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背影》的思想内涵分析及语言艺术探究

2022-06-06 23:03: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对《背影》的思想内涵分析及语言艺术探究》,欢迎阅读!
探究,内涵,背影,思想,语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对《背影》的思想内涵分析及语言艺术探究

作者:冯卿庭

来源:《青年时代》2017年第02

要:朱自清先生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有很多文学著作,并且很多都是收录在语文教科书中的,例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背影》及《荷塘月色》等,其中《背影》这篇散文我们都不陌生,并且文章所讲的背影有多方面的含义,整篇散文的语言艺术也非常耐人寻味,这篇散文体现了朱自清内心最质朴,最柔软的感情,表现了对父亲深深的爱和崇敬之情,本文重点对《背影》的主要思想内涵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然后对其运用的语言艺术形式进行了细致的阐述。

关键词:背影思想内涵;语言艺术;细节描写;质朴 一、前言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一篇优秀的散文,文章围绕着父亲的背影展开描写,表现了父爱的伟大,父爱与母爱不同,母爱是细腻的、温柔的,但是父爱与此不同,父爱无声而又严厉,但他却是最有力的,父爱是自己人生道路上的坚强后盾,但是朱自清先生的这篇散文改变了我们对于传统父爱的认识,父爱不仅仅是严厉深沉的,更多了一些温柔和细腻。朱自清先生回忆起父亲,用最朴实的语言生动的表现了父爱的细腻,对自己的无微不至,人生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当久未见面的父亲谈及人生生死,不禁让作者心生伤感,对自己没能一直陪伴父亲而感到内疚和自责。下面我们对于这篇散文的背影的具体含义和文章的艺术形式进行细致的探究。

二、对《背影》的思想内涵分析

本文围绕背影展开描写,纵观全文有四处谈及到背影,并且每一处的深刻含义都有不同,第一处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在作者与父亲两年没有见面的时间里,作者念念不忘的就是父亲在送他北上时在车站送别的背影,在文章的一开头谈及到祖母去世,这样的不幸,在悲痛的情境中,阔别重逢的父子之间的深沉情感相比较与母亲直白的爱显得更加的深刻,这里表现的是深沉的父子之情。

第二处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是父亲去给作者买橘子的情境,这些描写没有过分的渲染,没有华丽的辞藻,仅仅是很质朴的对当时的情境进行了描写,这样质朴简单的文字描写的却更是令人动容,表现的情感或许是更加浓烈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1f2b45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