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与“局内”:荒谬的两极人生——加缪《局外人》导读

2023-03-07 16:31:3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局外”与“局内”:荒谬的两极人生——加缪《局外人》导读》,欢迎阅读!
加缪,局内,局外人,局外,两极

局外局内:荒谬的两极人生——加缪《局外人》导读

局外局内:荒谬的两极人生——加缪《局外人》导读 王庭宏 作家简 阿尔贝·加缪,1913年出生于法属阿尔及利亚蒙多维城,幼年丧父,随寡母在贫民区长大,依靠奖学金读完中学,后由亲友资助半工半读念完大学并获得哲学学士学位。特勒上台后,加缪参加了反法西斯运动,并一度加入法国共产党。1937年起开始新闻记者生涯,二战爆发后,加缪参加了法国的抵抗运动,并在《战斗报》担任主编,发表不少反战论文。196014日,加缪不幸遭遇车祸身亡,年仅47岁。 文学方面,加缪1935年开始从事戏剧运动,曾创作剧本、创办剧团、组织演出,并亲自担任主要演员。1937年出版随笔《反与正》1939年又出版散文集《婚礼集》1942年,成名作《局外人》发行并引起轰动。这部小说与1942年出版的哲学随笔《西西弗的神话》1945年首演的四幕剧《卡里古达》组成了加缪的荒诞三部曲1947年,加缪又发表另一力作《鼠疫》。此后,加缪又创作了剧本《戒严》《正义者》和小说《堕落》《流放与王国》等。1957年,加缪因他的重要文学创作以明澈的认真态度阐明了我们这个时代人类良知的问题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情节梗概 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述形式,讲述了法国青年莫尔索一生的经历。小说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莫尔索的母亲去世开始,到他在海滩上无意中开枪杀了人为止。莫尔索的母亲去世了,可他不知道母亲去世的具体时间,不记得母亲有多大岁数。葬礼上,他像往常一样抽烟、喝咖啡、陪人聊天,他对自己没有为母亲的死而哭泣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只是感到自己很累。安葬母亲后,莫尔索就和女友玛丽去游泳、看电影,然后一起过夜。他还帮助邻居雷蒙写信教训他的情妇,并为雷蒙到警察局去作证,因而遭到雷蒙情妇的弟弟的报复。在这场海滨冲突中,莫尔索被太阳光晒得头昏眼花,恍惚之中开了五枪,莫名其妙地打死了一个阿拉伯人。 第二部分从莫尔索被捕后的审讯写起,一直到他被判死刑而告终。莫尔索因为杀人而被收押,但他没有悔恨的表现,也不愿按照法官的意思向上帝忏悔。在无休无止的庭训中,莫尔索大多保持沉默,不愿意澄清事实来为自己辩护。最后,检察官因莫尔索在母亲去世后没有哭等一系列毫无人性的行为,指控他是道德上的魔鬼,是一个蓄意杀人的杀人犯,因而判处莫尔索死刑。莫尔索对被判死刑并没感到不妥,他觉得时间对他已经没有什么意义,20岁死和70岁死也没有什么区别。

他期望着临刑那天能多来些人看热闹,并向他发出仇恨的叫喊。 精彩片段 这时,门房走进屋里,来到我身后。他大概是跑着来的,说起话来有点儿结巴:他们给盖上了,我得把盖打开,好让您看看她。他走近棺材,我阻止了他。他问我:您不想看?我回答说:不想。他只好作罢。我有些难为情,因为我觉得我不该这么说。过了一会儿,他看了我一眼,问道:为什么?但语气中并无责备之意,似乎只是想问个清楚而已。我回答说:我说不清。于是,他捻捻发白的小胡子,没有瞧我一眼,一本正经地说:我明白。他有一双漂亮的淡蓝色的眼睛,面色有点儿红润。他给我搬过来一把椅子,自己则坐在我的后面一点儿。女护士站起身来,朝门外走去。这时,门房对我说:她长的是一种下疳。因为我不明白,就朝女护士瞧了两眼,见她眼睛下面有一条绷带绕头缠了一圈,在齐鼻子的地方,那绷带是平的。在她的脸上,引人注意的也就是绷带的一圈白色了。 她走出屋后,门房说:我失陪了。我不知道我做了什么手势,他又留下了,站在我后面。背后有一个人,这使我很不自在。整个房间这时充满了夕阳的余晖。两只大胡蜂冲着玻璃顶棚嗡嗡乱飞。我觉得困劲上来了。我头也没有回,对门房说:您在这院里已经很久了吧?他立即答道:五年了。似乎他一直在等着我向他提问。 接着,他大聊特聊起来。在他看来,要是有人对他说,他这一辈子会以在马朗戈养老院当门房告终,那他是难以苟同的。他今年不过六十四岁,又是巴黎人。他说到这里,我打断说:哦,您不是本地人?这时,我才想起,他在引我到院长办公室之前,曾对我谈过妈妈。他劝我要尽快下葬,因为平原地区天气热,特别是这个地方。正是说那件事的时候,他已经告诉了我,他曾在巴黎待过,后来


