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变量解释主观变量:方法论辨析

2022-12-22 19:27: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主观变量解释主观变量:方法论辨析》,欢迎阅读!
变量,主观,方法论,辨析,解释

主观变量解释主观变量:方法论辨析



Explaining One Subjective Variable with Another: A Methodological Clarification



者:胡安宁[1]

HU Anning(Department of Sociology,Fudan University)

作者机构:[1]复旦大学社会学 物:社会

期:2019 3

要:社会学经验研究经常会需要处理诸如态度、感受、偏好这样的主观变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方法上,对特定主观变量的理解往往会涉及另外一个主观变量。尽管如此,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社会学者往往对“主观解释主观”的分析进路持有相当程度的保留态度,从而尽可能地采用客观变量来解释主观变量,或者探究主观变量对于客观变量的影响。“主观解释主观”的分析进路究竟有什么方法论上的“缺陷”?更为重要的是,采用什么手段可以尽可能避免这些“缺陷”以拓宽研究者的经验解释能力?这些问题到目前为止都还缺乏系统研究。在此背景,本文考察了“主观解释主观”的分析进路所存在的混淆偏误问题,并从理论论辩、变量测量和数据分析三个方面讨论了一系列的应对策略。针对每一个应对策略,本文展示了经验实例,并对该策略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进行了剖析和对比。此外,本文也具体分析了诸如因果关系方向、判断混淆偏误的敏感性检验、测量误差等未尽议题。本文希望通过这些讨论能增强社会学解释路径的多样性,促进社会学与其他学科(例如心理学、政治学等)的交流与互鉴。

码:183-209

词:主观变量;心理机制;混淆效应;固定效应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1ed1ed3fd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a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