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敦煌舞蹈的艺术审美特征

2022-07-20 10:15: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敦煌舞蹈的艺术审美特征》,欢迎阅读!
敦煌,审美,舞蹈,特征,艺术

浅谈敦煌舞蹈的艺术审美特征

作者:暂无

来源:《尚舞》 2021年第3



王紫宁

【摘要】敦煌舞蹈是敦煌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典舞的重要流派之一,它有别于戏曲古典舞,是以敦煌壁画为基础进行构建形成。正是由于敦煌舞蹈的构建源自敦煌壁画,因此敦煌舞蹈审美特征的形成受敦煌壁画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敦煌壁画舞姿形式是经过了时间的洗礼,融合多种舞蹈风格于一体,成就了今天敦煌舞独特的审美特征,形成极具西部特色的古典舞。敦煌舞蹈的审美特征不仅体现在动作舞姿上,也体现在文化精神内涵中。

【关键词】敦煌舞蹈;审美特征

1.敦煌乐舞发展概述

1.1敦煌壁画舞姿的历史溯源

敦煌壁画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历史,历经十六国、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朝、西夏以及元朝等十个朝代,许多敦煌学者从多视角出发对壁画的发展时间进行了阶段性划分。王克芬先生根据敦煌壁画的时代背景以及壁画舞姿的不同风格、韵律进行了阶段划分,即十六国和北朝多元杂萃的敦煌舞蹈为早期;隋唐时期灿烂辉煌的敦煌舞蹈为中期;五代至元朝传承、变异且出新的敦煌舞蹈为晚期。郑如中先生根据壁画的艺术风格、构图的表现形式、乐舞内容及绘画技法等方面进行了阶段划分,即北凉、北魏及西魏为早期阶段;北周及隋朝为中期阶段;唐朝及五代为盛期阶段;宋朝、西夏及元朝为晚期阶段。谢生宝和凌云曾根据敦煌莫高窟壁画的题材及形式的演变进行了阶段划分,即北朝(北凉、北魏、西魏和北周)为初兴期;隋朝为变革期;唐朝为鼎盛期;五代、北宋、西夏和元朝为衰弱期。还有不少专家从其他视角对此进行了阶段划分,但不管怎么划分,都与历史发展、朝代更迭以及政治经济相关联。敦煌舞学派创始人高金荣教授从舞蹈研究的视角出发,根据壁画不同时期的舞姿形态进行了阶段划分,即北凉、北魏、西魏及北周为早期;隋朝为中期;唐朝及五代为盛期,宋朝、西夏及元朝为晚期。从舞蹈视角出发进行研究,等同于将所有独立的壁画舞姿联系起来,统一在一个整体中,找到它们的共同之处,从中获取元素创建完整的敦煌舞教材,并形成教学体系。

1.2敦煌壁画舞姿在不同时期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征

在早期阶段,因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出现了史无前例的中西方文化、经济、政治和思想等方面的碰撞交流。在此期间,西方宗教传入中国,印度的佛教也是如此。敦煌石窟便因佛教而产生,是宗教艺术的代表,它主要由建筑、雕塑和壁画三部分组成,其中壁画是核心内容。这一时期的壁画人物有着明显的西域元素,这是在佛教传入中原后,人们进行的长时间消化和理解的一个阶段证明。这一阶段的壁画舞姿多在宫门城墙之中,且多为单人舞姿,如天宫伎乐、伎乐飞天及药叉伎乐等乐舞壁画,如图1所示。








在中期阶段,壁画舞姿开始有了本土特色,而非初时的学习、模仿。在绘画构图上,依旧运用晕染加线描的手法,受中原影响画风变得细致缜密,开始出现经变图并出现世俗乐舞描绘,药叉伎乐和天宫伎乐逐渐消失或被取代,飞天形象开始增多,不再局限于佛龛内,佛龛外开始有大量飞天形象依次排列,如290窟北周时期的上沿伎乐飞天。从舞姿造型来说,飞天舞姿呈倾斜状,人物开始出现女性,长衣避足,身后长巾飞舞如翅膀,尽显道骨仙风,造型开始多样,手上或持乐器如琵琶、笛子、腰鼓等,或张开双臂,或双手举过头顶,隋朝时佛龛内壁上方两侧的飞天形象姿态呈现倾斜姿态的同时身体呈现出“三道弯”的曲线,如303窟隋朝时期的法华经变之见宝塔品的飞天形象。虽然人物依然保留着西域的人体美感,但是逐渐被汉化,脸部不再像早期那般消瘦,变得逐渐丰满,也不再裸露。中期阶段是中西融合的转折时期,为鼎盛时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鼎盛时期,从绘画内容来说,壁画开始出现大量的经变图、出行图、故事图以及唐朝的世俗乐舞,因唐朝盛行部伎乐舞,在壁画中也呈现出恢宏的场景,富丽堂皇,如172窟的观无量寿经变中就有坐部伎堂上奏乐的内容。从舞姿造型来说,飞天舞姿总体呈现出“U”的形态,体现出雅致轻柔的特征,人物形象姿态丰盈,造型千姿百态,形式多样,有直立倾斜的,有倒立倾斜的,如112窟的西方净土变中的反弹琵琶更是唐朝敦煌壁画舞姿的一大标志,体现出了唐朝软舞的舒缓曼妙;而123窟中南壁的穿楼飞天则体现出了唐朝健舞那般的敏捷与腾踏,从侧面体现出唐朝舞蹈发展的鼎盛。虽然这一时期的壁画还是运用大量佛教人物来表现,但内容开始趋向于现实化、世俗化,大量的宫廷及民间乐舞的场景在壁画中展现出来。盛期阶段是一个突破创新的阶段。

