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中表年龄的词

2022-04-19 20:14: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文中表年龄的词》,欢迎阅读!
中表,古诗文,年龄

古诗文中表年龄的词

古汉语中有许多表示人年龄的词,有的年龄段还不止一个。了解、掌握这些词,对我们理解古诗文中人物的长幼很有帮助。 1.襁褓:婴儿的被子,也指背负婴儿的布带和布兜,后用以表示一个人的婴儿时期。王充《论衡·初禀》“昌在襁褓之中。(昌,指周文王姬昌。 2.弱息:弱,《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释之为“年少”;息,释之为“子女”《触龙说赵太后》中也说:“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孝。“年少”的“子女”,犹言“小儿”“小女”《聊斋志异·婴宁》“弱息反存,亦为庶产。

3.总角:古代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扎成髻,文人墨客借以代指人处幼年。《诗经·卫风·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4.垂髫:小孩子头发扎起来,下垂着,后成为“幼年”的代称。《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幼学:表示10岁。《礼记·曲礼上》孙颖达疏注:“今云十年(10岁)曰幼学。 6.束发:古代男孩15岁开始束发为髻,借指男孩15岁。《大戴礼·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六艺焉。

7.志学:表示男孩年满15岁。如孙过庭《书谱》“余志学之年,留心翰墨„„”

8.及笄:指女子15岁。笄,古代盘头发或别住帽子所用的簪子。及笄,女子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即成年。郑玄曰:“笄女之礼犹冠男也。《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而笄。 9.待字:指女子成年(满15岁)待嫁。因古代女子成年许嫁才命字。《礼记·曲礼上》“女子许嫁,笄而字。 10.中丁:表示青年。(中:16岁;丁:17岁)白居易《东南行》“大道全生棘,中丁尽投殳。

11.冠、弱冠、弱岁:男子20岁行冠礼,所以这三个词都指男子20岁。韩愈《送杨少君序》“初冠学于乡。《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崔垂林传》“弱岁,名升于甲乙。 12.而立:30岁。《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学,三十而立。鲁迅《阿Q正传》“谁知道他将到‘而立’之年,竟被小尼姑害得飘飘然了。 13.不惑:指40岁。《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陶潜《饮酒》“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捂成。 14.知天命:指50岁。《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韩军《洒向学生都是爱》“我已届‘知天命’之年了,在教学和科研岗位上拼搏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15.耳顺:指60岁。《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白居易《序洛诗序》“今寿过耳顺,幸无病苦。

16.花甲:亦指60岁。古代以干支纪年,六十年一个花甲子。常言“年逾花甲”

17.古稀:指70岁。古人由于生活水平不高、医疗不发达,寿命一般不长,活到70岁的很少,所以杜甫《曲江》诗云:“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18.从心:亦指70岁。《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太平广记·辛夤逊<人闲话>“年逾从心,犹多著述。

19..mào dié:指八九十岁。如“耄耋老人” 20.期颐:指百岁。如《礼记·曲礼上》“百岁曰期颐。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2618b5cf111f18582d05a4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