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大车——李娟散文阅读训练

2023-03-07 05:49: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红色大车——李娟散文阅读训练》,欢迎阅读!
大车,散文,红色,训练,阅读

红色大车 李娟

自从有了粉红色大车,我们去县城就再也不坐小面包车了。小面包车一个人要收20块钱,粉红色大车只要10块钱。小车捎点大件东西还要另外收钱,大车随便装。最重要的是,大车发车总算有个准时了,不像小车,人满了才走,老耽误事。

粉红色大车其实是一辆半旧的中巴车,司机胖乎乎、乐呵呵的,每当看到远处雪地上有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公路跑来,就会快乐地踩一脚刹车:“哈哈!10块钱来了!”车上所有的孩子则齐齐地发出“嘟儿——”勒马的命令声。

我和60块钱挤在引擎和前排座之间那块地方,已经满满当当了。可是车到温都哈拉村,又塞进来了50块钱和两只羊,这回挤得连胳膊都抽不出来了,真想让人骑到那两只羊身上去??好在人一多,没有暖气的车厢便暖和起来了。后排座上的几个男人开始喝酒,快乐地碰杯啊,唱歌啊。一个小时后开始打架。司机便把他们统统哄了下去。这才轻松了不少。 虽然乌河这一带村庄稀寥,但每天搭粉红色大车去县城或者恰库儿特镇的人还真不少。每天早上不到五点钟车就出发了,孤独地穿过一个又一个漆黑的村庄,一路鸣着喇叭,催亮沿途一盏一盏的窗灯。当喇叭声还响在上面一个村子时,下面村子的人就开始准备了,穿得厚厚的站在大雪簇拥的公路旁,行李堆在脚边雪地上。

阿克哈拉是这一带最靠西边的村子,因此粉红色大车每天上路后总是第一个路过这里。我也总是第一个上车。车厢里空荡而冰冷,呵气浓重。司机在引擎的轰鸣声中大声打着招呼:“你好吗?身体可好?”一边从助手座上捞起一件沉重的羊皮坎肩扔给我,我连忙接住盖在膝盖上。

夜色深厚,风雪重重,戈壁滩坦阔浩荡,沿途没有一棵树。真不知司机是怎么辨别道路的,永远不会把汽车从积雪覆盖的路面开到同样是积雪覆盖的地基下面去。

天色渐渐亮起来时,车厢里已经坐满了人,但还是那么冷。长时间呆在零下30多度的空气里,我已经冻得实在是受不了。突然看到第一排座位和座位前的引擎盖子上面对面地坐着两个胖胖的老乡——那里一定很暖和!便不顾一切地挤过去,硬塞在他们两人中间的空隙里,这下子果然舒服多了。但是,不久后却尴尬地发现:他们两个原来是夫妻……这两口子一路上一直互相握着手,但那两只握在一起的手没地方放,就搁在我的膝盖上;我的手也没地方放,就放在老头儿的腿上。后来老头儿的另一只大手就攥着我的手,替我暖着。老太太看到了也连忙替我暖另一只手。一路上我把手缩回去好几次,但立刻又给攥着了。也不知为什么,我的手总是那么凉……

车上的人越来越多,不停地有人上车下车。但大都是搭便车的——几乎每一个路口都有人等待。有的是坐车,有的则为了嘱咐一句:“明天四队的哈布都拉要去县城,路过时别忘了拉上他。他家房子在河边东面第二家。”或者是:“给帕罕捎个口信,还有钱剩下的话就买些芹菜吧。另外让他早点回家。”或者:“我妈妈病了,帮忙在县城买点药吧?”或者有几封信拜托司机寄走。

车厢里虽然拥挤但秩序井然。老人们坐在前面几排,年轻人坐在过道里的行李堆上。而小孩子们全都一个靠一个挤在引擎盖子上——那里铺着厚厚的毡毯。虽然孩子们彼此间谁也不认识,可是年龄大的往往有照顾大家的义务。哪怕那个年龄大的也不过只有六七岁而已。有一个两岁的小孩一直坐在我对面,绯红的脸蛋,蔚蓝色的大眼睛,静静地瞅着我。一连坐了三四个小时都保持着同一个姿势,动都不动一下,更别提哭闹了。

我大声说:“谁的孩子?” 没人回答。车厢里一片鼾声。 我又问那孩子:“爸爸是谁呢?” 他的蓝眼睛一眨都不眨地望着我。

我想摸摸他的手凉不凉,谁知刚伸出手,他便连忙展开双臂向我倾身过来,要让我抱。

真让人心疼……这孩子身子小小软软的,刚一抱在怀里,小脑袋一歪,就靠着我的臂弯睡着了。一路上我动都不敢动弹一下,怕惊忧了怀中小人安静而孤独的梦境。

(选自《读者》,有删减)?


