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钡离子的分别测定

2022-08-13 06:49: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钙、钡离子的分别测定》,欢迎阅读!
测定,离子,分别





钙、钡混合液中各组分含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巩固理论课中所学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及重

量分析法等理论并与实验相结合;

2. 学习分析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培养独立思考及问题分析的能力; 3. 进一步熟练掌握分析化学基本操作; 二、 实验原理

CaBa分别为第四、五周期碱土金属元素,主族元素同族元素性质具有相似性与递变性,因此溶液中其中



均可以与



的各组分浓度的测量及分离相对困难;

等离子沉淀,与EDTA配位,但

相应沉淀物的溶度积常数或螯合物的稳定常数存在差异,因此可调节溶液酸碱度等条件实现



的分别测量。其中,可以单独测量各组分浓度,也可以

测量总浓度通过计算的各组分的浓度。 方案一、沉淀掩蔽配位滴定法



均可以与EDTA配位生成螯合物,其中

(或

螯合物的稳定常数

,用EDTA

更大,因此可以通过滴定

)溶液彻底沉淀掩蔽

,以钙指示剂(NN)指示终点,滴定终点时溶液由红色突变为蓝色。

-缓冲溶液控制溶液pH=10

钙指示剂要求溶液呈弱碱性,可以选择通过EDTA的用量求得

实验中反应方程式:







同时,由于的溶度积常数很小(p,过量的可以使组分的浓度。

沉淀完全,通过过滤、干燥,称量沉淀的质量,计算得 或者,移取完全等量的标准溶液使

1 / 9

混合溶液,加入一定量但过量的EDTA

标准溶液返滴定剩余的EDTA

均形成络合物,以




铬黑T为金属指示剂,由于EDTA螯合物稳定常数

点时

,滴定终

滴定终

中置换出

并与指示剂

铬黑T形成络合物,滴定终点溶液由蓝色变为铬黑T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红色,通过

EDTA的用量求得

组分的总浓度,通过运算可求

组分浓度。其中由于铬黑T指示剂在pH<6.3pH>11.55时呈紫红色或橙色,配合物的红色相近,因此溶液中应添加不干扰配位反应缓冲溶液以控制溶液6.3

实验中反应方程式:



方案二、氧化还原间接滴定法测



总量(高锰酸钾法)

生成沉淀。试液

在溶液中均没有可变价态,但均可以与

经盐酸调至酸性,再加入过量草酸铵,然后用稀氨水中和至甲基橙显黄色,此时



均与

分别形成微溶性草酸钙、草酸钡沉淀,过滤洗净后用标准溶液滴定与

的总量。



结合的

,根据反应

溶解,再用的定量关系即可求得

实验中反应方程式如下:

沉淀:



酸溶:



滴定:

由反应式可知

沉淀掩蔽配位滴定测量单一组分



单一组分的浓度。



浓度方法同方案一,通过计算即可分别求
















三、主要仪器、试剂

主要试剂:

1



混合溶液(假设





总浓度为0.02 mol.



2 EDTA溶液:0.02 mol.3 4 5 6 7

-溶液:20%水溶液

缓冲溶液:pH=10(缓冲溶液的浓度在0.1~1 mol.L-1

基准物质:分析纯 标准溶液:0.02 mol.基准物

混合溶液

=1100混合溶液)



8 钙指示剂(NN:含9 铬黑TEBTEDT

10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11 草酸钠基准试剂:分析纯 12 硫酸:1:2 13 草酸铵:4%0.1% 14 氨水:1:1 15 盐酸:1:114 16 甲基橙指示剂:0.1%水溶液 主要仪器:

1 滴定管1支;

2 移液管:50 mL,25 mL1支; 3 锥形瓶:250 mL 3个; 4 烧杯:500 mL,100 mL;

5 量筒:100 mL,50 mL,10 mL1个; 6 容量瓶:250 mL 100 mL1个; 7 塑料试剂瓶

8 玻璃棒、胶头滴管、致密滤纸等 四、 实验步骤

方案一、沉淀掩蔽配位滴定法 1 EDTA的标定

配置EDTA溶液:0.02 mol.称取EDTA二钠盐



4 g 250 mL烧杯中,用50 mL 水微

热溶解后稀释至500 mL,并置于聚乙烯塑料瓶中;






标定方法: 准确称取基准

1102h0.5~0.6g(准确到0.1 mg)于250mL

烧杯中,用少量水润湿,盖上表面皿,由烧杯口慢慢加入10mL11盐酸溶解后,将溶液定量转入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移取25.00mL上述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70~80mL水,加

-缓冲溶液5mL,加2~3 d钙指示剂,用0.02mol/LEDTA标准

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变为纯蓝色变为纯蓝色即为终点。平行标定三份,计算出EDTA溶液的浓度。(备注:EDTA用量约75 mL 2 硫酸锌标准溶液的配置:

称取

基准物质0.16~0.18 g (准确到0.1 mg)100 mL 烧杯,加入10mL

水,加入5 mL 硫酸,加热完全溶解,冷却至室温,转移至100 mL 容量

瓶,稀释定容。 3)待测组分的测定:

1. 分别移取25.00mL待测溶液两份于两个锥形瓶中并标记为1,2液。

2. 1 液中加入10 mL 3.

