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课堂”在应用数学选修课中的应用研究

2022-03-21 05:32:4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雨课堂”在应用数学选修课中的应用研究》,欢迎阅读!
应用数学,选修课,课堂,应用,研究

雨课堂在应用数学选修课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与教育的融合日趋深入,智慧教学将会更加普及。基于雨课堂的教学软件,通过手机端软件将教师与学生紧密联系起来,实现课上与课下实时交流,起到了混合教学工具的作用,使教学更加丰富。雨课堂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表明,该软件设计人性化、智能化,教师、学生交流互动更加畅通便捷,对学生的监管有力,有效联结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减少时空限制,并在《应用数学》选修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展实践,优化了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效率和积极性提高。

关键词:雨课堂;应用数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911-044-02

一、引言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18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29亿,全年新增网民5653万,互联网普及率达59.6%,较2017年底提升3.8%。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全年新增手机网民6433万;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2017年底的97.5%提升至2018年底的98.6%,手机上网已成为网民最常用的上网渠道之一。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2.01亿,较2017年底增加4605万,年增长率为29.7%;在线教育用户使用率为24.3%,较2017年底增加4.2个百分点。手机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1.94亿,较2017年底增长7526万,增长率为63.3%;手机在线教育用户使用率为23.8%,较2017年底增长8.0个百分点。在线教育直播以一对一、一对多、双师课堂等方式满足用户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让教师和学生突破时空限制实时互动,进一步扩大教学覆盖范围,推动在线教育的普及和深化。雨课堂混合式学习工具,使用更加简捷方便,不用安装额外得APP,受到学生得日益喜爱。 二、雨课堂的使用及特点 1、雨课堂的使用

多媒体教室及教师端电脑上完成雨课堂下载安装后,电脑端Power Point顶端工具栏中出现雨课堂字样,之后教师与学生都需通过智能手机关注雨课堂信公众号。教师开课,创建虚拟班级与课程,学生通过扫码或输入邀请码方式加入班级。教师上课时通过使用PPT,选择雨课堂开始授课,学生可以在手机端对正在上课的课程进行同步时时更新学习。

课前,教师通过雨课堂PPT、视频、资源网站等自学材料推送到雨课堂课班级上,学生通过手机端提前学习,帮助学生课前预习;课中,教师可发布随机任务、测试题、PPT等,学生可签到、接收任务,对于不理解的内容可进行疑问反馈;课后,教师可进行课后答疑,教师通过雨课堂的数据采集功能查看学生学习情况,推送练习巩固以及资源收集等。雨课堂科学的方式将课前、课中、课后的各个教学环节涵盖贯通,基本满足了教师对教学全周期的数据采集需要,满足不同学生对各环节的学习反馈,从课前预习,课堂互动到课后巩固等,以简单易用的方式为师生互动搭建了完美的桥梁。 2、雨课堂的特点

雨课堂是学堂在线与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共同研发的智慧教学工具,旨在连接师生的智能终端,将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环节都赋予全新的体验,目的是全面提升课堂教学体验,让师生互动更多、教学更为便捷。雨课堂将信息技


术手段融入到PowerPoint和微信,在课外预习与课堂教学间建立沟通桥梁,让课堂互动永不下线。使用雨课堂,教师可以将带有MOOC视频、习题、语音的课前预习课件推送到学生手机,师生沟通及时反馈;课堂上实时答题、弹幕互动,为传统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提供了完美解决方案。雨课堂科学地覆盖了课前-课上-后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为师生提供完整立体的数据支持,个性化报表、自动任务提醒,让教与学更明了。教学管理方面,无需大规模资金投入,只需利用普通多媒体建设和网络支持就能开展雨课堂。学生对课前预习中的难点课上可以着重学习,课堂讲授中不理解、疑惑的部分可以点击不懂,教师利用管理界面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随时调整教学策略,进行针对性的教育雨课堂应用能够覆盖整个空间,包含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答疑、测试、作业等,只需要有网络和终端的支持,就能实现教与学的时刻进行。对于学生而言,只需要有智能手机,通过微信扫码,就能进入雨课堂学习与交流。 三、雨课堂在应用数学选修课中的实施 1、目前教学面临的问题

