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教学随笔

2023-02-24 01:30: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匆匆》教学随笔》,欢迎阅读!
随笔,匆匆,教学

与《匆匆》同行

张慧敏

《匆匆》是朱自清笔下的一篇家喻户晓的佳作。选这篇课文时,我深思许 ,感觉教学名家名篇很有压力。如果讲不出散文的韵味,岂不是糟蹋了一篇好的作品。

在备课之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除认真细致的读懂文本以外,我还搜集了不少关于朱自清散文特点的大量资料,想进一步了解作者的写作特点。看了很多关于《匆匆》的文学评论方面的文章。当然也搜了一些网上的教学设计,不过感觉都没有太多的心意。随着对文章的进一步解读,我发现越是走进《匆匆》,越是感觉到这篇文章的厚度。可以讲的地方太多了,究竟如何取舍成了一大难题。就《匆匆》这篇散文而言,可以引领学生体会朱自清的散文如诗般美妙的语言,可以带着学生感受化无形的时间为有形事物来写的比喻,可以探讨抓住生活中不经意的小事来具体时间匆匆流逝的写作手法,另外,我感觉文中的12处问句,一节课的时间都探讨不完„„究竟要怎么取舍,留下的东西又如何呈现呢?我思索着。

文中的每一句话都包含着时间就在我们身边匆匆流逝的无奈和感叹,经过对学生的调查,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自学都能体会到时间的匆匆,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无奈和惋惜。课文的内容很好理解,所以我就更偏向了对写法的指导。作者朱自清究竟用了什么方法,就表达出了自己的感受的呢?这是我需要思考和学习的,这也正是学生所需要的。其余的超出小学生学习范围的,一律放弃。确定了思路后,借鉴了别人的一些学习散文的小技巧,再加上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就有了最终的备课思路。老公说的不是自己的东西,自己是讲不出来的。这句话对我的触动很大。现在网上的资料是很多,让人眼花缭乱。但是,不是自


己的东西真的是讲不出味道来。

这次整个课堂的教学思路很清晰,主要就围绕着两个大的问题,一是找出自己感受到时间匆匆流逝的词、句、段。既让学生初步了解了内容,又得出散文的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形散而神聚。第二是在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写下批注,再和同学交流。这其中再渗透一些写批注的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在交流的时候,谈感受和总结作者的写作方法并重。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要向作者学习语言,在课堂上,我还设计了一个小练笔。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已经对教案很熟悉了,几乎没有用想着下一步该进行什么,我感觉一熟可以遮三丑。但是,还是有很多丑是遮不住的。比如,当进行到课文和学生互动时,我还是感觉到了自己教学经验的不足。对学生的应变语言,鼓励语言不够丰富多彩。当学生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后,有很多时候,我应对的还不够机智。另外,由于课堂时间限制,留的写批注的时间还是有点不充分,小练笔的时间更是紧上加紧。如果再大胆一些,再舍去一些不必要的内容,为这两个环节再多挤出点时间,或许学习的效果会更好。

准备这次课,真的是下了很大的功夫。吃不香,睡不着。晚上做的梦都是备课的内容。虽然很辛苦,但是却也收获了很多。由于去年多半年的时间都在休产假,学校组织的各项有利于青年老师成长的活动都没有参加,对“美丽转身”一窍不通。一上班,我忽然感觉有点脱离了社会的感觉。在这次备课的过程中,我也接触了一些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对“美丽转身”有了一知半解,也想尝试着用一种新的教学思路去组织课堂教学。但,我感觉摸索和探索的路应该还有很远,但我会一直坚持走下去。感谢学校领导提供的这次学习机会。

做教师的时间越久,越是感觉到讲课是一门艺术。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完全参透她的高妙所在呢?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0ec5327af45b307e871978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