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题及答案一

2022-09-05 15:19: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题及答案一》,欢迎阅读!
复习题,文言文,下册,人教,语文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文言文知识点梳理部分()

26 小石潭记

一、文学常识

《小石潭记》选自 ,作者 ()文学家,字 又称“ ”其人文名远播,与韩愈并称“ 等七人并称“唐宋八大家” 二、重点词句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 清冽( ) ( ) 屿( ) ( ) ( )( ) ( ) ( ) ( ) 犬牙参( ) ( )( )( )

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水尤清冽: (2)石底以: (3) 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4)潭中鱼可百许 : (5)佁然: (6)翕忽: ....

(7)折蛇: (8)悄怆幽邃: (9)其境过清: ..(10)不可久居: (11)而从者: 3.一词多义

:①全石以为底: ②卷石底以出: ③以其境过清: :①全石以为底: ②为坻,为屿:

:①乃记之而去: ②潭西南而望: ③隶而从者: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⑵皆若空游无所依: ⑶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4)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5)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⑹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⑺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三、课文默写:

①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伐竹取道,

作者是怎样写潭上景物的:青树

③体现潭水清澈的句子是:潭中鱼可许头,


④动静结合描写游鱼的句子是: ⑤潭西南而望, 。其岸势 ,乃记之而去。 四、课文理解

1、本文作者是按 顺序写的,抓住小石潭________的特点,写出了自己 的感受。

2、课文第一段所写的主要内容是 ,采用的 写法,同时:①点面结合。如写石: ”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②远近交错。如写潭: ”是远,“见小潭”是近。

3、课文第二段主要描写潭中景物。写潭水的突出特点 ,用游鱼来 写;写游鱼的特点是 ,主要采用的 的方法,这一段作者写景的方法是

4、课文第三段主要描写的是小潭的源流,是按照 的顺序写的。主要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和 的修辞手法。

5第四段描写的是小潭的 运用了 的写法, 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流露出作者 的思想感情, 写了他离开小石潭的原因。

6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著述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

7 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山水游记,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不同心情,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而本文中,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凄苦才是作者感情的主调。作者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他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暂时的欢快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又会流露出来

8、柳宗元借小石潭的景色表达了被贬之后的苦闷抑郁之情。像这种借景抒情表达心志的文言名篇有很多。请联系《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和《桃花源记》等篇章中的一篇,小石潭凄寒幽静为上句,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2)

小石潭凄寒幽静,下句: :(1)琅琊(王牙)山蔚然深秀 (2)岳阳楼壮美雄奇 (3)桃花源和平宁静

9、写出四句描写山水的古诗,并注明作者出处。

⑥坐潭上,


答案:

1、游览 清幽 孤凄悲凉

2、发现小石潭 移步换景 全石以为底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 3、清 侧面 欢动 动静结合 定点特写 4、由远及近 比喻

5、气氛 情景交融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孤凄悲凉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502939632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5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