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过年的习俗_春节

2023-05-02 15:08: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少数民族过年的习俗_春节》,欢迎阅读!
少数民族,习俗,过年,春节

少数民族过年的习俗

我国有56个民族,各少数民族过年的风俗习惯都不尽相同的哦,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少数民族过年的习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少数民族过年的习俗

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的过年也就是春节,但是有些少数民族的并不是在农历正月初一过年的,甚至有他们自己的历法。总结来说,各少数民族过年的内容和汉族有很多相似之处,都分赶走旧年的霉运,迎接新年好运两部分。

藏族过年习俗:藏族是按照自己的历法过藏历年。藏历和汉族农历相近。藏历年一般是在汉族春节过后的几天。

新年前2天傍晚,藏民会把脏水、垃圾等污物向西边的方向倒掉,让意味着“不好”的脏东西随着太阳消失掉,祈求来年顺利。到前一天,人们穿着鲜艳的民族服饰、带着面具举行隆重、盛大的“跳神会”,有海螺、大鼓、唢呐等伴奏跳民族舞蹈,用以驱走邪恶等。

新年第一天早上,通常是由妇女们到河里或水井挑“吉祥水”,家里桌上摆上供品:元宝式的长形大彩盆“竹素其玛”,一头装满麦粒,另一头装满用白糖、酥油和青稞面做成的糕点,并在上面插上几束染了颜色的麦穗和青稞穗。过年期间,藏族人们也会相互拜年,家里拿好的食品接待客人等,户外还会举行赛马、射击比赛等活动,晚上聚集在一起聊天弹唱。

彝族过年习俗:彝族称为“库史”,“库”是年、“史”是“新”的意思。时间实在秋收之后,冬季来临之前,一般是在10月份。意思偏向于庆祝大丰收。活动上也有大扫除、拜年、杀年猪庆祝、回娘家探亲等。

壮族过年习俗: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广东等地,因长期与汉族混居,风俗习惯已经很汉族很相似了,过年也是和当地汉族一样过春节。

布依族过年习俗:布依族在前一天晚上,也就是除夕夜,会有一家大小在水塘边守岁的习惯,天亮后,年轻姑娘就争先往家里打水,


谁打水快就意味着最勤劳,真是勤劳的一个民族。

满族过年习俗:现在的满足依然分“红、黄、蓝、白”四旗,古代是分八旗的哦,看电影就知道了。他们也一样是过农历春节,最不同的是,不同颜色的旗号贴的颜色是不同的,如红旗的人们在门上贴的挂旗是红色的,白旗贴白色的,其他2旗也是同样贴对应的颜色。

侗族过年习俗:侗族会举行一个叫“打侗年”的集体活动,通常是由附近的2个村庄商定举办,在宽阔的地方举行芦笙歌舞比赛,场面非常热闹。

白族过年习俗:云南白族人们过年有一个“升高节”活动,就是在一根竹子里面下边的一节塞满火药后点燃,将整根竹子发射到天上,竹子飞得越高,以为着来年越顺利。部分地区的白族还有抛绣球、互赠礼物的习俗,实际就是他们的相亲活动。

彝族过年的习俗

彝族有自己的新年,彝语称为“库斯”。是彝语祭祀兼庆贺性的节日。彝族新年没有固定的日期,大部分地区是按区域选择吉日,一般选定在农历十月,庄稼收割完毕后。节气为3天,“库斯”前一晚夜叫“觉罗基”、过年第一天叫“库斯”、第二天叫“ 朵博”、第三天叫“阿普机”。彝族过年的很多仪式都与祭祀祖先为主。据彝族民文学里记载:“彝族过年是一个名叫俄布科萨的人开的头。”由于历史冗长形成了一整套风俗习惯,如祭祖、堆柴垛、守岁、掸尘、串酒乐、拜年等许多丰富的内容。

过年前的准备:彝族也是非常隆重的,提前就得准备应节的物品和食品。有年猪、大米、麦、酒等,还有杀猪工具:磨刀、绳子、竹菠箕,柴火也要准备、清洁用的扫把等。在过年前就将家里里外外打扫干净。

觉罗基

新年的前一天晚上,相当于汉族的除夕。一家老小团聚在一起丰盛的晚餐,或杀猪、杀鸡等,菜肴丰盛。庆贺当年人丁兴旺,来年吉祥安康等。

库斯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4ef0b6675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7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