溶液,加热,待沉淀完全,冷却至室温。10mL

4. 5. 6.

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加入2~3 d 钙指示剂。

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紫红色变为蓝色且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

(备注:EDTA用量约40 mL

2液中加入10mL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移取50.00 mL EDTA标准溶液,摇匀,充分反应。滴加2~3 d 铬黑T指示剂。

ZnSO4标准溶液滴定,由蓝色变为紫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即为滴定终点。

平行重复实验3份。(备注:EDTA用量约75*3=225 mL

总量(高锰酸钾法)

方案二、氧化还原间接滴定法测1

标准溶液的标定

准确称取0.15~0.2 g(精确到0.1 mg)干燥的基准三份,分别置于

10 mL

250 mL烧杯中,加入150 mL水溶解,加热至近沸腾,加入12此时溶液温度应在70~85之间,立即用

标准溶液滴定。开始时,

溶液加入后褪色很慢,所以必须等前一滴溶液褪色后再加第二滴。

接近终点时,反应亦较慢,必须保持温度不低于60,并小心逐滴加入,直到溶液出现粉红色半分钟不退即为终点。记下所耗

溶液体积,并计算

其浓度。

2)钙钡离子总量的测定

移取三份25.00 mL未知液于500 mL烧杯中,加入水150 mL4%草酸铵溶液30 ml。加热溶液近沸,加0.1%甲基橙指示剂2滴,在不断搅拌下逐滴加入11氨水至溶液由红色变为黄色(pH






4,放置半小时。用致密滤纸以倾注法过滤,以0.1%

洗涤

烧杯及沉淀各5~6次,最后用冷蒸馏水洗涤烧杯及沉淀各3次。将滤纸取下,摊开贴于烧杯壁上,用沸水150mL将沉淀洗入烧杯,并加入12此时溶液温度应在70~85之间。再用玻璃棒将滤纸移入溶液,继续用为终点。由所消耗的五、 注意事项

1.

沉淀掩蔽

避免残余过多对

时要注意

的用量,能将

完全沉淀,

10mL

标准溶液滴定至出现稳定粉红色,溶液滴定至微红色半分钟不褪即

溶液的毫升数及其浓度,计算钙钡离子总量。

的标定产生影响;

2. 各指示剂用量要合适,2~3 d ,过多过少都会使终点不容易观测而增加终点误差;

六、误差分析及可行性分析 假设溶液中



的浓度各约为0.01 mol.

则溶液中





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则此实验方案适用于微量组分分析。的沉淀反应,判断沉淀是否完全,对



DTA

因为0.01%<可行性:溶液中存在

定,测量单组分浓度是否有干扰:

p

20%



C(

)=C





=1.4080 mol.L-1

=10-9.96

沉淀、加入缓冲溶液、滴定后溶液总体积约为70 mL 则剩余[

]=C

=1.4080*10/70 mol.L-1=0.2011 mol.L-1






[

= 10

-9.96

/0.2011=5.45*10 mol.L

-10-1

则溶液中剩余可以忽略,对EDTA滴定

p

4.62

的干扰可以忽略。

= []. [] =10-4.62

log K=10.69

K=

=1010.69

=

由于沉淀、加入缓冲溶液、滴定后溶液总体积约为70 mLC00.01mol.L-1,移取待测溶液25.00mL ,则滴定后溶液[

]=C





=0.01*25/70mol.L-1=3.57*10-3mol.L-1由于加入10 mL缓冲溶液,溶液pH10[H+]

10-10滴定终点则半滴EDTA到达终点,溶液中

浓度约C



=0.05 mL*0.02 mol.L-1/70 mL=1.43*10-5 mol.L-1

=5.10*10-29 mol.L-1

综上,[]=

终点误差:Et =*100%

其中[Y][M]分别表示滴定终点时YEDTA)和M(金属离子)的表观浓度,表示终点时M的总浓度,由于金属与指示剂不存在指示剂掩蔽现象,又加入的指示剂浓度,体积足够小,则EDTA过量与指示剂配位

的量时,

可以把指示剂从金属指示剂配合物中释放出来,变色,达到滴定终点。 Et =%o

溶液中总组分的浓度测量时选择ZnSO4为滴定标准液,由于ZnO基准物质配置标准溶液准确Zn2+EDTA螯合物的稳定常数log K(ZnY2-)=16.50>log K(CaY2-)=10.69>log K(BaY2-)=7.86,其中稳定常数的差异增大,可以减少滴定终点误差,因此以约0.02 mol.L-1ZnSO4为滴定液,其中以铬黑T为金属指示剂。 七、参考文献

1.《定量化学分析》(第二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李龙泉、朱玉瑞、金谷等






2.《定量分析化学实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金谷、姚奇志、江万权






3.《分析化学原理》(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 吴性良、孔继烈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17e76f975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7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