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绘本《老鼠阿姨的礼物》说课稿

2022-08-18 04:56: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班绘本《老鼠阿姨的礼物》说课稿》,欢迎阅读!
小班,阿姨,老鼠,礼物

小班绘本《老鼠阿姨的礼物》说课稿



小班绘本《老鼠阿姨的礼物》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故事中四位神态各异的小动物一下子吸引了读者,憨厚的小猪、可爱的小兔、机灵的小松鼠和调皮的小青蛙,他们急切地奔向远处,他们会去干什么呢?老鼠阿姨端着一大盆礼物,向前倾斜的身体、亲切和蔼的笑容,立刻打开了孩子想象的闸门。原来,老鼠阿姨就像平日里爱我们的妈妈、阿姨,她正准备送礼物给客人们呢!

打开故事的封面,只见一个精神紧张的小兔子撅起屁股,弯着身子,两手紧握大大的礼物盒,贴近身边仔细地听,这将小兔急切的心理活动一览无遗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的好奇心立刻随之被激发出来。他们也急切地想知道,盒子里是什么呢?让我们跟着小动物们一起猜一猜吧!由此拉开了故事的序幕。

接着,老鼠阿姨为小动物们蒙上眼睛后,小动物们都在晃动着礼物,急切想知道礼物会是什么呢。画面中小动物的神态激发了读者的思考。小动物们用了什么好办法猜出盒中的礼物呢?这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为读者提供了间接刺激五种感知觉的机会。

二、说设计意图:

3岁幼儿正是各种感知觉器官均衡发展的良好时机。他们已经开始利用感知觉作为认识世界的手段,感知觉器官随着与外部环境的接触逐渐发育精细。

幼儿在生活中对声音的认知和经验的积累为他们五种感知觉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幼儿听着简单的故事,理解身体各部位的作用,以五种感知觉为基础进行猜测,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及创造力。

三、说目标:

目标有两点:一是仔细观察图画,了解人体的各个部位,说说动物们运用了身体的哪个部位。二是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理解身体各部位的作用。

四、说活动准备: 1《老鼠阿姨的礼物》的ppt课件。

2、教具:小兔、小猪、小松鼠、小青蛙形象图片各一张;小兔耳朵、小猪的鼻子、小松鼠的手、小青蛙的嘴巴各一个;故事的标题;自制的糖果一个。一个大礼物盒,四个小礼物盒;文字“听”“闻”“摸”“尝”。




3、事先请家长为每个幼儿准备好一份礼物,并做好保密工作,不让幼儿知道。

4、各种味道的糖果若干。

五、说教法学法:

在教法上,主要采用了提问法和图片演示法。活动一开始,老师就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引导幼儿从动物的表情、动态上加以理解。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复述故事时主要采用了图片演示法。

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观察法、讲述法。

六、说反思

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能仔细观察画面,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思维至始至终处于积极的状态中,在复述故事的环节,老师改变了常用的从头至尾复述的方法,运用了形象生动的小动物图示法,启发幼儿回忆故事、复述故事,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活动的最后环节,当每个幼儿收到了一份礼物时,他们真是欣喜若狂,并运用刚学到的“听”“闻”“摸”“尝”等办法进行了探索,体验了快乐。

在四个小动物运用了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索后,让幼儿猜测礼物是什么时,如果能再多给幼儿一点时间讨论就更好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2c15128b9f3f90f77c61bb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