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有关知识

2022-08-26 08:16: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词曲有关知识》,欢迎阅读!
词曲,有关,知识

诗词曲有关知识

一、格律诗的类别

格律诗一般有三类,即律诗、排律和绝句。就字数来说,一般有五言和七言两种。六言律诗也有,但后来很少用,已基本淘汰。

律诗:八句,以每两句为一联进行声律和词性的对仗,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每联尾字必需用同韵群的字押韵,即八句四韵,也有首联起句就入韵的格式,叫首句入韵式,即成八句五韵。颔联和颈联除了声律的交替和对仗外,词性也要以对偶句形式对仗;首联和尾联词性可对仗也可不对仗。

排律:以律诗的要求,十句以上的格律诗叫排律。

绝句:四句两联,首句入韵式三韵脚,首句不入韵式两韵脚。绝句最初叫截句,即截取律诗四句单独成诗之意。一、二句词性不对仗,三、四句词性对仗的截句是截取律诗前半部分;一、二句词性对仗,三、四句词性不对仗的截句是截取律诗后半部分;一、二句和三、四句词性都对仗的截句是截取律诗中间部分。后因为截句再不可加句,只能是四句,就改称为绝句。

二、对联的基本原理

对联是由律诗的颔联或颈联的形式单独提出来而成的一种联体。它完全遵从律诗颔联或颈联的格式,包括声律的交替、对替和词性的对仗,上联尾字用仄声,下联尾字用平声的定律。所以说对联是律诗中的精华,也叫诗中之诗。现代对联发展有九言以上的中、长联,但它基本的声律交替、对替、词性对仗、字数相等、内容相联、结构相称、节奏相应的六条就是律诗颔联或颈联定律的延续。

三、词、曲的律格

词:起于五代与唐,流行于宋的一种文学体裁。词是一种抒情诗体,是配合音乐可以

歌唱的乐府诗。它的严格的格律和在形式上的种种特点,都是由音乐的要求而规定的。词和诗在形式上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点:

1)每首词都有词调名。如《菩萨蛮》《水调歌头》《沁园春》等,称为词调。词调表明这首词写作时所依据的曲调乐谱,并不就是题目。各个词调都是“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并且各不相同。

2)一首词大都分为数片,以分两片的为最多。一片即是音乐已经唱完了一遍。每首词分成数片,就是由几段音乐合成完整的一曲。

3)押韵的位置各个词调都有它一定的格式。诗基本上是偶句押韵的,词的韵位则是依据曲度,即音乐上停顿决定的。每个词调的音乐节奏不同,韵位也就不同。

4)句式长短不一。诗也有长短句,但以五、七言为基本句式,近体诗还不允许有长短句。词则大量地使用长短句,这是为了更能切合乐调的曲度。

5)字声配合严密。词的字声组织变化很多,有些词调还须分辨四声和阴阳。作词要


审音用字,以文字的声调来配合乐谱的声调,以求协律和好听。

6)已经固定下来的词调,有专门的词谱,最著名的和权威的是清代汇编的《欽定词谱》,汇聚了近千种词牌。但比较常用的词牌也只不过百多种而已。如限用平韵的词调有:《十六字令》《南歌子》《渔歌子》《忆江南》《捣练子》《浪淘沙》《江南春》《忆王孙》《江城子》《长相思》《醉太平》《玉胡蝶》《浣溪沙》《巫山一段云》《采桑子》《阮郎归》《朝中措》《眼儿媚》《人月圆》《柳梢青》《太常引》《少年游》《临江仙》《鹧鸪天》《小重山》《一剪梅》《唐多令》《破阵子》《行香子》《风八松》《八六子》《满庭芳》《喝火令》《金人捧露盘》《水调歌头》《凤凰台上忆吹箫》《汉宫春》《八声甘州》《扬州慢》《高阳台》《锦堂春慢》《寿春楼》《忆旧游》《夜飞鹊》《望海潮》《沁园春》《多丽》《六州歌头》等。 限用仄韵的词调有:《如梦令》《归自谣》《天仙子》《生查子》《醉花间》《点绛唇》《霜天晓角》《伤春怨》《卜算子》《谒金门》《好事近》《忆少年》《忆秦娥》《烛影摇红》《醉花阴》《望江东》《木兰花》《鹊桥仙》《夜游宫》《踏莎行》《钗头凤》《蝶恋花》《渔家傲》《苏幕遮》《淡黄柳》《锦缠道》《酷相思》《解风令》《青玉案》《千秋岁》《离亭燕》《粉蝶儿》《御街行》《祝英台近》《蓦山溪》《洞汕歌》《惜红衣》《法曲献 仙音》《满江红》《天香》《声声慢》《黄莺儿》《剑器近》《醉蓬莱》《暗香》《长亭怨慢》《双双燕》《宴山亭》《念奴娇》《绕佛阁》《绛都春》《桂枝香》《翠楼吟》《霓裳中序第一》《水龙吟》《石州慢》《瑞鹤汕》《宴清都》《齐天乐》《雨霖铃》《眉妩》《永遇乐》《二郎神》《拜星月慢》《西河》《西吴曲》《望远行》《疏影》《摸鱼儿》《贺新郎》《兰陵王》《六丑》《夜半乐》《宝鼎现》《莺啼序》等。

有些词调可以押平韵,又可以押仄韵,但若押仄韵则必须是入声、不可用上、去声。如《霜天晓角》《庆春宫》《忆秦娥》《庆佳节》《江城于》《柳梢青》《望梅花》《声声慢》《看花回》《两同心》《南歌子》等。

还有些词调是平仄韵转换格,即词牌中既有平声韵,又有仄声韵,互相转换。如《菩萨蛮》《南乡子》《虞美人》《清平乐》《昭君怨》等。

曲:“曲”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含意,唐人所谓曲,即我们现代的词,元人所谓

词,才是后来的文学曲。在文学史上,以元代的曲地位最高,有唐诗宋词元曲之称。元曲的盛行,一方面是由于宋末的词过于典雅,脱离了民众。女贞和蒙古民族相继进入中原,他们音乐随之输入,于是金元之乐与民间的俗谣俚曲相结合,成为新的文学形式——曲子。来文人纷纷创作,造成了元曲创作的盛况。散曲中最先产生小令,由小令合调,再变为套曲,加上动作,说白,安排情节,搬上舞台,就成为戏曲。元代戏曲的发展,又促成了元曲的辉煌。

另一方面,也是词的发展已至顶峰,难有人能超越和突破,新的和薄弱领域的创造,成功和成名的机率比超越顶峰而成名的机率大的多,那个文人能不懂这个道理?更何况元代戏剧的发展需求大量的戏曲去服务和支持,因此形成了元曲的发展,创造出了中国韵文学的第三个辉煌和顶峰。

曲通常分为南曲和北曲,是与词的体裁较相近的一种长短句式的诗。但曲一般在字数定格外可加衬字,有些曲牌还可以增句,用韵与近体诗(格律诗)和词不同,语言较通俗,接近口语。曲分为戏曲(即剧曲,包括杂剧、传奇等)、散曲两类。曲牌有南北都有的曲牌和南曲牌、北曲牌共百多个,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14753a7fe4733687f21aa4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