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立意中的家国情怀

2022-04-27 14:30: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考作文立意中的家国情怀》,欢迎阅读!
家国,意中,情怀,作文,高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考作文立意中的家国情怀

作者:刘丽

来源:《语文天地·高中版》2017年第12

纵观近年的高考作文材料,不难发现命题人选取材料时密切观照当下的社会现实。命题人的出题意图也可由此看出:倡导考生我手写我心,用手中的笔,抒写你对社会生活的所思所想,拒绝无病呻吟、矫揉造作。剖析历年高考满分作文,也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得满分的作者几乎都做到了自我的生命体验与社会主旋律的紧密结合。因此,不管是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还是漫画作文,都需要考生按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小我到大我的思路来组织语言,完成题目。下面笔者就从高考作文的立意角度,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由表及里,揣摩言外之意

别林斯基曾经说过,任何一个诗人都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种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 2017年全国卷2作文为例,材料呈现给我们六个诗词,要求我们从中选定两三句确定立意,抒写自己的内心感触与沉思。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材料进行逐句分析解读。分析每句话分别蕴含了什么道理,透过材料本身提取背后隐藏的本质。

天行健,君子以不强子息,我们可以提炼出: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不屈不挠,永不停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表达了杜甫对故乡的思念。何必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赞赏桂花的美丽、芳香,更注重其情疏迹远的孤寂清苦,透露出了桂花不与尘世合流的清高脱俗品质,表现出词人远离尘嚣、清高不凡的情怀。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意识到了放眼世界,胸怀天下的重要性。鲁迅的话说得很明白,面对社会现实,我们要采取积极的态度,敢于正视,敢想敢说,敢作敢当。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则体现了毛泽东自信、乐观、豪迈的情怀,以及对人民的热情歌颂。 整篇材料充溢着大国风范:包容、自信、开放、进取、担当,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们可以看出立意的宗旨应该是积极向上、人格健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端正,做与世界接轨的有为青年。立意的标准应该是紧扣材料,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富含哲理,启迪人生。其过程和方法则是:透过材料表象抓住问题本质确定立意角度整理组织语言。 二、拓展立意深度的对策

怎么才能在考场这个高压环境下写出优秀之作?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1880970cd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9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