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热值差管理分析及对策

2022-12-21 02:40: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火电厂热值差管理分析及对策》,欢迎阅读!
热值,火电厂,对策,分析,管理



火电厂热值差管理分析及对策

【摘 要】通过对入厂煤与入炉煤的分析,找出热值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入厂、入炉煤热值差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入厂煤;入炉煤;热值差;燃料管理

1 入厂、入炉煤热值差计算方法及产生原因

1.1 热值差计算方法

入厂煤与入炉煤热值差是指燃煤电厂统计期内入厂煤平均热值与入炉煤平均低位热值的差值。入厂、入炉煤热值差的计算式为:



入厂入炉煤热值差=统计期内入厂煤热值统计期内入炉煤热值

统计期内入厂煤热值=∑日入厂煤量*入厂煤低位热值/∑统计期内入厂煤总



统计期内入炉煤热值=∑日入炉煤量*日化验入炉煤低位热值/统计期内入炉煤总量



1.2 入厂煤、入炉煤低位热值产生的工作流程

入厂、入炉煤经过采样、制样、化验3个环节,才能得到该批次煤的低位热值;各环节全部由发电厂自行操作。入厂煤样取自刚进厂的煤,反映煤进厂时的质量,入炉煤样取自进锅炉前的煤,反映燃烧煤的质量。



1.3 入炉入厂煤热值差产生的原因

燃煤进厂后,在接卸、存储、配烧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损失,表现为入厂煤和入炉煤的低位发热量有差值。一般,入厂煤热值高于入炉煤的。入厂入炉煤热值差反映了电厂原煤采购、煤质化验、配煤掺烧及煤炭存放管理情况等,是体现电厂燃料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按照一流电厂的标准,入厂入炉煤热值差控制不得超过0.502 MJ/kg。各火电公司根据自身实际也提出相应标准,并按月考核。但实际生产中,大多数电厂的入厂入炉煤热值差不能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2 入厂入炉煤热值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011112月对xx火电厂热值差统计中看出,该厂有6个月热值差未达标,有6个月出现负值。热值差最大3.01 MJ/kg,波动非常大。



2.1 来煤不均匀造成的误差






电厂每天的入厂煤、入炉煤数量达几千吨或上万吨。由于煤炭在开采、装车过程中并无有效的混合措施,同一列火车或同一辆汽车内所装煤质量有较大差异,而采制化只采取少量煤样(几百公斤)再经过制样制成约100g粒度<0.2mm的试样,经化验得出结果。用少量煤样的分析结果去推断一批煤的质量和特性,必然会存在偏差。



2.2 采样、制样、化验过程中的误差大

大部分电厂进厂煤与入炉煤的采样过程均已实现机械化,但制样过程大多为手工进行。虽然采样、制样、化验过程均按规定的采样深度、位置、数量、工具、制样工艺、化验工艺进行,但过程是否标准、采制样次数多少、设备的精确性及完好性、工作人员业务水平等,均对热值的化验结果有一定影响。其中,采样误差最大,制样次之,化验最小。



2.3 煤场管理不到位造成热损失大。

通常下,电厂把存煤量控制在保证15 d左右的耗量。煤场露天布置,燃煤存储的过程中由于氧化与挥发分析出,发热量会降低,使入炉煤的热值低于入厂煤。存放时间越长,差值越大。我们曾作过现场试验,煤每储存一个月,热值损失约0.150.25 MJ/kg,非常可观。



2.4 受市场影响掺假掺劣现象严重

由于煤炭市场长期处于卖方市场,一些不法商贩将加工过的矸石、灰、土等掺入煤中,掺假煤又一般装在车厢底部,采样机难以采集,使入厂煤热值虚高,导致热值差偏大。尤其是机组负荷大的冬季,煤炭紧俏,电煤掺假现象严重。不仅给热值差管理造成很大困难,而且严重影响电厂正常的生产运营。



2.5 入厂煤和入炉煤不同步造成热值差波动大,出现负值

为减少煤场损耗或经济掺配需要,电厂一般采用烧旧存新模式进行煤场管理,即入厂煤的一部分存放在煤场,同时,煤场存放的陈煤作为入炉煤进入锅炉。烧旧存新周期一般为23个月。储存量较大时,可能超过半年。这样,既造成了入厂煤、入炉煤在时间上的不同步,本月的入炉煤可能是上个月甚至更久前的入厂煤。由于来煤煤质每月均有差异,造成入厂、入炉煤热值差波动大,甚至有些月份出现负值。



3 控制入炉、入厂煤热值差的措施

3.1 规范入厂煤、入炉煤采制样过程

1)对入厂、入炉煤尽量采用机械采样,杜绝人工采样带来的人为误差。




2)对采制样设备定期检定,确保设备的偏差范围正常。机械采样设备新投运时,必须做性能试验,试验要经技术监督部门鉴定,而且检定结论要有适用性分析;定期检查破碎机的出料粒度,采样头和缩分器的运行状况;要按机采设备性能试验给出的结论来运行机采设备,如制样设备的出料粒度、破碎缩分比、采样精密度等指标。只有按机采设备性能试验给出的结论来运行机采设备,采样偏差、制样偏差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完善化验分析仪器,对化验仪器定期检定、校核合格,使其性能、准确度、精密度满足国标要求。



3)规范采制化操作。对采样点的布置、深度、子样质量、制样、化验方法、计算、样品管理等明确规定,并有熟悉的人员进行监督;建立对存查样定期抽检制度,由其他化验室定期抽查;建立各矿、各煤种数据库,并根据数据库的数据分析各矿化验数据的合理性和可靠性,还可对可疑值做出判断;通过加强技术培训来规范操作。



3.2 加大对劣质煤及掺假煤的打击力度

一是,要不定期检查火车或汽车底部的装煤情况,通过采样检查和煤场检查两个方面,及时发现,从重处罚;二是,对采制化3个环节采用3级编码,集中解码,每一个环节分别编码,最后专人统一解码,做到人样分离,避免人为换样行为;最后,要做好入厂煤结算管理,对偏差较大的,必须进行经济处罚。



3.3 做好煤场管理减少热值损失

对来煤,按矿种分开堆放,分层压实,减少挥发分与空气接触;严格执行旧存新规定,加快周转,减少堆放时间。一般不要超过3个月;定期采取入煤场抑尘、防风等措施;加强煤场巡查,及时消除自燃等热损失现象。



4 结论

热值差管理是一个系统的管理问题。从采制化、煤场管理、统计等各方面着手,可以最大限度减少热值损失,提高入炉入厂热值差指标的真实性、科学性和合理性,更有效地反映电厂燃料的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煤炭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GB/T 483-2007.

[2]曹长武.电力用煤采制化技术及其应用.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495bc54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5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