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经济政策及其宏观经济干预理论

2023-01-05 08:25: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凯恩斯经济政策及其宏观经济干预理论》,欢迎阅读!
凯恩斯,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干预,及其

凯恩斯宏观经济干预经理论

摘要:二战后,特别是2O世纪5O6O年代期间,凯恩斯经济学成为西方经济学新正统。然而,这个新正统的凯恩斯经济学2O世纪7O年代迄至今日,在西方经济学不断演变,形成了“新古典综合派”“新剑桥学派”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三个派别。

一、什么是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在193624日正式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均称《通论》)20世纪5O年代和6O年代的大部分时期内,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长期繁荣景象,被宣称进入了“凯恩斯时代”2O世纪7O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出现了“滞胀”局面,这对凯恩斯经济学提出了严重挑战。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托宾所指出的,7O年代滞胀之于凯恩斯经济学如同3O年代萧条之于古典派正统观念一样” 凯恩斯曾深信不疑地宣告:遵循他的就业理论体系的运行,将会使得“充分就业经过3O年,就进入文明社会了”。这个论断,真是言过其实,不可大用。《通论》之所以被视为具有“革命性”,其原因是在理论、方法和政策这三个方面,凯恩斯都提出了不同于西方传经济学的观点和主张。在理论上,凯恩斯否定“萨伊定律”(供给会自己创造需求),从而抛弃“储蓄会自动地转化为投资”这种传统观点。他认为,“需求会自己创造自己的供给”(所谓“凯恩斯定律”),供给是需求的函数,即产出量和就业量的总水平决定于总有效需求。 按照凯恩斯的说法,有效需求是商品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于均衡状态时的总需求。以,有效需求就是预期可以给资本家带来最大利润量的那种需求。 凯思斯断定,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不可能自行达到充分就业状态,从而否定了传统的西方经济学关于“充分就业为常态”的信条。他认为,由于有效需求不足,这就必然产生大规模失业、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在方法上,凯恩斯否定传统经济学假设市场持续出清,视货币为实物经济运行中的一层面纱,货币成为中性的,于是,就将商品、商品价格和货币、经济波动作为两个独立方面过程加以考察,形成经济分析过程中的“二分法”。凯恩斯为使就业、收入理论和利息、货币、消费、储蓄与投资理论纳入宏观理论结构,在方法论上,便使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密切结合于一体,坚持货币非中性观,否定传统经济学的“二分法”。他说:“我认为,经济学的内容区分为作为其价值论、分配论的一个部分和作为其价格论的另一个部分是错误的方法。我所建议的正确的二分法应该区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单个行业或厂商的理论以及关于既定数量的资源在不同使用上的报酬和分配;另一方面为整个社会的产量和就业量”。这是凯恩斯开创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即总量分析。 在政策上,凯恩斯反对“自由放任”,强调国家干预经济,国家要参与经济调节。所以,有人说,凯思斯的政策主张又回到重商主义那里去了,因为凯恩斯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奖励出口,这与重商主义是相同的。

具体说来,凯恩斯提出了如下三个最重要政策:(1)政府预算的平衡应联系经济中的需求状况来加以评价(传统经济学则强调财政预算平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如果存在大规模失业的时候,那么财政预算就应增加赤字,而不是降低赤字。(2)降低实际工资或货币工资不会必然创造更多就业(这是传统经济学积极主张解决失业问题的办法),而可能招致相反效果。(3)货币政策如不借助财政措施,则不可能终止大规模失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O世纪5O6O年代期间,凯恩斯经济学变成为西方经济学的新正统。

然而,这个新正统的凯恩斯经济学2O世纪7O年代迄至今日,在西方经济学界已不断演变了,或者补充和发展凯恩斯经济学:或者对它进行重新解释,发展为非均衡分析派,即所谓“新凯恩斯理论”;或者力图修补凯恩斯理论中易受攻击的缺点部分,从而形成8O年代兴起的新凯恩斯主义:或者对凯恩斯经济学坚持批评意见,直到反对“凯恩斯革命”概括说来,现代西方经济学可以分为两大派;现代凯恩斯学派和现代古典学派,就其经济哲学而言,它们无非分别属于政府干预派和自由放任派。两派的重大分歧集中在关于资本主义


市场是否出清,即市场体系的稳定性问题上,并由此提出各自不同的政策主张。 就现代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而论,最有影响的是两大支派,即新古典综合派和新剑桥学派。前者是将凯恩斯的宏观经济模式同新古典派微观经济理论“综合在一起”的产物,它暗含的假定是,经过很好训练的政府官员能够利用“微调”经济政策把私营部门的经济不稳定性减低到最小限度。后者是把凯恩斯理论看成反对新古典派经济学的基石,并试图使它与更早的古典派传统——李嘉图理论连结起来,以便削弱新古典派思想意识的整个结构。这就是新剑桥学派或称为“凯恩斯左派”,它积极发动在西方经济理论方面进行“第二次凯恩斯革命” 20世纪8O年代以来,西方又兴起了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这就是美国一批青年宏观经济学者为回答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挑战,仍然肯定政府的经济政策有

其积极作用,他们自称是新凯恩斯主义者,正为复兴凯恩斯主义而努力。下面分别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中以上三个派别进行评析。

凯恩斯的经济政策观点的核心是反对自由放任,主张国家干预。 凯恩斯所说的扩大政府职能,主要是指扩大政府调节消费倾向和投资引诱的职能。调节消费倾向,目的在于刺激消费。调节投资引诱,目的在于刺激投资。有效需求是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组成的,刺激消费和投资,就是刺激有效需求。 凯恩斯还认为,政府最聪明的办法是双管齐下,一方面,由社会控制投资率,增加投资;另一方面,提高消费倾向,增加消费。不过,凯恩斯强调说,不能太着重于增加消费,而应着重于投资。 刺激消费和投资,可以采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凯恩斯认为,仅仅依靠货币政策很难奏效,主要应当依靠财政政策。关于财政政策,凯恩斯不同意传统经济学保持国家预算平衡的观点,而是认为赤字财政有益。关于货币政策,凯恩斯不同意传统经济学保持国内价格水平稳定的观点,而是认为温和的通货膨胀无害。



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认为,通过利率把储蓄转化为投资和借助于工资的变化来调节劳动供求的自发市场机制,并不能自动地创造出充分就业所需要的那种有效需求水平;在竞争性私人体制中,三大心理规律使有效需求往往低于社会的总供给水平,从而导致就业水平总是处于非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因此,要实现充分就业,就必须抛弃自由放任的传统政策,政府必须运用积极的财政与货币政策,以确保足够水平的有效需求。凯恩斯最根本的理论创新就在于为国家干预经济的合理性提供了一整套经济学的证明,这是凯恩斯主义出现以前任何经济学都根本做不到的。 凯恩斯理论的核心是有效需求原理,认为国民收入决定于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原理的支柱又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及心理上的流动偏好这三个心理规律的作用,这三个心理规律涉及四个变量:边际消费倾向、资水边际效率、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在这里,凯恩斯通过利率把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联系起来,打破了新古典学派把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分开的两分法,认为货币不是中性的,货币币场上的均衡利率要影响投资和收入,而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和利率,这就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但凯恩斯本人并没有用一种模型把上述四个变量联系在一起。汉森、希克斯这两位经济学家则用IS-LM模型把这四个变量放在一起构成一个产品市场和货币币场之间相互作用如何共同决定国民收入与利率的理论框架,从而使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得到了较为完善的表述。不仅如此,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析,也是围

ISLM模型而展开的。因此可以说,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0dd5edff5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1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