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逃课现象的综合分析及相应对策的建议

2023-03-18 11:27: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学生逃课现象的综合分析及相应对策的建议》,欢迎阅读!
逃课,对策,相应,现象,建议

1 学生个人方面

大学生思维独立,创造性强,他们既注重眼前,又放眼未来。感情丰富的他们正处于一个自制力、意志力、目的性显著增强的发展阶段。刚脱离高考的牢笼,新生们都是本着“解放”的心态进入大学的,没有了考试的压力、家庭的管教、老师的督促,缺乏对大学生活的正确认识,产生松懈心理和歇脚心理;或是自制力和意志力薄弱,沉迷游戏和娱乐,产生享乐心理;追求自由个性,拒绝课堂约束的逆反心理等,都是大学生逃课的诱因之一。

由此,学生自己应意识到,大学并不是学习的终结地,并不存在所谓的“解放”在学校的粗放管理以及离开老师父母的督促下,大学生应该学会独立生活,懂得自觉自主地学习,不断丰富完善自己。

2 教师方面

根据调查中几个关于调查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的意见的问题,看出部分逃课率高的课程中,很大原因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式存在不足。部分教师授课水平不够高,知识面不够广,照本宣科的讲学或者无法将知识深入浅出地讲授、课堂上缺乏与学生的交流等,都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促成逃课。

因此,教师应切实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包括教育教学理念、教育理学的知识素养、专业水平和从教技能等多方面。提高授课水平,增强与学生的交流,适当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减少逃课现象。

3 学校方面

新生进入大学之前往往不了解大学的生活以及学习方式,入学后亦普遍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动机,加上无法立即适应新的环境,容易造成对上课无所谓的态度,放任自己。部分师兄师姐并未以身作则,错误地引导学弟学妹,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加之学校部分课程安排不合理,如课程之间太疏或太密,造成学习进度跟不上或教师教学疲劳降低教学质量;课程内容过于简单或很难而且进度很赶,造成厌学心理等。在教学管理方面,有些学校对于约束旷课这一违规违纪的行为的政策并未非常严格地执行。其次,社团工作本是服务于大学生,目的在于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但在各种原因的驱导之下,社团活动却往往占用大学生正常学习时间,这也是促成逃课的重要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要改善大学生逃课现象,学校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有目的、


有计划地引导新生树立清晰的人生目标,进行所属专业学前思想教育使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有实质性了解并明确其学习方向。2)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新生走出生活和学习方式改变的心理落差,让他们意识到逃课对自身的危害。3)端正学风,发挥师德师风在学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提倡严谨治学。4合理安排课程,以均衡为原则,避免在假期前后补课加课。5)根据社会现状和实际情况制定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模式与时俱进。6切实执行约束逃课现象的相关政策。7)适当减少直属社团如校团委、校学生会举办活动的次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373f1f5b2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9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