对巴黎一直念念不忘。在巴黎,死者可以停放三天,有时甚至四天。在此地,可不能停放那么久。这么匆匆忙忙跟在柩车后面去把人埋掉,实在叫人不习惯。他老婆在旁边,提醒他说:别说了,不应该对这位先生说这些。老门房脸红了,连连道歉。我立即进行调和,说:关系,没关系。我觉得老头讲得有道理,也有意思。 在小停尸房里,他告诉我说,他进养老院是因为穷。自己身体结实,所以自荐当了门房。我向他指出,归根结底,他也要算是养老院收容的人。对我这个说法,他表示不同意。在此之前,我就觉得诧异,他说到院里的养老者时,总是称之为他们”“那些人,有时也称之为老人们,其实养老者之中有一些并不比他年长。显然,他以此表示,自己跟养老者不是一码事。他,是门房,在某种意义上,他还管着他们呢。 这时,那个女护士进来了。夜幕迅速降临。玻璃顶棚上的夜色急剧变浓。门房打开灯,光亮的突然刺激一时使我睁不开眼。他请我到食堂去用晚餐,但我不饿。于是他转而建议给我端一杯牛奶咖啡来。我因特别喜欢喝牛奶咖啡,也就接受了他的建议。过了一会儿,他端了一个托盘回来。我喝掉了咖啡。之后我想抽烟,但我有所犹豫,我不知道在妈妈遗体面前能不能这样做。我想了想,觉得这无伤大雅。我递给门房一支烟,我们两人就抽起来了。 精段赏析 对一个人来说,失母之痛无疑是惨烈的,可莫尔索却在母亲去世后毫无悲伤的表现,他记不清母亲去世的时间,也不愿开棺最后再看母亲一眼,而是随心随意地与人聊天、喝咖啡、抽烟。这种种异于常人的举止,深刻展现了莫尔索这一局外人的典型特征——冷漠,对一切都无所谓。 推荐人语 为小说的主人公,莫尔索真实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他遭遇丧母之痛,与女友玛丽谈恋爱,帮助邻居雷蒙、失手枪杀一个阿拉伯人,在法庭被审判等等,这些无不说明他是生活的内人;而与此同时,莫尔索却始终保持着与外在世界的格格不入,是典型的局外人:母亲去世了,他没有常人想象中的悲痛,而是表现出一种近乎残酷的冷漠;对于女友玛丽,他没有深刻的爱情,虽然玛丽曾想着和他结婚,但他觉得和玛丽在一起只不过是因为某种巧合;至于雷蒙,莫尔索虽然帮他写信,帮他打架,但却在心底觉得做还是不做他的朋友,怎么都行。更为荒谬的是,在决定生死的法庭上,莫尔索根本没有发言的权利,辩诉和指控都由不得自己,而完全被律师和法官取代。在整个审判过程中,他只能作为自己的旁观者,听凭他人来决定自己的命运,成了自己生命的局外人 默尔索这些局外性的表现正是他生存方式的写照,折射出他的生活态度和这个世界的荒谬。在默尔索看来,无论有没有他的参与,生活都不会发生什么改变。而外在世界原本就是荒谬的,作为个体的人对这个荒谬的世界是无能为力的。基于此,莫尔索对生活不抱任何希望,对切事物都无动于衷,他在内心深处把自己和他人、社会以及生活逻辑、社会法则分离开来,采取了一种冷眼旁观的姿态。而正是因为这样,莫尔索看到了很多人身在其中的时候所看不到的东西,而读者也就从莫尔索异于常人的言行中感受到那种无所不在的荒谬。尤其在小说结尾,法官不是因莫尔索杀人,而是依据他在母亲死后的种种冷漠表现来判处其死刑,无疑将这种荒谬性推向了极致。 众人评说 小说的语言冷静又干净,所谓零感情单调叙述,也是通过几句话定了调。好小说不一定都有好的开头,但一个好的开头很容易长出一部好小说。《局外人》我认为是世上最好的中篇小说,没有之一。 ——麦家(当代作家) 个小说,加缪写得冷静至极,从始至终不显露一点激动情绪。语言丝毫不露声色,多用短句,几乎看不出人物的思考,甚至有些啰嗦,但所有的细节都有意义——始终都是绝对的冷静与克制,将作者的情感和情绪控制得牢牢的,简直密不透风。 ——马原(当代作家) 《局外人》的读者可以不知道莫尔索什么模样,是高还是矮,是胖还是瘦,但他们不可能不记住他,不可能不在许多场合想到他。莫尔索将像幽灵一样,在许多国家里游荡,在许多读者的脑海里游荡。 ——郭宏安(著名学者) 阅读风暴 加缪曾经把《局外人》的主题概括为一句话:在我们的社会里,任何在母亲下葬时不哭的人都有被判死刑的危险。这种近乎可笑的说法隐藏着一个十分严酷的逻辑:任何违反社会基本法则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47290d6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f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