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自由在高处》读后感范文二

2022-10-02 01:04: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自由在高处》读后感范文二》,欢迎阅读!
读后感,高处,范文,自由,最新

【最新】《自由在高处》读后感范文二

读罢>这本书感触颇多,作者熊培云围绕 自由 这一古老而复杂的概念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字里行间透出作者理性.独特的思考.阅读过程中我接触了很多新颖的观点,在此,我希望把自己关于书中所提 自由 的理解与大家分享.

社会每天都在发生牵动人心的大事,比如暑假期间媒体报道比较多的:达芬奇家具问题,挪威爆炸枪击事件,7.23动车追尾事件,方正县开拓团碑墙,王蒙打架离.故宫损坏哥窑瓷器等一系列事件.天天面对这样的负面新闻,难免会使任何一个有思想的人对社会的关切之情变为对问题的麻木,变为对问题的 习惯性接受 ,感到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是社会大背景所致,不是个人的关心与努力就可以改变.

卢梭曾说过: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处在枷锁当中.的确,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我们有许多自由被看得见,看不见的枷锁限制,但这并不是我们可以悲观地看待社会,消极地面对问题的理由.作者熊培云告诉我们:在枷锁当中,我们仍可以做自己生活的主宰者.因为 你即你选择 你的世界在于你的选择.许多的不自由都是自己施加的.

书中引述了一个前苏联笑话做了很好的解释:

Q:到了共产主义社会,还有没有警察? A:没有.




Q:为什么?

A: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人都学会了逮捕自己.

其实许多令人感到不自由,个人价值无法实现的时代,都会有那些 自我逮捕 ,他们曾经有改变社会的热情,但许多大胆的念头先被自己打消了,许多大胆的行为先被自己扼杀了,他们为自己戴上了许多枷锁,这些枷锁让他们认为自己的自由被社会限制了.更为糟糕的是,这些学会 自我逮捕 的人还会逮捕其他人,善良和友好的口吻劝诫他人,告诉他们不要胆大妄为.所以,一个人无论有多大地热情,多高的能力,都会被加以限制,他的自由也被别人戴上了枷锁.相比社会中实际存在的枷锁,这些自己的制造的枷锁才是最可怕的.因此,我们不要在不太自由的社会环境中,再给自己套上一个枷锁.要相信每一天都比昨天好,相信时代在不断前进.

书中提供了一种卸掉自己内心枷锁的方法,那就是打破思维定式,换个积极的角度看问题.比如书中写圣诞节不过是世界文化的一个小样本,不是所谓的 西方文化入侵 ;比如你只代表你自己,不需要自己强迫自己代表整个中华民族;比如火星文并不是对文字规范性的破坏,只是一种交流工具;比如新闻报道的大部分是负面新闻,但那只是对现实生活的部分取景,我们不能因此而对社会全盘否定 中还以全新的角度对很多生活中令人不快的事件重新作了解读.

当我们心中没有那么多的监视者,努力按自己的意愿做事,会惊喜地发现我们比想象中的自由.然后我们尽自己所能去冲破那些看得见的枷锁,对自己进行自救,每个个体的自救才会让整个社会从枷锁中脱离.柏林墙不也是在无数个东德人的


自我救赎中倒下了吗.如同书中提到的易卜生的话: 有的时候我真觉得全世界都像海上撞沉了的船,最要紧的还是救出自己.

读过此书,我最大的感受是自己的生活是可以自己选择的,对自由的向往是谁也无法剥夺的.而且我相信,每一个人为追求自由所做的点点滴滴,最终会凝成巨流,奔出山口,走向开阔的茫茫平原. 正如作者所说: 改变不了大环境,就改变小环,小环境改变了,大环境也会随之改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226a59331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7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