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参评论文《开辟新航路》教学反思

2022-05-28 15:04: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历史参评论文《开辟新航路》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航路,参评,开辟,反思,高中

高中历史参评论文《开辟新航路》教学反思

新课程历史教学特别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因为课堂教学反思是开展教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本文以 《开辟新航路》一课作为案例,以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为切点,反思本次教育实践的得与失。

(一)教学前反思

教学前反思的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开辟新航路》这一课在高中历史经济史教材地位非常重要。它前承欧洲中世纪,后启人类近代史。其最重要的意义是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合,标志人类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开始。从经济史的角度来看,最大贡献是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怎样让学生宏观把握单元线索并理解其意义。为此,我在做学案的时候,根据课程标准,制定出较合理的教学方案。并收集了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地图、补充的文字材料,师生交流预备问题等以充实教学内容。这就使得整个教学有了一个总纲,做到有的放矢,精心课前准备。不足之处:由于时间、精力的关系,加之水平的有限。导致在教学资料收集过程中不够专业和祥实。得出的结论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这反而影响了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系统性和准确性的把握,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教学中反思

在教学的过程中,适时调节教学策略很有必要。 《开辟新航路》一课,我把它整理成三个知识点进行教学,每一个知识点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得出的反思各有不同。如教学过程的导入环节:先检查课前学案预习情况,初步引导学生回忆第二单元线索并强调本课的单元地位。提示本课从三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历史:东方的诱惑(即原因和条件),新航路的开辟(即经过),走向会合的世界(即影响)。讲述法教学让学生明白了学习内容及总体线索。

在探究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时,采用阅读法和归纳法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221-2自然段内容和导学案补充材料,引导学生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新材料的引入让学生耳目一新,学习兴趣倍增。

通过地图讲析、表格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开辟新航路的经过(学生整理完成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导学案表格,教师小结记忆技巧) 时间 1487 1492 1497-1498 1519-1522

国别 意大利

航海家 迪亚士 哥伦 达伽马 麦哲伦

支持国 西 西

航行方向 向东 向西 向东 向西

到达地 好望角 美洲 印度 环球航行


知识小结:一个中心 两个方向 三条航路 四个人物 两个轮子向西滚 (西班牙支持哥伦布、麦哲伦向西行) 葡萄牙(迪亚士)向东行 达伽马力到印度

学生通过亲自实践,很有学习的成就感。但也有同学学习不力,处于观望状态。这就要求教师关注全体学生,尽量做到有效教学。请一生朗读补充材料: 在菲律宾马里坦岛北岸、麦哲伦遇难的地方,建有一个纪念亭,亭内耸立着一块石座铜碑。正面碑文写着: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27日死于此地,他与马里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 反面碑文写着:拉普拉普。1521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教师提问, 如果你在纪念碑前,你会生发出怎样的感慨呢?(试着从欧洲、菲律宾、世界等不同的视角去加以认识))这段材料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而不是被动的听老师说教如何看待新航路开辟的航海家们。

通过引用史料,讨论等方法使学生深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并能正确评价该事件 。在突破难点时,我整理了一个知识小结:(1)对欧洲:(人类社会的发展之路)殖民扩张;商业革命;价格革命。(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2)对亚非拉地区:(殖民掠夺之路和人类文明交流之路)殖民掠夺带来灾难和冲击。(3)对世界:文明会合交融;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世界市场联系之路) 。其实这个小结来源于步步高辅助教学资料的一个材料题。最后,引入一个课堂习题: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B.欧洲/文明相遇,美洲/发现,全球史观/侵犯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经过这样的处理能从各个角度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并初步了解文明史观的概念,而不是拘泥于新航路开辟的表层意义。也就把教学的难点很巧妙地化解了。

(三)教学后反思

通过上 《开辟新航路》一课,我感受最深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在课堂中曾出现这样的失误提问,请问同学们郑和是不是中国伟大的航海家?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是。我自己都觉得好笑,这明明是个无效提问嘛。可是自己却理直气壮地在课堂使用。事后回想,要是这样问:请问中国航海史上有没有和欧洲哥伦布相提并论的航海家呢。效果就不一样了。总多学生中肯定有答出郑和的答案。老师再依其回答,过渡到中西航海之比较了。由此自悟,有效提问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还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启发他们深入思考,促使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


增强。

一堂质量较好的课,需要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环节的有效配合。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既要当好课堂总设计师的角色,又要巧妙运用各种教学策略使教学活动更生动丰富和更有效。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0c29f06ca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a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