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生的故事

2023-03-06 13:31: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体育生的故事》,欢迎阅读!
故事,体育

走近一个文体双全的你

——访体育部学生张洋

采∕编 苗飞飞 吕东洋 王梦华

一个埋头脑力的人,如果不经常活动四肢,那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



——列夫·托尔斯泰 体育精神代表着拼搏、进去、坚持到底,永不放弃。当你踏上体育场的那一刻无形中你就被这种精神所带动。每一次你完成对自己的超越时,再回头看看自己走过路那不正是对体育精神最好的诠释吗?

体育生,即体育特长生。它是国家为了加强学校的文化体育建设而产生的一个相对比较特殊的群体。国家教育部专门制定了普通高校体育生招生政策。体育生在高考录取中会有一定的分数照顾,这为有一定体育特长的学生进入大学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正因为这样包括北大清华在内的全国众多高校里都出现了体育生的身影。山东工商学院作为一所以经管类为特长的综合大学,为了加强学校的文化体育建设,在学校建校初期就已经开始招收体育生。赛场是体育生的展示自己的舞台,台上他们尽情演绎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台下,台下他们为了自己的梦想,甘心抛洒汗水努力训练。只为在夺得金牌那一刻已经凝结成隽永的荣耀。走近体育生,走近他们的内心世界,风一样的他们却有松一般的性格。

体育部是个大家庭,张洋也是这个家庭的一员。张洋来自山东枣庄,是体育部11级的学生,所修的体育项目是400米,他现在已经是国家二级运动员。初见张洋,器宇轩昂的他让人眼前一亮,他身着休闲服装,高高的个子,炯炯有神的眼睛,浑身散发着朝气和力量,感染着周围的人。

最初的那个追风少年

在张洋自己看来,成为体育生是顺理成章的事。因为他从小喜欢运动,并渐渐地成为他的一种习惯,他尤其喜欢足球和篮球。到了高中,他决定去走体育这条路。一开始父母有些顾虑,他们认为:体育,是条不归路,对未来没有保障,训练也很辛苦。张洋说:“我记得当时父亲对我说‘路是你自己选的,既然选择了就要走下去’作为体育生大部分的时间自然是在训练中度过,每天早上四点钟起床,五点半之前到达运动场地,一天的训练就开始了,而训练中的辛酸苦楚只有自己真正懂得。因此,与朋友们相聚的机会少了,甚至被认为是他变了,和朋友们的感情淡了。在当时不会有人明白他为什么会是变成这样。他默默的去忍受这一切,因为他知道过多的解释没有意义。他始终告诉自己成功的路上只有自己努力坚持才能到达光辉顶点。

踏上了梦想的路,为了山顶的美景,总要错过沿途的花香,总要去披荆斩棘。

前行的路上,周围瞬间黯淡了颜色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而这“十年功”里,充斥着汗水、迷茫和伤痛。张洋说:“训练中最严重的受伤是在高三下学期,由于那时高强度的训练,肌肉长期处于高负荷的状态下。就好比绷紧的弦时间长了总是会断的,在面临高考的关键时期他大腿肌肉严重拉伤。此时,受伤的不止是他的腿,还有他的心。因为高考已经临近,严重的伤病已经是他与那一年的高考无缘。不能参加高考他在思考自己的人生,是选择复读一年,还是选择就业呢?那段时间张洋自己也在举棋不定。培养张洋多年的高中教练也看出了自己爱徒的心思。一天她把张洋叫到田径场,什么也没说就让他坐着看师弟们训练。整整一个下午张洋都是静静的坐着没有


说话。看到师弟们训练他好像看到了以前那个为了理想奔跑的自己。也就是那个下午他感觉到田径场是自己的精神寄托,离开了这里他将变成一个“行尸走肉”想到这他决定复读一年,他说:虽然不像刘翔一样能奔跑在奥运会的跑道上,但是他可以奔跑在自己梦想的道路上”

体育生,体育兵

第二年张洋终于如愿以偿的考上了大学,来到了山东工商学院。教练的要求很严格,洋说:“必须按时到达训练场地,没有任何理由迟到;没有‘不’,只有绝对服从命令,几乎是半军事化的训练。”除了极强的时间观念外,“赛道心理”也深深影响了张洋。他说,既然代表学校出来参加比赛了,就要全力以赴,展现竞技体育的精神。我可以没有成为冠军,但会向冠军努力。“体育精神”“赛道心理”已经和他的思想融为一体。

点点滴滴里的情谊

体育部的学生只有有一百多人,分为五个班。虽然人不多,但是张洋认为,体育部是“势单力厚”,大家很团结,集体主义很强。当有人去参加比赛时,大家都会为兄弟们到场地呐喊助威;每逢佳节,部里班里也会组织联欢会,让身在异乡的他们找到感情寄托;张洋有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体育部任何一个人面临困境的时候他不会感动孤单,因为体育部所有人都站在他身后支持他。

在体育部这个大家庭里,老师、教练都像是他们的家长。张洋说:“每一个老师都是自己梦想道路上的引路人。自己点点滴滴的成长都力不开各位老师的。

这些,都是生活里点点滴滴的小事,但正是从这些小事里,有最真挚的情,最朴实的心。

有了梦想,总要给自己一个交代

初入大学,需要得到教练的认可,就必须完成教练布置的任务。张洋不但在训练上毫不松懈,而且他始终把学业放在重点位置,所以,他多次获得奖学金,并被评为“三好学生”他也喜欢写文章,他的论文在杂志《经营管理者》上发表过,图书馆二楼和三楼也是他常待的地方。

谈到对未来的规划,张洋说,不可能在体育这条路上走一辈子,毕竟自己不是职业化的运动员。要先努力学习“武装”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把又硬又锐利的刀。当你足够优秀的时候,你的选择就会足够多,到时,广阔的天空才能任由自己飞翔。

我想,这也正是他体育精神的一种体现,全力以赴,永不服输。也正如他自己说的,有了梦想,总要给自己一个交代。

请摘掉有色眼镜

当和张洋谈到有许多人对体育生的不解和偏见时,张洋说:“之所以有偏见,还是因为不了解。对于普通的学生,大家是普通化看待,而对于体育生,大家却是‘拿着放大镜’去看。他讲了一个让他心里特别不舒服的一件事:在一次公共基础课上,有几位同学迟到了,老师很生气,就直接找体育部的班长问是怎么回事。张洋作为班长站起来说:“老师,这不是我们班的学生!”老师之后就没再说什么。可是这让张洋心里很不是滋味,因为普通的学生都有迟到、打架的现象,在人们看来这没什么,但是体育生有这样的情况时,很多人就会“浮想联翩”

他说,也许大多数人都认为体育生“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但实际上体育生更偏向于直接化的解决问题,不喜欢扭捏,讨厌做作,不拘小节。比如与人发生口角,体育生不喜欢用“女人”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当对方说出污言秽语他们通常不会反唇相讥,而采取直接化的方法解决问题。可能是体育生们已经习惯了运动场上简单率真。张洋说:“这是体育生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3010a61cc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1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