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探索

2022-08-17 09:14: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探索》,欢迎阅读!
教育探索,乡土,幼儿园,文化



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探索

每个人都脱离不了自身的生存环境,尤其是婴幼儿,早期的环境和教育很大程度上,将成为奠定他未来如何成长的基石,成为影响其一生的文化烙印。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就说过:个体生活的历史首先是适应由他的社区代代相传下来的生活模式和标准,从他出生之时起,他生于其中的风俗就在塑造着他们的经验和行为。这里所谓的社区生活模式和标准,归根结底就是地方文化。但是地方文化糟粕与精髓并存,又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对人的成长润物无声,其范本模式的重要教育意义往往被忽略。因此,提取地方文化中的精髓,适时植入幼儿园的教育课程,有利于启迪幼儿思维,滋养幼儿心灵,丰富幼儿视野,理解文化差异,开拓幼儿的世界观,让幼儿萌发爱乡爱祖情怀,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潮州文化对启蒙幼儿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从潮州方言、潮剧、潮州音乐、潮州工艺等民俗风情到潮州菜、潮州工夫茶等 无不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蕴涵浓郁的中古遗风,被汉学家誉为中原文化的典橱是一座能够为丰富幼儿教育带来源源不断的文化资源的宝库。如何结合潮州特色,扎根乡土文化,开展课程改革,设计适合本园教学的园本教材,一直以来都是我园的研究方向和探索。



1 化厚重为轻灵,整合文化资源是根本

潮州文化有着厚重的历史底蕴,然而幼儿发现和探索世界的眼光跟大人截然不同。幼儿更注重生活性、稚拙性和娱乐性。所以,在选择将潮州文化融入到幼儿园园本教材时,就必须将其厚重的一面转化为让幼儿容易理解和接受的生活化、游戏化的内容。使之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一是要掌握潮州文化资源的适合性,做到有的放矢。潮州文化博大精深,种类繁多,因此在设计园本教材时,不能贪多求全。应紧紧围绕教育目标,从幼儿的认知和情感出发,多找对幼儿生活经验有帮助的,能够引发兴趣的内容进行板块设计。为此,根据小、中、大班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别设计了三大对应板块:潮州小食与潮州八景、州茶、潮州陶瓷。三大板块由浅入深,从动手到品鉴,让幼儿初步感受潮州文化。二是要注重解读文化资源内涵,提炼教育价值。比如在小班的教学板块中,让幼儿动手制作美食、享受美食的同时,更要帮助幼儿理解,潮州小食作为潮州菜的一部分,是潮州人民在长期生活劳动中共同创建的,是集体智慧的产物。三是转化文化资源时要注重教学板块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比如,潮绣是民间代表性工艺,但假设作为教学板块的话,其繁复的工艺制作程序就脱离了幼儿生长、活的真实世界,显然没有潮州陶瓷那么具有可操作性和持续发展性。因此,潮绣和潮州陶瓷同样是工艺,但是通过比对、筛选,我们认为,陶瓷更贴近幼儿身心发展。幼儿可以通过捏橡皮泥了解到陶瓷的主要制作过程,并将这样的活动延伸到熟悉的生活中去,从而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重体验与感悟,精心组织教学活动是关键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指出,亲知是一切认知的根本,边行边知,先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48a863c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7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