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重阳节习俗

2022-10-09 09:57: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代重阳节习俗》,欢迎阅读!
重阳节,习俗,古代

古代重阳节习俗

历来重阳节都有观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在古时重阳节又叫菊花节,们认为菊花是长寿的象征,重阳节期间很多地方都会举行菊花大会、菊花展,全城的人都会出动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成为一种风尚。 饮菊花酒

我国古人在重阳节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被看作是重阳节必饮的吉祥酒,可祛灾祈福,从汉代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都盛行在九月九饮菊花酒。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重阳节的诗句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1 3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3、九月十日即事 ()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4、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重阳节起源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在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因《易经》中把"'定为阴数,把"'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此外还有茱萸节、菊花节等说法。

人们在庆祝重阳节时一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另外,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崇孝活动。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

2 3


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20xx1228日,全国人大会表决通过《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为老年节。



3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0dbd25e86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4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