1、本文以“粉红色的大车”为题有何深意? 2、文中划横线语句有何作用?

3、你觉得司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

4、文中说“也不知为什么,我的手总是那么凉……”,到底什么呢? 5、读了全文你有什么感受?结合生活实际谈谈。 6、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最后一段话。 答案与解析:

1、“粉红色的大车”点明了本文的写作对象,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以此为题能够引发读者思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粉红色”是温暖、温馨的象征,用“粉红色的大车”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点明本文中心。

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是景物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时节;创设了凄寒、艰险的环境;反衬出司机驾驶技术的高超;也烘托出作者内心孤寒的感受,为下文写车厢的温暖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做铺垫。

3、司机是一个:驾驶技术高超的人。从“真不知司机是怎么辨别道路的,永远不会把汽车从积雪覆盖的路面开到同样是积雪覆盖的地基下面去。”可以看出;幽默乐观的人。从“司机胖乎乎、乐呵呵的,每当看到远处雪地上有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公路跑来,就会快乐地踩一脚刹车:‘哈哈!10块钱来了!’”可以看出;热情善良的人。从“一边从助手座上捞起一件沉重的羊皮坎肩扔给我”,他帮很多人办很多其他事情可以看出;守时敬业的人。从“每天早上不到五点钟车就出发了,孤独地穿过一个又一个漆黑的村庄,一路鸣着喇叭,催亮沿途一盏一盏的窗灯。”可以看出;有正义感。从“司机便把他们统统哄了下去。”可以看出。

4、天冷我的手本来就凉;用我的手凉来表现老人手的热,他们的热情和爱心;我把两位老人硬隔开,他们不能互相暖手,并且都给我暖手,我心里不好意思。

5、示例:我的感受是有爱就有温暖,爱是可以传递的。在文中大家在车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驱走了寒冷和孤独,你关爱我,我关爱你,老人关爱年轻人,年轻人关爱儿童,爱在传递。在现实生活中只有人人互相关爱,和谐相处,当我们得到别人的关爱我们要懂得感恩,要把爱传递出去。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温暖和多彩,我们的社会才会充满希望。

18.阅读全文,根据下面提示,用简洁的语言理清文章主要情节,按顺序填入下面的横线中。(6分)? 司机给我羊皮坎肩取暖→?????????????→父亲挤车给孩子找座→?????????????????????????????????????

19.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列两小题。(4分)? 1)说说你对第④段中加点词的理解。(2分)?

2)赏析第(14)自然段画线句子的精妙之处。(2分)? 20.?阅读全文,说说标题“粉红色大车”的作用。(4分)???

21.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并回答问题。???6分)?

【链接材料】(1)虽然乌河这一带村庄稀寥,但每天搭粉红色大车去县城或者恰库尔图镇的人还真不少。每天早上不到五点钟车就出发了,孤独地穿过一个又一个漆黑的村庄,一路鸣着喇叭,催亮沿途一盏一盏的窗灯。?????????????????

(选自《粉红色大车》)??

【链接材料】(2)天蒙蒙亮,眼睛还没有睁开,早春的空气里是一片湿润润 的清凉。(选自《柳叶儿》)?

【链接材料】(1)是从选文第④段结尾处抽出来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和【链接材料】(2)运用的艺术手法相同,但在文中的作用不完全相同,请分析它们的异同点。?

相同点(2分):???????????????????????????????????????????????????????????????????? 不同点(4分):??????????????????????????

18.6分,每空2分)老夫妻俩为我捂手,孩子间相互照顾,孩子在我怀里安心入睡?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4d38418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f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