在晚期阶段,宗教形式从显宗开始趋向于密宗方向,在壁画中出现了典型的密宗人物形象,如第3窟的元代千手千眼观音像,可以说是晚期敦煌壁画舞姿中的代表,易存先生曾对此图发表过自己的观点,认为千手千眼观音像是“汉密”主要表现内容的舞姿形象;在千手千眼观音像中观音身后的手依次有序的布满整个画面,而手型各有不同,给人以视觉冲击。

1.3敦煌舞蹈的构建与发展

敦煌舞蹈主要是以敦煌壁画舞姿为基础进行构建的,敦煌舞蹈学派创建人高金荣教授在《敦煌舞教程》一书中曾提到,敦煌舞蹈又称“壁画式的舞蹈”,敦煌舞蹈的命名起初有所争议,经过前辈学者的努力和长期发展后被专家认可,最后得以定义为敦煌舞。而敦煌舞虽用“敦煌”来进行命名,但它并非敦煌本土舞蹈的代表,而是吸收各个朝代的敦煌壁画上不同形态的舞蹈元素。它是敦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敦煌壁画舞姿的真实刻画,是当代舞蹈艺术家们通过对壁画、文献资料等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后,以壁画舞姿为基石,注入当代人审美特色与时代精神后,建立起的中国古典舞新流派——敦煌舞。

2.敦煌乐舞的肢体审美特征

2.1造型姿态之曲线美




敦煌舞蹈的造型姿态大多呈现出“S”形态的曲线美。这种曲线美由敦煌壁画中的舞姿形态演变而来,敦煌壁画舞姿多为西域舞蹈,而西域舞蹈受印度舞蹈影响极大,印度舞蹈对曲线有着极高的要求,如同“Z”形态的直角曲线,在受到中原文化影响后逐渐柔和化,形成最终的“S”曲线,今天的敦煌舞姿将这一独特的、融合的、开放式的曲线展现了出来。在“S”曲线形态的基础上,敦煌舞姿还有“多棱、多弯、多折”的姿态特点,如经过低头、冲肋、提跨和折膝后形成的“四道弯”曲线;或是经过倾头、探腮、冲肋、提跨和折膝后形成的“五道弯”曲线等。正是这样独特的曲线之美,使得敦煌舞蹈的舞姿造型区别于其他舞蹈,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特征。

2.2动态走势之圆融美

敦煌舞蹈在动态走势中体现出了“圆融归一”的特点。在舞蹈流动中舞者多用到圆场步,并在流动过程中走出“S”形、蛇形或是横向“8”字形的路线,在流动的过程中或有舞者的重心会趋向于圆心,从而体现出划圆的特点;长绸是敦煌舞蹈中的重要道具,在使用长绸时,舞者会通过抡手臂带动长绸飞舞,将敦煌壁画中伎乐飞天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手臂的运动轨迹还是长绸的走势都呈现出“立圆”,或是通过身体旋转带动长绸画出“平圆”,如史敏老师所表演的《飞天》;在舞姿和手势的转换过程中所运用的翻、转、侧、扬等动态走势亦是遵循了“循规蹈圆”的特点。这样“圆融归一”的动态走势也使得敦煌舞蹈将静态的敦煌舞姿壁画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人们眼前。

敦煌舞蹈作为中国古典舞中的一大流派,有着庄重、和谐的独特美感,并通过独特的舞姿韵律展现在人们眼前,这样独特的舞姿所展现出来的美感是敦煌舞蹈的核心所在。通过对敦煌舞蹈审美特征的分析才能更好地把握其精髓,而敦煌舞蹈的未来发展及继承也建立在此基础上,需要更多的人对敦煌舞蹈的关注与支持来推动其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金荣.敦煌舞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172.

[2]张婕.敦煌舞审美特征在舞蹈美学中的作用[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16.

[3]张廊.浅析敦煌舞的审美特征[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8.

[4]程依铭.儒学文化视野下的敦煌舞蹈表现形式与艺术特质研究[D].兰州:西北民族大,2019.

[5]丁星方.浅析敦煌舞的形态特征及艺术特色[J].通俗歌曲,2015(11):223.

[6]李青沂.敦煌舞蹈的特色分析[J].黄河之声,2019(24):70.

[7]谢艳春,屈曌洁.敦煌舞的审美特征[J].民族艺术研究,2005(3):36-41.

(作者单位:西安音乐学院)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4bb4bcd8a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c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