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教案

2022-03-19 04:58: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教案》,欢迎阅读!
雷锋式,教案,少年,我们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第一课 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 教学内容:

一、歌曲: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 二、读谱知识:弱起小节

三、综合训练:1、声乐练习 2、节奏听辨及旋律片断创作 四、欣赏:童年——选自《海霞》组曲(管弦乐曲) 教学目的:

一、指导学生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教育他们向雷锋叔叔学习。 二、学习弱起小节的含义及其在音乐中的表现效果。

三、按指定节奏进行旋律片断创作,发展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

四、通过欣赏《童年》巩固并运用已学过的乐器知识,发展学生音乐听觉与记忆力,并结合作品的内容对学生进行”一史两情”教育 教材分析:

一、歌曲《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为大调式 。二段体结构。是在学雷锋活动中创作的一首为广大少年和儿童喜爱的歌曲。

二、读谱知识:音乐由弱拍或强拍弱位上开始。 三、综合训练:发声练习讲解弱起小节。 听辨旋律短句,按指定节奏创作两小节旋律片断。

四、欣赏:管弦乐乐曲《童年》原是影片《霞》中的配乐,后由作曲家王酩本人改编为《海峡组曲》 教学重点:弱起小节 教学难点:旋律写作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复习第九册教材内容。 展示本学期教学内容及要求。 综合训练(二) 教学目的:

一、复习是对旧知识的巩固,为新学期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

二、展示新学期教学内容与要求,让学生对新学期有一个完整系统的了解与印象。 教材分析:

综合训练(二)有两个要求,一是听辨节奏短句 二是按指定节奏,用doremifasol创作两小节旋律。

教学重点:旋律写作。 教学过程:

1梗概介绍新学期内容。 2提出新学期新建议。

3 复习旧知识,线谱与简谱对照 四几拍。 八几拍 X - - - 4( ) 8 ( ) X - - 2( ) 4 ( ) X . 1.5( ) 3 ( ) X 1( ) 2 ( ) X 0.5 拍( 4 复习节奏组合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5 听辨大小三度音程并演唱。 6 复习二三四六拍子的强弱规律。 7 节奏听辨抢答。

(1) 四三拍 四二拍 四二拍 (2) 四二拍 八六拍 四四拍 (3) 四二拍 四二拍 四二拍 8 学生选举 “小小作曲家创作大赛”组委会。 9 学生旋律创作评委会选出优秀作品展示。 10 教师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一、综合训练() 二、讲解弱起小节 三、学唱歌曲 教学目的:

一、综合训练()有两个目的,一是做发声练习二是作为讲解弱起小节知识的谱例。 二、 学习弱起小节的含义及其在音乐中的表现效果。 三、 指导学生用坚定有利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材分析:

一、综合训练()是一字一音 la”发声的二声部合唱。

二、弱起,造成歌曲或乐曲第一小节为不完全小节,是音乐富于动力感和行进感。 三、歌曲前面千呼后应完整而统一,塑造了新一代青少年光辉形象,富有教育意义。 教学重难点:弱起小节 教学过程:

1学习综合训练()练习有弹性的气息控制及非连音的唱法,模仿马蹄的声音 dada dada再按 la演唱。

再次演唱注意唱准 #fa”与 #sol

提问: 四四拍强弱规律?最后一小节是几拍?头与尾小节拍数加起来与拍号有什么关系? 4启发学生分析讨论。 5讲解读谱知识。

6导入《我们要做雷锋似的好少年》 7初听范唱。

8结合思想品德课教材, 请学生讲述雷锋同志的先进事迹。 9学唱第一段乐谱, 巩固弱起小节。 10 学唱第二段乐谱, 注意二声部和谐。 11分声部演唱第二乐段。

12 注意: 带附点的音符节奏,重音记号及带有连音线音的时值。 以及八分休止符。 13演唱歌曲歌词。 14分声部演唱第二乐段。 15完整演唱歌曲,下课。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 一、 歌曲内容 二、 欣赏《童年》 教学目的:

一、 指导学生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我们要做雷锋似的好少年》教育他们向雷锋叔叔学习。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二、 通过欣赏《童年》,巩固并运用以学过的乐器知识,发展音乐的听觉与记忆力,并结合作品内容对学

进行 “二史一情”教育 教材分析:

一、 歌曲《我们要做雷锋似的好少年》为大调式,二 段体结构。每句均以弱起节奏为其特点,使旋律富有动力 充满活力。

二、 欣赏《童年》原是影片《海霞》中的配乐。欣赏 组曲《海霞》由《童年》《解放》《织网》《丰收》《胜利》五首乐曲组成。

教学重点:弱起强起对比。《童年》的理解。 教学过程:1 轻声演唱C大调音阶。2 音程构唱。

3 听《我们要做雷锋似的好少年》范唱,体会弱起在表现音乐形象中的作用。 4 复习歌曲。

5 弱起与强起的对比演唱。谈谈区别,体会。 6 分声部演唱第二乐段。

7 完整演唱,指导学生按力度演唱“朝气”----”坚定”----”抒情”----推向全歌高潮。 8 完整听伴奏演唱。

9 导入欣赏: 复习河北名歌《小白菜》加深学生对旧社会中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的理解。 10 介绍“海霞”在童年时的故事。 11 初听全曲。 12 视唱主题音调。

13 分段复听:感受作品中运用的音色和主题在不同的调性,调式上的重复与发展,对表现音乐的环境, 氛和情绪的作用。

14 听听想想:(1) 圆号; 定音鼓; 钹; 风浪。 (2) 民族乐器。 15思想教育

16完整复听全曲。下课。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0ec73b3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1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