招呼过去聊天过去,感觉路特别漫长。特别是奶奶,碰到老朋友了,站在路边一聊就是N久,有时偷偷扯奶奶衣角,奶奶才会依依不舍地和她们告别。

宓家湾那边有一些老房子,后来陆续都拆了。有一家拆的只剩一个外围墙和门档子,放学路过时,一位头发全白的老太太有时站在门口,叫她一声“祖奶奶”,她就会笑得象花一样。还有一家姓陈的,以前是大户人家,陈奶奶不会生育,领养了一个女儿,长大后在上海安家落户,好象是做警察的。陈奶奶一个人住一个大宅子,前面的大楼房让国家买了去,做粮管所仓库了,就住后面那一排房。楼房我偷偷去看,黑黑的,有点吓人,楼梯走到一半就下了,不敢上去看。

就是后面一排房子也挺大,侧门进去一个天井,有一棵高大的树好象也是榉树,种了一些雨后兰,凤仙花,鸡冠花和一盆朝天椒。穿过走廊一个小会客厅,东面一个小天井和一扇小门,插着门栓。小客厅南面就是连着大楼房。

奶奶和我常去陈家奶奶家玩,那里经常有好几个奶奶过来玩,差不多都是从前的千金小姐或少奶奶吧,那时都已白发苍苍了。陈家奶奶不是小脚,我称为“大脚奶奶”,她家还租了一户人家,那个奶奶是小脚,谓“小脚奶奶”一次洗脚,我不小心看到,脚趾头都在脚底下面了,好可怜,都是民国前后出生的吧,所以大户人家也有小脚,也有大脚的。陈家奶奶从前是少奶奶,生活一点儿也不能自理,整天躺在床上,都是别人伺侯过来的,因此她女儿托了镇上一个女干部,经常来照顾她,有时睡那儿。


那时候,真的挺好笑,和奶奶看完丛珊和朱时茂演的《牧马人》,一群昔日的千金小姐和少奶奶就谈剧情谈的兴高采烈的。每次去的流程,差不多就是:我和奶奶先搬个凳子坐下,然后问问我学习,夸我一下,拿出点好吃的,大伙儿开始东家长西家短的聊一阵,起先我听她们聊,听不懂就自已屋前屋后的瞎玩,或者自个儿在那大青砖上玩跳房子,后来,小脚奶奶家的小女孩杨倩有小人书,就去借《聊斋》的《小翠》《婴宁》什么的看,特喜欢。

那个老房子对我印象特别深,有时经过的时候,有种想进去再看看的念头,不过现在听说也拆掉了,给了上海女儿三套商品房。老房子不是说不拆的嘛。 那是人家的老房子。

咱自家的老房子,和老房子里的故事,多了去了。从小由奶奶带大,整天听她唠叨从前的事。什么太祖父从哪里搬来,这里造几进房,有多少地,一直讲到爷爷和她,还有爷爷的二奶和他私奔什么的,甚至咱花家埭日本人来过,逃难到江南什么的。奶奶去世后我突然想起,我为什么没有把它记下来,以后找人写成小说,也好留个念想。黄家的辉煌有时被父亲偶而提起,父亲生下来的时候,咱家应该败落了好几年了吧。听奶奶说,爷爷和二奶私奔了以后一次来看她,就生下了我父亲。所以我父亲应该没有经历过昔日辉煌,只有北京的大伯父经历过,大伯父比我父亲大十五岁。

现在那块曾经砌在墙角的“仁德堂黄”石头,上面的字被我父亲用红漆描了描,放在门口,算是黄家从前辉煌历史的纪念吧。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07f729df2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2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