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2023-02-15 09:21: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欢迎阅读!
传播学,概论,试题,答案

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1.1948年,拉斯韦尔提出了著名的5w传播模式,确定了传播学的研究范围。 2.香农·韦弗首次提出了“噪音”的概念。噪声会在信息传输过程中造成干扰,导致信息衰减和失真。3.沟通的两大阵营包括:传统学校和批判学校。

4.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个案研法 5.四位传播创始人: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库尔特·勒温和霍夫兰

8.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9.美国(传统学派)欧洲(批判学派)10.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

11.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区分人类语言和动物信号系统的最基本特征 名词解释1.大众传播学

大众传播学研究大众传播的产生和发展及其与社会的关系 研究大众传播的内容、过程、功能与效果的学问。2.“麻醉精神”

麻醉精神是指大小媒体带给人们的信息,其数量已经达到了压倒性的水平。此外,人们花费大量时间从事此类视听活动,并认为他们已经充分了解周围的社会。事实上,他们没有太多机会直接参与社会活动,他们与社会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和冷漠。3.观众 传播学中的“受众”一词,是社会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群体的总称。大众传播的受众,则指报刊读者、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是通称这些信息接受者的集合名称。

4.意见领袖: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向他人提供信息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动人士”。它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作用。它向受众传播信息,形成信息传播的两级传播。

5.传播效果:“传播效果”这一概念具有双重含义:1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2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直接+间接+潜在)的总体。6.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7.议程设置功能:指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 不同程度的重要性影响着人们对重大事件的判断和周围世界的重要性。

核心观点:大众传播媒介在一定阶段内对某个事件和社会问题的突出报道会引起公众的普遍关心和重视,进而成为社会舆论讨论的中心议题。


8.传播者:又称信息源,指传播行为的始作俑者,借助某种手段或工具,通过发送信息,主动对他人采取行动。启动通信过程的初始动态因素是信息采集器、处理器、生产者和发送器。

9.传播流:指大众传播媒介发出的信息和影响,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强调人际传播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过程中制约因素环节。可以区分为“信息流”和“影响流”,前者可以是一级的,即媒介信息可以直接抵达一般受众;后者是多级的,即媒介的影响需要经过各种意见领袖的中介才能对一般受众发生作用。“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

10.大众传播:专业媒体组织利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针对社会公众开展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11.两级沟通理论

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等人通过伊里调查发现,信息从大众媒介到受众,经过了两个阶段,首先从大众传播到舆论领袖,然后从舆论领袖传到社会公众。他们提出的理论称为两级传播论。两级传播认为人际传播比大众传播在态度改变上更有效。是一种有限效果理论。

简短回答问题

1.人类传播的第一套体外系统符合系统是什么?意义?

文字;汉字克服了声音语言的短暂性,可以长时间保存信息,从而使人类的知识和经验得以积累和存储,而不是仅仅依靠人脑有限的记忆;2.文字可以将信息传递到遥远的地方,打破声音和语言的距离限制,拓展人类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人物的出现使人类文化的传承不再依赖于容易变形的神话传说,而是有了准确可靠的数据和文献基础。 一句话,文字的产生使人类传播在时空两个领域都发生了重要变革。作为两个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作为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它的产生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大大推进了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和融合。在同样的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简要描述沟通过程的特点。

1动态性:其运动特点在形式上体现为有意义的符号组合(讯息)在特定渠道中的流动,实质是传播者和受众的意义(精神)内容的双向互动,即作用与反作用。 2.顺序:每个环节和因素的功能都有自己的顺序,根据消息的流向依次执行 行功能。

3结构:沟通过程的结构,即各要素之间的整体关系。时间顺序和形式上的链式联系也是它的结构特征,每个环节本身都有自己的深层结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17826cb87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c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