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与词的区别 2

2022-04-13 19:15: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诗与词的区别 2》,欢迎阅读!
区别,谈诗与

浅谈诗与词的区别

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王国维

诗与词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之一,在中国历史文化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诗与词联系紧密,却各有特色。王国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的论述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诗与词的区别。

词在形式上容易形成一种要眇宜修的美。词在形式上有许多参差错落,精致曲折的变化,这也是词之所以有要眇宜修之美的形式上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在诗里边不能表达的感情,能在词里边表达,可是“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也有诗里能写的,词里不能写,像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诗所写的内容无所不包,可以发议论,可以抒情、可以纪事,什么都可以包括,而词一般只是写景抒情,所以说是“诗之境阔”至于“词之言长”不是说词的篇幅长,也不是说词的句子长,而是说词给人的回味,词的韵味悠长。事实上,诗与词还在其他方面有区别。 首先,诗词和音乐的关系是不同的。中国古典诗歌从一开始就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但是诗最终与音乐分离,并且在与音乐分离之后,走向了自己的成熟和繁荣。而词是在音乐的土壤中萌芽产生的,音乐性是词体文学的最基本特征, 即使在南宋词不再完全入乐歌唱,而成为一种新的韵律诗歌后,它仍是要按照词谱所规定的韵律乐调填写,音乐的烙印依然是不可抹煞的

其次,诗与词在外部形式上的差异也是十分明显的。外部形式的差异表现在句式、句法、韵律、对仗等方面。首先从句式上看,格律诗句式整齐划一,词的句式则参差不齐;诗有律诗和绝句,七言和五言之分,格律诗句式整齐划一,古诗长短随意。如柳宗元的《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烛。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为七言诗; 王维的《送别》“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闻,白云无尽时”为五言诗。

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并且词有词牌,词在每种词牌名下有固定格式,每句几个字都有要求。《南歌子》的一种词牌格式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例词:温庭筠 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如梦令》的词牌格式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叠句),仄仄仄平平仄。(例词: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其次,诗词的句法也有很大不同,格律诗句法相对固定,词的句法却灵活多样;再次,诗词的押韵规则也不一样,格律诗只用平声韵,一韵到底,隔句压韵,首句可压可不压;词平仄通压,中间可以换韵,韵脚疏密不定;最后,诗词的对仗规定也不很不相同,格律诗第二、第三两联必须对仗,而词的对仗却灵活得多,没有统一的要求。

再次,诗与词在题材内容上也有所差异。“诗言志”(多写家国之事、人生沉浮)“词言情”(多写风花雪月、男女之情)。诗以社会性的群体情感为主,词以作者个体的自我情感为主。诗在题材上比较偏重政治主题,以国家兴亡、民生疾苦、胸怀抱负、宦海浮沉等为主要内容,抒发的主要是社会性的群体所共有的情感,如谭嗣同《狱中题壁》一诗中“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而词在题材内容上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以描写男欢女爱、相思离别为主,抒发的大多是作者个人


的自我情感。词大体上可分类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的词,其风格是典雅涪婉、曲尽情态;象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是情景交融的抒情杰作;豪放词作是从苏轼开始的,如苏轼的“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使词从花间月下走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最后诗与词在风格也有明显的差异。“诗庄词媚 :即使题材内容相同的作品,所呈现出的风格也大相径庭,诗的情感表达偏于庄重;词的情感表达偏于妩媚;“诗显词隐”:诗的情感表达偏于显豁明朗,词的情感表达偏于含蓄蕴藉。“诗刚词柔”:诗的情感表达偏于刚劲明快,词的情感表达偏于柔婉细腻。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诗的境界开阔,词的境界狭深。(例 唐诗:(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的豪情壮志表达在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鸿图的意境中。宋词:《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企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纡细心态。“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里伤春的感情胜于惜春的感情,含着淡淡的哀愁,情调是低沉的。

诗与词虽然联系紧密,但在韵律上、形式上、句法上、题材内容上、以及风格上,诗与词还是有着区别的。诗与词的区别在读者细细品读唐诗与宋词时便会十分明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30f256827284b73f242503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