应用数学是一门比较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解决科学问题也有着实际意义。高校应用数学教学知识本身存在一定的抽象性,而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套PPT和一本教材组成,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缺乏知识探究的过程,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应用数学选修课程,涉及的专业较多,学生层次和水平有一定差别,专业要求也不尽相同,对于传统教学方式,教师难以兼顾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课程教学内容较多,有时受到课程时间限制,仅通过课堂学习无法全部完成学习任务。课前与课后学习较难跟进和掌控,教师无法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质量。雨课堂的教学过程考虑个性需求,简单易用符合学习者的高端需求。

雨课堂管理平台数据能够覆盖整个学习过程,同时各环节还能形成如签到、答题等个性化报表,为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提供学习数据,这样就能对动态的数据进行教学分析,然后教师制定有效的方法与策略,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2、基于雨课堂的教学活动设计 1)课前活动

电脑端安装好雨课堂,PPT上就可显示雨课堂插件,可以编辑课件。在网页端或手机端微信扫码建立相应的授课班级,将制作好的课前预习资料一键发布到雨课堂,发布学习任务及要求。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目标,对完成任务需要的知识进行了解。完成知识自学后可以进行课前预习测试,并利用聊天工具与教师进行沟通,进行知识的探索与研究。教师通过雨课堂统计的数据了解学生是否完成了学习要求,并督促学生进行学习准备。根据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班级学生预习中标注的难点、交流的问题,准确掌握各授课班级学生的自学情况,进一步制定课堂讨论的问题点,规划好不同班级的学习需求。 2)课堂活动

课堂上,教师打开PPT,通过手机微信扫码开启雨课堂授课,发布课堂二维码,学生登录相应班级进行签到,所授课程知识同步到学生端。根据课前收集的学生预习难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学生也更有目的性的接收知识。教师所授知识均同步到学生端手机,学生课上、课下都可查看,减轻学生课上记笔记的压力,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理解知识上面。对于重难点,教师可以发布试题、练习题等测试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学生可以通过弹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


点,很多不喜欢当面回答问题的学生更愿意以这种形式参与学习,可以避免部分尴尬。学生协作学习,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加以引导,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参与性,弹幕、投稿、课堂红包、随机点名等功能,即使是大班教学也能保证人人都能发言,还可以通过发红包予以刺激和鼓励。授课结束后,教师可根据雨课堂提供的相关数据反馈如课堂人数习题数据等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以便对之后的教学内容作出适当调整。对于理论逻辑性强,相对枯燥的理工科课程而言,雨课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效率。 3)课后活动

教师可通过雨课堂发布公告功能布置课后任务,推荐相关资源网站等拓展学生知识面,学生可以根据已推送的PPT和其他资源进行复习巩固和笔记整理。主客观题、投票题,附件作答、拍照上传、语音回复等多种提交作业的方式,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专业学生的作业需求。针对《应用数学》这门课程理论性较强的特点,教师可以在教学环节结束后准备一些具有较强针对性的练习题,丰富练习题形式,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通过系统反馈的数据,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了解作业完成情况,展开有效的课后答疑辅导。 四、结语

雨课堂平台借助手机微信开展混合式教学,简单易用,全景的数据驱动,利于师生间的互动,提供的课前、课中、课后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数据分析,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有效改善课堂学生低头却不学习的情况,为整个课程教学的不断改进提供支持。但是在应用雨课堂平台时,课堂互动时间要有严格规划,要注意各教学环节设计。 参考文献

[1]罗静.基于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思考[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2):78-79.

[2]张华文.高校移动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J].青年与社会,2019,(4):76-77.

[3]田玉兰.基于雨课堂视角下的翻转课堂对会计人才培养研究[J].经济研究导,2019,(17):101-102.

[4]顾晓薇.雨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J].高教学刊,2019,(14):87-89.

[5]陈秀.应用型本科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数学2012,(1):5-9.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301228f09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8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