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年表

2023-05-02 04:21: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智力年表》,欢迎阅读!
年表,智力

孔子教育实践中凭借自己的经验观察评定学生能力的个别差异,并将人根据智力分成三个等级:中上人、中人和中下人。

孟子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物皆然,心为甚。刘劭《人物志》观其感变,以审常度。

韩非的一手画圆, 一手画方的方法现在可用于测注意力。 古希腊苏格拉底的询问法激发人的思维;

同时中国古代还有一些测智力水平的器具如博弈(棋)、九连环、七巧板、八阵图等。

美国心理学卡特尔从自然科学的研究思路出发,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只有建立于实验与测量之上,才会有自然科学的准确度。 他在《心理测验与测量》1890 )一文中首创“心理测验”这个概念。

智力研究心理测量方法的最新发展是卡罗尔1993 提出的认知能力层级模型。 他综合了前人的主要观点,认为智力由三个层级组成:最高的层级是一般智力因素,它影响着中间层级;中间层级包括七个因素,分别是流体智力、晶体智力、记忆容量、视知觉、听知觉、一般流畅性、一般加工速度。 而最低的层级是各种特殊因素。

二因素论是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于1904提出的。他认为人类智力由两个因素构成,一个是一般因素(generazfaetor)称为G另一是特殊因素(speeifiefaetor)称为SG因素是每一智慧活动所共同具有的,S因素则因智慧活动不同而异。这些特殊因素之间可能彼此重叠,也可能彼此相互独立,可是它们均包含一部份一般因素。G因素和S因素合并起来,就构成一个人的智慧活动的总体,决定一个人心理活动的特征。

比纳是法国的实验心理学家和智力测验的创始人, 侧重于研究高级心理过程和个体差异。 他在1903 发表《智力的实验研究》 1905 ,在其题为《诊断异常儿童智力的新方法》一文中介绍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比纳—西蒙量表。1908,比纳和西蒙对量表进行了第一次修定。测验项目由原来的30个增加到58;测验的年龄由3岁到15,每个年龄组的测验项目为45个。1916,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推孟(L.M.Ter-man)将比纳-西蒙量表介绍到美国并予以修订,修订之后的量表称为斯坦福-比纳量表(Stanford-Bi-net Scale)坦福-比纳量表于1937年、1960年经过两次修订,成为目前世界上广泛流传的标准测验之一。

多因素论是桑戴克于1927提出的,他不赞成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否认G因素的存在。他认为一个人的智力,是由许多分割的元素组成。各种智力测验之间的相关,是由于各种能力之间有共同元素(Commoneleoent)。共同的元素多,则相关高,反则反之。

群因素论是塞斯顿在1938提出的,它介于二因素论与多因素论之间。在塞斯顿看来,智力不是桑戴克所说的许多特殊能力的总和,也不是斯皮尔曼所说的GS因素的综合体。他认为各种智力活动系分属各群,每群有一共同的基本因素,其共同的表现,即为此一共同基本因素所决定。

40年代有些心理学家综合上述定义,譬如,史多达(5toddardGD)a定义:“智力是从事艰难、复杂、抽象、敏捷和创造性活动以及集中精力保持情绪稳定的能力。

费古森在 1956 提出的文化分化律或费古森定律反映了情景主义模式的核心思想。




贝利在 1976 提出的生态文化理论模式

道森在 1967 提出的生物社会学的理论模式

1968F·欧特尔研究了脑电的平均诱发电位与IQ的关系,发现个体在接受新刺激时,电位的潜伏期长短与IQ有负相关,潜伏期长者,IQ偏低、潜伏期短者,IQ成绩趋高。

德国Edaogen学派的研究成果,该学派于七十年代初即已发现复杂反应时与智商成绩高度相关。而在美国,这一发现直至八十年代初方由A;R·詹森(Jessen)独立提出。

鲁利亚在 1976 提出的文化历史发展论等都从不同的侧面探讨了智力与社会情景、文化环境、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

1976F·乃特尔贝克(Netelebeek)M·拉利(Lally)研究发现觉察时与IQ有颇高的相关,他们把韦克斯勒量表成绩作为智商变量,得到的觉察时与韦克斯勒量表中操作侧验的负相关竟达一。.,与言语测验的相关也达一0.41

1980I·J·戴瑞(Deary)的研究则发现觉察时与图型测验(Rave5ProgreersieMatriees)的相关达一0.72与言语测验的相关达一0.69同时,其它有关的研究也在不同程度上证实了觉察时与IQ之间的相关。鉴于反应时与觉察时这两种量度的客观性,把它们作为智力水平的可能的尺度,已引起智力研究学者们的关注。

20 世纪 80 年代, 智力的信息研究出现了一些注重于智力活动内部高级形式的新模型,代表性的理论有西蒙(H·Simon)的“物理符号系统”、斯腾伯格(R·J·Sternberg) 的智力三元理论和戴斯 (J·Das) 等的PASS 理论(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模型 ) (Planning -Attention -Simultaneous -SuccessiveProcessing Model,缩写为 PASS)

加德纳依靠神经生理学证据, 利用因素分析法在 1983 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 主张智力由七种独立的成分或模块构成。

斯腾伯格 1985 宣称全面地研究智力本质的理论,应包括一组范围广泛的构成要素()和信息加工过程,要素包括“学业”和“实用“智力,提出成功智力理论。

20 世纪 90 年代

认知神经科学是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相结合的学科,该学科以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采用神经科学的先进技术如脑事件相关电位方法(ERP)脑的正电子发射层描技术(PET)磁共振成像技术(NMR),试图从分子、突触、神经元等微观水平上和行为等宏观水平上全面阐述人和动物心理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及其神经机制,关注大脑与智力的关系。认知神经科学兴起后, 从脑机制的角度对智力进行的研究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1) 运用脑成像技,从大脑结构和功能两方面对人类智力为什么存在个体差异进行探索。 (2)从脑机制层面对智力究竟是“单一结构”还是“多成分结构”进行研究。 (3)通过大脑这个中介,进一步揭示遗传、环境与智力之间的关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37a973431126edb6f1a107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