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2023-01-07 04:05: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欢迎阅读!
价值规律,基本,内容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是什么?基本内容:①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②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格=价值,不是指每一次交换都相等,它只能存在于多次交换的平均数中)(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的作用是什么①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②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③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如何建设我国的民主政治?①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②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不照搬西方的政治模式。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④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为什么我们要反对台湾独立?①领土和主权是国家构成的基本要素,主权对外具有独立性。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不容分割。中国拥有对台湾的主权自古以来就没有改变过,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②国家的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是关系到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和民主尊严的重大原则问题。维护国家统一是公民的基本义务。③所以对任何旨在制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言行,我们都要坚持反对。(结合上两题试一试 为什么说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的最敏感问题?)

为什么要实施依法治国方略?①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②有利于国家权力真正体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③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④有利于提高国家机关的工作效率;⑤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

如何推进依法治国?①始终坚持党的领导;②立法机关要加强立法,完善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立法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依据);③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④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⑤要完善法律监督体系,加强执法监督工作;⑥要切实做好普法工作,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为依法治国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⑦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为社会保持良好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

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卖方市场 供过于求,价格降低---------买方市场


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价值量是指单位商品价值大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社会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

一、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1、政治:诸侯争霸,实现局部统一;分封制逐渐瓦解,封建制度逐步建立。2、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提高;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建立。3、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各民族逐步融合。4、文化:哲学思想流派纷呈,百家争鸣;文学艺术,百花竞艳;科学技术,世界领先。

二、秦汉时期(公元前221220年):封建社会初步发展的时期1、政治: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的建立巩固时期。2、民族:华夏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初创时期;在北方,汉族政权同匈奴族关系复杂;同西域各族开始发生密切关系和文化交流;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初步开发和管辖阶段。3对外:中国与朝鲜、日本、西亚和欧洲的交往开始以贸易往来、使节往来和技术交流等形势发展起来;“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大秦开始交往。4、文化:统一性和多样性结合;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水平居世界领先;气势恢宏。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封建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江南经济有了较大发展。1、政治:秦汉以来封建的大一统局面被打破,其间虽有西晋的短期统一,但分裂是这一时期政治的主要特点。2、经济:江南经济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3、民族: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大融合。4、文化:体现民族融合特色;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进一步发展;科技成就突出,在数学农学、医药学和地理学等领域取得新成果。

四、隋唐时期(581907年):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1、政治:封建社会第二个大一统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时期。2、经济: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发展;赋税制度出现重大改革。3、民族:隋唐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民族政策开明,民族关系空前融洽。4、对外: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举;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对日本、朝鲜政治制度影响深远。5、文化:全面繁荣;兼收并蓄;世界领先;影响深远。

五、宋元时期(9601368年):从分裂割据若干民族政权并立逐步走向统一,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封建生产方式逐步向边疆地区扩展。1、政治:从分裂割据若干民族政权并立逐步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发展阶段。2、民族:民族政权长期并存;出现了又一次民族融合;少数民族封建化;形成新的民族。3、文化: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科学技术方面有突出发展,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理学产生、宋词和元曲的繁荣、世俗文学的出现是这时期文学发展的特点;少数民族文化同汉族文化进一步交融。

六、 明清时期(13681840年):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封建制度逐渐衰落。1、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我国辽阔的版图在清朝前期最终奠定。2、经济:封建经济发展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赋税制度进一步改革,人头税逐步废除;资本主义萌芽出现。3、民族: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4、对外:由较为开放走向闭关锁国;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矛盾尖锐,发展为侵略与反侵略斗争。5、文化:承古萌新;在思想领域,产生了反封建民主思想;在科技领域,中国虽仍在传统科技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在近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则明显落后于西方;在文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2e7be25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5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