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心木随笔

2022-04-10 02:34: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桃花心木随笔》,欢迎阅读!
心木,随笔,桃花

《桃花心木》教学随笔

教学本课我主要引导学生随着作者去感知给桃花心木浇水的事实,听浇水的道理.展开类比推理,感悟育人的道理。并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加深对育人道理的认识。我觉得以下几点做得比较好: 一、在教学中我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的以读为本的新理念,引导学生多角色、多层次地触摸语言、揣摩语言,让学生真正用“心”去思考、去咀嚼、去体验语言文字中蕴涵着的思想感情。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如读课文了解种树人怎样种桃花心木,读课文明白浇水的道理,读课文明白育人的道理,通过与文本对话突破了重点和难点。

二、当学生自主学习遇到困难我能及时给予点拨,使学生的自主探究处于有序的状态,体现了老师教学中导的作用。如当学生自主学完最后一段时,对育人的道理似懂非懂时,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临时恰当地设置两个小问题:你是怎样理解“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联系前面的内容说说“不确定的生活”的意思,学生经过这一点拨,学生茅塞顿开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也水到渠成了。 三、联系生活实际,传递人文感情。在教学中我始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事实到哲理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在课内延伸时提出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顺境有利于人的成长还是逆境有利于人的成长。你希望学校老师和家长怎样教育你等等。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把课堂与社会联系起来,加深了学生对育人道理的认识,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使课堂气氛涌动着一种创造的生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3ffe5cb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2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