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怎样演变成清明节

2022-04-06 10:44: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寒食节怎样演变成清明节》,欢迎阅读!
寒食节,清明节,变成,怎样

清明节可指二十四节气中之“清明”或指民间祭墓的节日。节气是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特定的纪念意义。从节气来讲,清明在农历的三月,相当于公历的45日左右。每到清明,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清明”于古代农业生产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清明若作为节日,则与纯粹的节气有所不同。中国人相当重视慎终追远和追根思源,早于西周时已有祭墓之俗,至唐已遍及贵族士庶,并将拜扫的日期定为寒食节,后逐渐与清明合而为一。



清明节一说是由古代的寒食节演变而来。寒食节的日期在冬至后的105天或106天,南北朝以前曾是隆重的节日。寒食节的来由,据说一是承继了上古时代周代仲春之末,由警告人民小心火烛,演变成禁火的习俗;二是说祭奠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重臣介子推,因他遭火焚而死,晋文公乃下令老百姓禁止生火举炊,并得事先准备好食物,在禁火期间吃这种冷食物,即所谓“寒食”,此后习俗相沿便发展成为寒食节。因北方地区初春之时仍相当寒冷,历史上寒食禁火的时间有的更长达一个月之久,古时老小病弱者多不堪寒食,影响民众的身体健康,故历史上提倡禁绝寒食的也不乏其人,如三国时代的曹操和北魏孝文帝等,寒食节亦于唐以后逐渐式微。



清明由节气之一发展为民间祭墓的节日,就是注入了寒食禁火、扫墓等习俗而成的。朝大诗人杜牧《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形象地记述了人们上坟归来时的心情。除祭祖扫墓外,民间还有春游、踏青、植树和插柳等习俗,至今仍为民间所重视。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308dc55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2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