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导课运动会上的那个瞬间》教学设计

2022-04-13 18:36: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写作指导课运动会上的那个瞬间》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教学设计,运动会,瞬间,那个,写作



课程名称 授课人 教学对象 一、教材分析



《写作指导课:运动会上的那个瞬间》教学设计

写作指导课:运动会上的那个瞬间 朱雪骊 八年级

学校名称

闵教院附属梅陇实验学校 语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沪教版语文教材中不设“写作”课程及序列,因此写作教学的内容及课程均由语文教师自行设计实施。本课是有针对性的“以班为本”的由教师自行设计的写作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源均由学生、教师共同建设。 二、教学目标及难重点(知识与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目标:

1.通过照片欣赏、随笔交流,重温并再现运动会当天的所见所感。 2.学习整合多种描写方式,再现运动会上难忘而动人的瞬间。 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描写方式来描写运动会上的某个瞬间。

教学难点:整合多种描写方式,使所描写的瞬间更加细腻、动人。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通过“运动会上的那个瞬间”的情境导入,播放本届运动会上学生们参加各个项目的照片集锦,激活学生的回忆与联想,将学生的记忆“镜头化”,利于并易于学生进行画面的描绘和再现。

课前布置学生进行“运动会上的那个瞬间”的百字随笔的写作,引导学生再现自己的难忘瞬间,从中有方向地挑选出与本课写作指导目标落实密切相关的若干随笔,提示学生通过寻找“增长点”,从而体会到描写的重要性,并学习整合使用多种描写方法,生动形象地再现自己记忆中的画面。 四、教学环境及设备、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网络环境,人手一机 学生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资源:课件、学生优秀百字随笔若干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1.情境预设:

播放照片——本次运动会上八1班同学们的精彩照片。



2.学生展示: 请三位学生进行交流

备注:其中陶晨航和廖欣所描写瞬间恰巧与照片内容相对应;而潘安所描写的瞬间没有在照片中出现,但是写得非常生动、吸引人。

学生活动 媒体设备资源应用分析

多媒体课件(微视频)《运动会上的那个瞬间(学生版)

环节一:

情境导入,重温瞬间。




3环节小结: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可以使描写更加细腻和生动。 人物描写:身为运动员的“我”:心理活动;身为观众的“我”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言描写、外貌描写等等 场面描写:运动会上的热闹场面

环境描写:运动会当天的自然环境

被选中的学生当众朗读、交流自己的作品,其余学生倾听,随后对他们的文章进行赏析,从描写的角度入手来谈自己的体会。

环节二:

整合描写,聚焦瞬间。

1.情境预设:

出示一张拔河比赛的照片,请学生们仔细观察拔河比赛的照片,回忆比赛当时的情况。

3.环节小结:将各种描写方法适当地整合起来,正面描写的同时进行侧面烘托,会使我们的描写更加细致而全面。



2请三位使用不同描写方法来描写拔河比赛的学生,来交流自己的随笔 思考:

①三位同学的小随笔各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②如果要加工成为一篇700字作文,们还有哪些“增长点”?

备注:三篇随笔各有亮点:艾晓琳(对黄俊伟的人物描写、对作为观众的自己的描写)、张倩(失败时的场面描写)郁雯婷(当时的环境描写和作为运动员的自己的心理描写)

本课的课件。

环节三:

聚沙成塔、再现瞬间。

作业布置:

700字作文:《运动会上的那个瞬间》

思考:

为自己的小随笔设计“增长点”思考自己作品中的描写是否全面,如何整合多种描写来把自己的小随笔扩充为一篇好作文。



六、教学评价设计

1.事先准备的学生随笔,均出自本班学生之手,是原生态的资源。能被选中作为学案的一部分,本身已经是

对这些学生作品的正面、肯定的评价。

2.在学生朗读自己的随笔后,请班级同学进行评价,并提供意见和建议,这是本课评价的一部分。

七、课后反思


我觉得本课最为出色的亮点应该有两个:

第一、是我的PPT课件。课件全部由本班学生在校运动会上的真实图片材料经过我的设计后制作完成,效果非常好,让孩子们立刻进入了回忆的兴奋状态。这个环节的设计目的就是“再现”——回忆和联想起当时运动场上的自己和别人,等到下个环节进入优秀语段欣赏时,学生就会下意识地进行对照,看他人描写的是否到位。所以这个环节直接决定了整堂课的气氛,学生的关注度以及最重要的他们脑海中对过往经历的再现,这次的多媒体课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可或缺、不可取代。

第二、是我选择的那六个语段。上课前,请学生们写了百字随笔,就是描写运动会上的一个瞬间的,要求在200-300字。在批改中,我发现了这六块璞玉,它们各有所长,前三篇重在“再现”:其中陶晨航和廖欣所描写的瞬间恰巧与照片内容相对应,所以我就将照片和文章对照来给学生们赏析;而潘安所描写的瞬间虽然没有被拍摄下来,但是他的描写非常生动、吸引人,这就是“甚于再现”了,更加看出笔者的水准。在描写“拔河比赛”的几篇作品中,艾晓琳注重对运动员黄俊伟的人物描写、对作为观众的自己的心理描写;张倩注重失败时的场面描写;郁雯婷则注重当时的环境描写和作为运动员的自己的心理描写,她们三人的作品互为补充,正好印证了我的教学主题“聚焦瞬间、整合描写”。因此,我对自己这堂课的“语用筛选”是非常严肃缜密的,经过细致的思考和推敲,绝对不仅仅是让好的作文得到展示。



通过这堂作文课,我对自己将来的研究心里有了期许和希望。素来开课,极少人选择作文,不外乎“怕”而已,就是因为不知道学生能写出些什么来,才觉得害怕吧!还有就是不知道自己应该教什么,而困惑吧!虽然我的尝试还是非常粗浅,但是我知道,我这步走对了。课后,孩子们修改的文章好极了,看得我很感动。他们还来向我讨要我做的PPT,在课间的教室里播放了一遍又一遍,这也让我感动!要孩子们敢于表达,第一是找到他们的兴奋点——真实的生活,然后才会有后面的种种精彩。

此外,我还有很大收获的是,我发现“运动会的那个瞬间”还可以“一题多教”——选材、立意、描写,都可以成为教学内容,真是一个宝库。希望日后的每次活动,都能发掘出那么多的好作品。长此以往,孩子们不会害怕写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289edb66a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f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