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失业问题

2022-04-10 01:22: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学生失业问题》,欢迎阅读!
失业,大学生,问题

2011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如何看待中国大学生失业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越来越为社会所关注,伴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蔓延,大学生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制约因素。

一.中国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

2010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

根据中国人事科学究院《2010国人才报告》预计,到2011年我国专业技术人供应总量4500,而需求总量6800万。不应求的局面

2011年各产业层次用工缺口

第一产业缺口218万人,第二产业缺口1220万人,第三产业人才缺口325万人 (涉外会计、涉外律师、涉外金融服务、同声传译、电子商务、数字媒体、物流、精算和心理咨询等)。

由此可见,我国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还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大学生“就业难”仅仅为一种表象。原因有两点:第一,作为一名大学生是否学有所成,知识和能力结构能否达到企业用人标准,这值得思考;其次,个人就业意愿和社会意愿存在很大差异。

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原因及调整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现状低迷、高校盲目扩招、专业和课程设置不合理以及就业指导不到位等客观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方面存在的各种主观原因。

经济现状低迷2008 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对我国就业形势也带来了一定影响,主要表现为部分出口型企业面临经营困难,出现就业岗位流失现象。

高校盲目扩招、专业和课程设置不合理。大学生就业难,大学也要反思教育体系和课程设置。现在社会职业结构和就业市场变化很快,而大学的师资力量结构、课程设置结构和教材内容,都是相对稳定的,这二者之间存在矛盾。大学不能无视现实的变化,认为通识教育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大学教育要有前瞻性,适应现实和将来变化的需要。

就业指导不到位。在我国,各院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投入不到位,指导机构不健全,没有专门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及就业招聘服务场把就业指导的对象仅仅局限为毕业生,到毕业时才开设就业设指导课,偶尔开设讲座



~ 1 ~






2011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或就业咨询。而在西方等发达国家,高校内一般设有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有些高校内的就业指导机构还自成体系:第一层次是校就业辅导中心,以就业辅导和服务为主;第二层次是学院就业辅导机构,以开展就业心理咨询为主;第三层次是系、专业就业辅导人员,以辅导学生专业定向为主。在各个层次的就业服务机构中,校级的就业指导中心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而且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服务活动,注重对就业辅导人员进行培训,就业指导工作与市场需求相结合。而且大学生对企业用工岗位需求..............状况等信息的闭塞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大学生自身方面

1.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差距。新形势下,一纸文凭已经不足以成为就业的通行证。用人单位对专业知识技能、实践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应变能力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已有的实践证明,大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能力并不尽如人意。就业能力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是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2.就业观念没有迅速调整。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满意程度极低。就

业压力大,躲避就业压力成为考研和出国的主要原因。由于就业形势不好就业压力大,想通过读研究生和出国镀金有更多的资本找到理想的工作成为了考研、出国的主要原因。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工资待遇是大学生最看重的,而那些能让学生们真正学有所用的工作却由于工资待遇低等原因而不受学生的欢迎。如何引导大学生诚信就业已成为个高校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大学生就业时“求便心理倾向”严重,求职时较看重社会关系网对自己就业的帮助,依靠他人为自己找工作,而不是依靠自己的个人能力去求职,“等”“要”“靠”心理普遍存在。在区域结构上,大学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偏好差异与政府政策激励上的错位导致实际有效需求不足。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间与城乡间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很难对大学生形成有效需求,而且在较长的时期内,地区性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都将难以改变,从而对扩大的高校毕业生的市场需求是一个不利因素。 大学生应及早做规划,及早确立就业目标对大学生非常重要,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尽早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从而为日后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大学生在寻找工作时不要急于求成,对大学生而言第一份工作收入如何并不重要,最关键的是锻炼能力,为日后的事业发展奠定基础。理想应是从现实做起,暂时找不到好工作并不等于失去理想。首先是要有活可干,找工作应该有活可干。

从大学生失业问题,我们必须明白:

毕业大学生数量激增时,我国的大学生真的供过于求吗?不是,大学生



~ 2 ~






2011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就业难,并不意味着大学生过剩。我国的大学生占整个国家人口的比例目前只有5%6%,而发达国家实际上占到的比例是30%40%,加拿大的大学生毕业生人口则占到了国家人口的50%对比之下,我国大学毕业生占从业人员的比例仅有发达国家的1/8。所以我国的大学生并不是过多。但是为什么出现就业难的情况?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目前吸纳大学生就业的单位实际上是不够的。但目前我国能够吸纳大量学生就业的第三产业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而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不到 40%,在发达国家实际上占到80%,这样的情况下,我国很多行业,包括金融、保险、电讯、医疗、卫生,更重要的包括教育行业,实际上都还处于半封闭状态,很多垄断行业都没有真正放开。这些行业如果真正开放,将会成为吸纳大学生就业的一个大大的“蓄水池” 在过去30年里,我们走的是低成本的中国制造模式,这种模式吸纳了大量的农民工就业,但是在大学生的就业上所做的贡献还很少。我国的制造业实际上还定位在产业链的最低端,虽然吸收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但也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如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剥削劳动力。真正能吸收大学生的产业链的高端环节,我国却发展的远远不够。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失衡,尤其是高端产业发展严重不足,也导致了我国千万学子走出校门后找不到归属地。

所以,就业难不光有社会大环境的问题,也有自身问题。在我国发展核心技术,提升产业链价值,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我国的大学生也应该提升自身的素质修养,具备国际化眼光和技能。

2011/6/11



~ 3 ~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0fc0aa63169a4517623a33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