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角色游戏反思

2022-04-08 05:09: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班幼儿角色游戏反思》,欢迎阅读!
中班,反思,幼儿,角色,游戏

中班幼儿角色游戏反思

中班幼儿角色游戏反思

在幼儿的角色意识还不够强时可能出现角色争抢的行为,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提供一些标识性的材料,帮助幼儿明确自己的角色,以下内容是为您精心的中班幼儿角色游戏反思,欢送参考! 角色游戏是应幼儿角色模仿、扮演的需求而生的游戏,丰富、适宜的材料能够更好地支撑他们的游戏,让他们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的生活经验。由于提供了一些恰当的材料,在本次游戏中能够看出幼儿游戏的热情,局部幼儿完全进入游戏角色。如:医院里面的分工明确,一名护士挂号,其他医生分别进行身高、体重和牙齿的检查,顾客按照流程图一项一项有序体检。同时,幼儿也能根据提供的材料创造性地变出新的玩法,如:鲜花礼品店的员工利用礼品盒开展"抽奖"游戏来吸引顾客。 同时也能看到游戏存在的缺乏:

1.增加标识性材料,彰显材料的标识作用。

在幼儿的角色意识还不够强时可能出现角色争抢的行为,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提供一些标识性的材料,帮助幼儿明确自己的角色,如:在小剧院提供挂卡,让工作人员明白自己具体的工作分工;在鲜花礼品店增加角色分工的标识,将制作鲜花和买卖鲜花的人员明朗化。

2.增加暗示性材料,突出材料的暗示作用。

适当暗示性材料的提供可以增强游戏的情节,防止劳动力的消耗。如:在小剧院中,可以提供"开场""休息"的牌子,让顾客明白小剧院的作息时间,让小剧院游戏贴近现实生活。在美味点心店中增加印花图案,模仿超市的促销环节,给幼儿心理上的暗示。


幼儿表现:

上学期我班就投放了“小超市”区角游戏内容,创设游戏的最终目的为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既可以根据物品的类型进行分类摆放,又可以进行相互之间的角色交往。但在对游戏过程的观察中我们发现孩子存在着几种现象:

1、学期初我们发现幼儿物品的摆放漫无目的,随意的摆放,虽然投放只有(水果、蔬菜)两种货物,但幼儿在摆放时并不会根据货物的类型进行分类摆放,于是我们在货筐里贴上了货物的图片,让幼儿可以有目的的进行一一对应的摆放。经过观察我们又发现让幼儿单单根据图片进行摆放,好似对于局部幼儿并没有难度,很快就能把所有的货物都分完。

2、娃娃家的幼儿喜欢到超市购物,并会买回一大筐的食物,教师试问:这是什么?买回去干什么?幼儿都答复不出。于是,我们创设了买菜购物单,让幼儿手持购物单去购物,让幼儿购物成为有目的性的.行为。但观察后我们又发现了新的情况:娃娃家的幼儿一直热衷于买菜,一会儿出来买一次,一会儿又来一次,虽然在买菜的过程中幼儿语言进行了交往,也通过交往使幼儿知道了这些物品的名称,初步建立了目标意识。但买回家的菜一大堆,孩子并不会去烧成一桌的菜,而只会堆放在一边。 现场指导:

根据幼儿的表现适时调整材料及给与幼儿进一步的指导 反思与调整:

当我观察了幼儿活动的过程,我认为应该根据幼儿的认知能力和情感需求,设计适合不同层次的游戏场景,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上或起到积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调整策略如下:

1、原有层次为按筐内图片放入相应的材料,对局部幼儿没有挑战,现增加相应的难度,一种增设货品:荤菜,为幼儿摆放创设障碍;另一种创设摆放图,溶入了数字配对、颜色配对、图片配对的难度,让幼儿挑战更高层次。 2、解决第二种现象:

1)制定相关游戏规那么:引导娃娃家的人员先做些自家的事情,然后等超市营业员摆放好货物后超市开张了,才可以进行购物。

2)超市内适当摆放真实的货物,购物单进行相应的调整,顾客购物后可以根据买回的菜进行再加工,如:切丝、切块等,把幼儿的兴趣点转换到另一个内容让,从而减少一直买菜的现象。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0a86ce169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c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