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拓展阅读

2022-07-04 02:35: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拓展阅读》,欢迎阅读!
世界地图,引出,拓展,发现,阅读

X射线的发现



当我们去医院检查身体的时候,医生常常要给我们做X光透视。

X光是一种看不见的射线,它的穿透力非常强。它能穿过我们的心脏,穿过肺脏,却穿不透我们的骨骼。当我们站在透视机前时,医生从透视机的荧光屏上,可以看到我们身体器官的轮廓:骨骼是白色的,心脏、肺脏是暗灰色的。如果哪个部位有病,就会出现特殊的阴影。

瞧,X射线就是这样一种奇妙的射线。它是德国科学家伦琴最先发现的。 伦琴17岁时离开学校后,他坚持自学,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几年以后,他又获得了博士学位,当上了一名大学教师。

1895118日晚上,伦琴离开实验室回家时想起忘了关电源,便转身回实验室。一进门,他就直奔电源的方向。忽然,他看到桌上有什么东西在闪光,走近一瞧,原来是一张感光纸。

伦琴知道,感光纸是不会自己发光的,只有受到光照时,它才能放出幽幽的冷光。他感到奇怪:房间里没有开灯,哪里来的光呢?黑暗中,伦琴开始搜索可疑的发光物。找来找去,他的目光停留在放电管上。他关掉了放电管的电源,那幽幽的冷光立刻消失了。

“哈,原来是你在捣鬼!”伦琴一把抓住放电管。他注意到放电管外面包着厚厚的黑纸。“就算是放电管发光,也不会穿透黑纸呀!”伦琴感到疑惑,“难道说,放电管放出了能穿透黑纸的射线?”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

从那以后,伦琴整天守在实验室中,白天黑夜地反复试验。他终于发现,放电管确实能放出一种神奇的射线。这种射线不仅能穿透黑纸,还能穿透厚厚的书,穿透木头,穿透玻璃,穿透铁,穿透铜……它有着极强的穿透力!

伦琴把这种奇妙的射线叫做X射线。

一天,伦琴的妻子来到实验室,伦琴请她帮助按住底片。他的妻子伸出手,压在包底片的黑纸上。伦琴用放电管照射了一会儿,便去冲洗底片。当他看到冲洗好的底片时,惊讶地张大了嘴:底片上出现了人手的骨骼!那是他妻子的手,无名指上还有戒指的影子。

这样看来,X射线能穿透人体,但不能穿透骨头。


很快,各种报纸和杂志上都登载了这张手骨的照片。一开始,人们对X射线感到害怕,但没出几星期就传来了关于X射线的好消息:X射线可以帮助医生判断骨伤的位置。渐渐地,X射线透视机成了医院离不开的仪器。

伦琴为人类立了大功,他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物理奖的人。 其实,早在伦琴发现X射线的17年前,法国的克鲁克斯就注意到,照相底片放在放电管旁边会变模糊。他以为是底片没有包好而漏了光,把这个现象放过去了。美国的古兹皮德也曾看到,使用放电管后照相底片会发黑,他也没有理会这个现象。后来,德国的勒纳德观察到在放电管附近出现了冷光,但是他也懒得去理它。他们都错过了发现X射线的机会。



虾趣



齐白石虾图之妙,大可以说是前无古人。我们从各种画册中看到的古代画家的同题材作品,没有比得上他的。据说齐白石画虾数十年,七十岁时达到了古人的最高水平,他不懈努力,进入了更高的境界。

我家的客厅挂着一幅齐白石虾图,那十来只虾,画得生动极了。一次,有个农妇肩上挑着水桶,一进门,看见那幅画,竟着了迷,担子没有卸肩就站着欣赏,还连声啧啧赞叹:“真像呀,活的一样。”

作品能够使一个普通农妇忘记把水桶卸下肩来就凝神欣赏,这可以说是一个艺术家的最高荣誉了。

齐白石深刻观察过虾的生活,所以他虾图里的虾栩栩如生。我曾经养过虾,观察过虾。

此后,对齐白石虾图之趣有了更深的认识。

虾的颜色随着周围环境颜色的变化而变化。江河里淤泥地带的虾,身上颜色黑些;沙底地带的虾,颜色白些。

生命力旺盛的虾,身体透明,生命力减弱的时候,透明度就降低了,逐渐变为奶白色。越是生命力旺盛和食物充足的虾,它头部的那一团黑色的东西越明显。


那是它的脏腑和没有消化完的食物。活蹦乱跳的虾,我们完全可以看到它的头壳里器官的搏动。

虾是喜欢嬉戏的,常常两只纠缠在一起,互相用长钳逗弄着玩。

虾前进的时候,伸直了两只钳足;当它遇险迅速后退的时候,两只长长的钳足就缩起来了。

虾吃食物时很小心,总是先用钳足去试探一下,然后赶紧后退,接着再试、再退,最后,它认定完全没有危险了,就放胆大嚼。吃东西的时候,用脚爪辅助,桡足快乐地划动着。有时,它仅仅用两只脚支地,其他的脚和整个身体都斜翘起来。

观察了虾的生活,我逐渐明白,齐白石画那十几只虾,是颇费心机的,它们真个是多彩多姿!既有来自淤泥地带较黑的虾,也有来自沙底地带较白的虾。们头壳里那一团黑色都很突出,显出旺盛的生命力。它们有正在向前游的,也有正在向后退的,更有正在嬉戏和觅食的。画面上没有藻类、沙石、溪涧、水纹,但是只要看到那些虾的姿态,仿佛这一切都有了;不知道这位老画家观察了多少虾,画得这样出神入化!

注:本文作者秦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3509a1113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f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