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史上人性论汇总

2023-03-03 22:26: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国教育史上人性论汇总》,欢迎阅读!
人性论,教育史,汇总,我国



我国教育史上人性论汇总



一、孔子“性相近”

“性相近,习相远也。”孔子认为人的天性是非常接近的,后天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后天的教育使人变得千差万别。这一思想为孔子“有教无类”教育平等、教育普及的观念奠定了基础,正是因为天性的接近,所有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二、孟子“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性有四个善端:仁义礼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扩充善性,培养自己的善性。 三、荀子“性恶论”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荀子认为人的天性是本恶的,这种恶的天性导致了“争夺”“残贼”“淫乱”的不良社会风气,因此教育应当要“化性起伪”,改变人不良的先天本性,强调后天的良好因素的影响。

四、墨子“人性素丝说”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墨子认为人如一块白布,放到的青色的染缸之中就变为青色,放于黄色染缸就变为黄色。墨子十分强调

1 3




后天因素对人的重要作用,环境极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的发展。 五、韩非子“性恶论”

“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佚,苦则索乐,辱则求荣,此民之情也。”韩非子认为人都有好逸恶劳、“趋利避害”的特性。而韩非子认为要改变人之绝对“性恶”唯有借助法制教育强调严刑峻法,以法律手段来约束人的行为,使人不至于做出一些不良行为。 六、董仲舒“性三品说”

董仲舒认为人性有三品:“圣人之性”“斗筲之性”“中民之性”“圣人之性”之人凌驾于“中民”之上,天赋着“过善”之性,无所教育与培养问题。“斗筲之性”之人,其品性与行为的倾向为叛逆奸邪,无法导之以礼、劝其向善,只能通其“禁、防、诛、讨”,制止其为恶。“中民之性”之人则是教育必须关注的对象。因“仁贪二气,两在于身”,实施教育与否,结果必不相同,为此,应通过教育的奖善禁恶,引导他们朝善的方向发展。 七、王充“性有善有恶”

王充认为每个人天性之中都有三种成分:正性、随性、遭性。正性:“正者,禀五常之性也。”“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社会人应具备的五种道德品质。随性:“随者,随父母之必屯。”是受父母影响的结果,属人性的祖先遗传方面。遭性:“遭者,遭得恶物象之故也。” 母亲怀孕期间,母体内以及受外界环境不良刺激的影响,使胎儿各种不良。而一个人的天性是由这三者的综合作用导致的,与此同时,王充还特别重视胎教和儿童的早期教育

2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206644cbd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4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