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化财务管理模式初探

2023-02-21 23:47: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集团化财务管理模式初探》,欢迎阅读!
集团化,初探,管理模式,财务



集团化财务管理模式初探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地勘行业发生了很大变化,其财务制度却呈现诸多与此不协调的现象。创新财务管理模式,实行财务集团化管理可以是一个有益的尝试。本文分析了当前地勘行业财务集团管理出现的背景并对此进行了初步分析。



标签:地勘;财务创新模式;集团管理

一、地勘行业及其财务管理现状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勘单位相继成立了各种非主业(多种经营业和工程市场业)经营实体。地勘行业的财务核算与管理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在地勘单位的生产经营改革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地勘行业组织形式的变化,其现行财务管理却仍沿袭着事业体制的行业性管理模式,水平落后,财务监督功能弱化,对非主业表现出明显的管理缺失,已经难以适应单位经营改革不断深化发展的需要。



这种不适应具体表现在:

1.地勘单位财务制度滞后。1996年,财政部发布了《地勘单位会计制度》当时,会计核算相对简单。属地化管理以后,地勘费性质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地勘行业经费项目趋向繁多。地勘单位的管理体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地勘单位的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合理,实力不断增强,对外投资的行为也逐渐增多,但目前地勘单位所执行的《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对投资的处理方式已不能适应其发展的需要。



2.统一的核算和管理难以适应性质各异的业务。地勘单位相继成立了各种非主业经营实体,但财务方面却仍统一由队财务核算、管理,会计核算后,由地勘主业财务汇总报表上报。如重庆一三六地质队,一个专业从事煤炭及其它矿产资源勘查的地勘事业单位,拥有煤炭资源、岩土工程勘察及地灾防治工程设计、工、监理等九个甲级资质、十余个乙级资质。改制以来,业务性质各异,却仍然采用事业体制的统一财务管理与核算模式,明显无法完全满足地勘单位对各项财务数据的需求,对地勘事业单位的财务运作和管理造成了牵制,对地勘单位的财务核算带来了一定的麻烦。



3.财务人员专业素质整体偏低。地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难以提升。具有良好专业素质的财务人才是做好地勘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保证。但长期以来,地勘系统内的财务专业为非主体专业,大多数财会管理人员多为半路出家、内部培养。非科班出身,自然,专业素质偏低。而当前,逐步融入市场经济的地勘单位需要逐渐运行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相当一部分只会算账而不会看账的会计难以适应这种形势的变化。






二、地勘项目成本管理存在问题

有些项目负责人和会计人员较为欠缺地勘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对项目的财务管理要求不熟悉,不太重视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分析要求,只知道按预算要求去完成项目。会计人员又不太了解地勘项目的实施与管理,导致在某些项目成本核算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和不便。两方面不能很好的融合,造成地勘项目财务管理的脱节。此外,一些会计人员对地勘项目所需要的管理理论、方法等具体工作要求了解的不够透彻。上述原因都造成地勘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



地勘行业的这些现状呼唤与之相适应的财务制度。当前地勘单位面临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国家政策环境的变化。在地勘单位转型的时期,地勘单位必须建立一套与之相符的财务管理模式。财务集团管理模式,当今时代顺应市场经济体制出现的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可供企业财务集团可通过该模式及时、准确、完整地掌握企业的经济管理信息。掌握了这些信息,企业就可以进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控制企业内部多种资源,并进行合理高效的配置、优化。这种财务管理模式正好顺应了地勘行业事业改企业的改革大潮。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总结,新型财务管理模式对于推动地勘单位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化经营要求必须建立一套适合企业管理财务管理模式。集中化财务管理模式便于有效控制让企业集团各项资产和主要经济活动,企业集团整体运作优势得以发挥,有利于增强企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和应变能力。



集中化财务管理模式最大的特点是统一与集中。统一指统一核算业务、统一财务制度、统一预算管理;集中则包括资金集中管理、财务人员集中管理。



地勘单位事改企后,新旧制度的变更不可能瞬间改观,一定的连续性自然存在,账务管理的双重性——收付实现与权责制并存使得会计信息在相应的会计期间内无法准确的反应经营状况。另外,改制后地勘单位涉及的业务越来越广泛,会计核算方式更呈现多元化,再加上会计制度及核算方式本就存在较多不成熟的地方,也使得核算资料难以形成有效的信息。统一核算可以在地勘集团内部建立统一的会计核算样式,统一主要产品成本费用,这样财务核算也可以统一进行而收集到更有效的信息。如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依据新会计准则,结合本行业特点,编制了《统一会计制度》。在此制度中,明确规定了所属单位会计政策、评估方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方法以及财务报表体系。



两种制度并存导致账表严重不符,统一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制度,有助于提高地勘单位省级、总局层面财务数据汇总分析的速度及效率。如地勘局根据国资委相关要求,于2007年制定了《总局统一会计制度》200811日开始实施。该制度实现了系统内两种性质单位会计要素确认标准的基本统一,适应了企业与事业单位执行不同国家会计制度的现状,困扰地勘单位企事业并存管理中的难题得到解决,会计信息质量大大提高,这套制度也为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顺利接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再如内蒙古地勘十院大力推进二级经济实体的转制。企业股份制改造以后,十院在规范管理上下工夫,靠机制和制度,充分发挥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作用,提高了效益,获得了快速发展。






统一预算管理也是集团财务管理的重要方面。统一预算管理实行预算数据逐级上报,逐级审核的制度,即地勘单位三级单位逐级上报,且逐级审核下级单位。下级单位的数据,若未通过审核,会下发未通过说明的原因,下级据此调整预算数据;通过的则合并成集团的预算数据。如此逐级调整,逐级上报,有效提高了预算效率。如地处河北邯郸的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一二九勘探队紧跟市场步伐,极强化基础管理,实行成本预算、成本控制、项目管理机制,突出了财务管理心地位,在市场上纵横千里,挥洒自如。



地勘单位所处地域分散、经营品种多,资金和人员的集中管理也要抓好。金集中管理包括资金流入流出、内外部筹资、投资及结算等资金运作经营。通过资金集中管理,保证了各单位经营活动的开展,也实现了企业内部结算系统与银行结算系统的有机衔接,资金周转加速,资金的利用率提高。地勘单位人员集中管理包括财务部门机构设置、人员岗位职责划分、员工培训与选拔及员工管理制度。财务人员集中管理,便于财务委派或财务轮岗制度的实施,集中管理更专业,有利于提高财务人员专业水平,保障公司的财务制度的实施能够得到更好的保障。如前身为地质勘探队现隶属于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的浙江煤炭地质局,在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局财务处处长、副处长人选时,不但明确了具体岗位职责和条件,还特别要求财务相关管理工作五年及以上,适应了财务集团化管理。再如安徽煤田地质三队靠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别负责、单独核算、分灶吃饭的财务管理模式独辟蹊径,发了大财。



需要注意的是,财务管理模式构建绝对不能照搬别人的所谓先进经验而不加任何改良,而要注意企业的实际情况与历史经验,立足实际,稳步推进制度、体系建设。



市场经济体制下,地勘单位转型已成定局。地勘单位构建新财务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增强企业融资能力,提高企业管控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提升了地勘单位的经营效益。



参考文献:

[1]贺美,范会凤.刍议地勘单位会计核算[J].华北地质经济管理,20073.

[2]卜文周.对地勘单位会计制度两难选择的思考[J].华北地质经济管理,20083.



[3]李岩.会计电算化过程中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42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3b983941c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a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