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广场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2022-05-18 12:02: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谈广场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欢迎阅读!
广场,创新,发展,文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谈广场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作者:祝红卫

来源:《群文天地》2012年第12

摘要:广场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形式,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跃广大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为群众文化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广场文化的所需与所求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使广场文化这一交融有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表现形式,面临着进一步创新与发展的境地。坚持改革,谋求发展,才能使广场文化在提高群众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艺术晶位,塑造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文化形象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关键字:广场文化;群众文化;文化形象;发展研究 一、坚持先导性,搞好广场文化的内容创新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作为群众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广场文化也无一例外地具有先进文化的先导性,这就要求广场文化要在内容上紧跟时代步伐,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高扬主旋律,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任务要求,大力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纵观广场文化的发展历程,它是随着城市的兴起而出现,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不同时期其发展特点各不相同。如果回避和漠视其现状,广场文化的艺术魅力就会枯萎,就难以造就一种与时代相匹配的文化氛围去吸引群众、引导群众;就难以面对新世纪的挑战,从而失去了繁荣与发展的历史机遇。因此内容创新,是广场文化先导性的具体体现,主要表现在: 1、思想内容要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为其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广场文化作为群众文化的前沿阵地,始终要以满足各阶层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为己任,不断充实和更新其内容,倡导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建构美好社会、保持社会稳定、维护社会安全。

2、表现内容要新。广场文化的宣教功能已毋庸置疑。新时期开展广场文化活动应从提高群众的艺术水平和科技知识水平人手,将有较大科技含量的文化活动引人广场文化,使广场文化在提高群众文化艺术修养方面,在普及科学知识教育方面,在促进自身身心健康方面,在加强民族团结、继承优秀民族民间传统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2010年举办大型国际间文化交流——社区文艺汇演、世界名典欣赏周、体育竞技表演、助残日演出、科普之夏开幕式、《党旗颂》——扬中市庆祝建党90周年群众歌会、扬中市百人工程优秀青年画展、影展、书法展等各类活动累计达60场次,使入夏以来的扬中文化广场始终处于浓浓的文化艺术氛围之中,广大群众深受其益。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坚持群众性,搞好广场文化的形式创新

群众性是广场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广场文化是否具有生命力的根本所在。传统的文化广场有以下几种类型:(1)演出型:即充分利用广场这一广阔空间,以文艺演出为主要形式,将舞台搬向广场,以满足更多观众的欣赏需求。(2)展示型:搭建临时性支架,开辟画廊或进行各种义务咨询。(3)庆典型:包括各种游园、庙会、迎春会等假日文化服务。从上述三种类型中不难看出,文化广场的人为因素很多,形式沉闷单调,缺乏新意,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的感官需求和审美标准。广场文化形式的创新要做到时代特征与民族特性相结合,审美情趣与艺术创造相结合,正确处理好时尚与传统的关系,要善于从干变万化的市场变革中,从扣人心弦的艺术共鸣中,挖掘深层次的东西,获取灵感,创造出独特新颖的广场文化表现形式,牢牢坚守住文化广场这一群众文化阵地。 三、坚持社会性,搞好广场文化的体制创新

广场文化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良好的社会基础,这些经验对今后的工作仍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广场文化要在新时期发挥作用,关键还要解决好运行体制等重要环节,以新思路、新方法处理好文化广场的归属、使用等问题,进一步保证广场文化的健康发展。

1.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文化广场的建设,要采取措施确保文化广场场地及设施适应开展广场文化活动的需要。文化广场无论交与谁经营。群众文化职能部门都应对其有一定的主控权,政府文化事业单位都应对其有一定的使用优先权,以确保文化广场不完全被市场经济所左右,确保广场文化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2.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优惠政策,广泛吸引社会各界力量,尤其是企业参与到广场文化的活动中去,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提高文化广场的使用率,以达到服务社会、造福百姓的目的,促使广场文化的良性循环。

3.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政府应鼓励社会与政府联合营建文化广场,并给予投资者以政策倾斜和优惠,使全社会都来为广场文化的兴衰出力。 四、坚持继承性,搞好广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十一世纪是不可预知的新时期,新事物不断涌现,信息化、全球化、知识经济化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广场文化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因此各级政府要更新观念,不囿于旧框框,以大作派、大手笔来发展广场文化。一切落后、保守的东西都最终要遭到时代的摈弃,批判地继承优秀的、传统的广场文化精髓,敢于和勇于对传统模式、思维定式和经验之谈予以否定,才能不断超越自我,树立起发展广场文化的积极心态。此外,打造好文化广场的品牌,也是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总之,实现广场文化的内容创新、形式创新、体制创新和可持性发展是今后相当一段时期里值得我们每个群文工作者认真探索和思考的问题,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实践、探索和总结,就一定能使广场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光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27f0196f6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c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